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1/18 09:10:33瀏覽1857|回應8|推薦13 | |
因為加拿大杜魯道總理將與中國的雙方會談內容對外公開,引起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先生不滿,後者於是在公開場合訓斥杜魯道總理。這事情引起輿論很大的迴響。我不知道在中共的媒體下是不是會沾沾自喜地報導此事。當然,我認為這是不得體的外交舉止。但關鍵是習先生很可能以一種嚴肅的心情表達了自己對杜魯道的不滿想法。當然,真正的不滿也許還涉及另外幾件事,包括之前加拿大方面批評中共在新疆進行種族滅絕;而近期間,加拿大又公開批評中共干擾加拿大的民主選舉。這些想必都會讓習近平先生非常不高興。
自媒體評論人五嶽散人,在其今日(2022.11.17)的視頻節目中討論習先生的這項舉動(指責加拿大洩出雙方會談內容),認為主要是習先生對民主缺少認識,原因是習缺少民主教育。據我的理解,他的意思大概是說:對民主國家而言,人民對政治事務有知的權利,政府無權秘密處理外交事務。而對此原則的尊重需要有民主意識。習先生對杜魯道的指責反映出他在民主意識上的不足。
我不完全確定這裡說的沒有受過民主教育是什麼意思。但是,我認為關鍵問題恐怕不是在於是否受過民主教育。在現代世界裡,人們通過各種不同的文化刺激,很少人能夠完全和民主訊息絕緣。也可以說,人們多少都會受到某種形式的民主教育。但儘管如此,人們卻也未必就會真誠接受民主價值;或者說,會把民主價值抬高到與政治相關的所有其他價值之上。
人們缺少民主意識或缺少對民主價值的擁抱,這個議題可能非常值得大家深思,因為可能是所有中國問題的最關鍵的問題。但是,對民主缺乏價值認同,重點可能並不是有沒有受到民主教育。或者說,不僅是有沒有接受民主教育的問題。可能也涉及到接受民主教育的方式,或者與形成民主價值相關的生活體驗。
我們或可將民主價值與其他的價值視同奧林帕斯山上的諸神。諸神之間恆常進行著角力,以產生出競爭勝利者。在諸神(也就是諸價值)的角力對抗中,會有最後勝出的一位。而即使是競爭失敗了的神也未必就完全沒有神聖性或法力(也可以說是使人們信服的力量),但是人們通常只會服從那位勝出者。
而在中國的政治場景裡,到目前為止,勝出者顯然都不是民主之神。之所以如此,很可能要從人們內心最深處的“恐懼”與“嚮往”的取向來尋找答案。而“權力”的有無則是最可能的答案:人們恐懼失去權力,嚮往贏得權力(恐懼和嚮往未必完全是在同一個光譜線上,所以需要分別提及)。以習先生來說,對失去權力的恐懼的慘痛經驗可能主要是來自文革中的鬥爭;而對贏得權力的嚮往則可能不僅是這段鬥爭經驗,還有日後在政壇上實際掌握權力後嚐到的滋味。
重要的是,人們其實是因為更崇拜另外一種相競爭的、勝出的神/價值(民主之神以外的其他神),所以對民主就有了不同的態度。這可能是中國當前的民主化困難處境的根本問題所在。他們這些人對自己在痛苦的生活體驗中所產生的想法、信念,估計會很堅持,那很可能是他們的生活智慧的結晶,所以不會輕易改變,或者被勸說改變。而這大概也正是現代中國一直難以平穩走向民主化的主要理由。
不過,可能另外一點也值得一提。也有廣大的中國年輕民眾比較是在被教育、熏陶過程中形成他們對民主的“認識”。他們會拒絕民主而接受其他的價值/神,比較不是通過痛苦的生活體驗的智慧結晶。他們的反民主價值取向比較是屬於一種未經過生活體驗洗禮的知識熏陶產物。所以,他們應該有較大的改變自己對民主價值所持立場的可能性。
按: 有朋友提到,“兩國元首的會談,如果沒有公開讓記者採訪,一般都會說明可以公開的事項。如果不是雙方同意的事項就不應該公開。”但是,我並不認為這是是非評價的當然原則。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國公開宣言,今後的外交方式應一致採用公開外交,各國以誠相待。《國際聯盟盟約》明確反對秘密外交,並用成員國所簽條約必須在國際聯盟登記的辦法來加以限制。聯合國成立後秉承了這一思想和做法。” 以上是維基百科上面的資料,討論“公開性”作為處理外交事務的一般原則。當然,實際上,秘密外交大概還是普遍存在。不過,大概這只能是暗盤操作,不宜明講。而宣稱必須向人民公開訊息,是在明面上佔據著道德制高點的立場。另外一個重點是中、加兩國之間現在已經瀕於撕破臉的關係,恐怕也就沒有什麼當然的外交秘密保護的共同義務了。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