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矛盾之三
2009/03/28 10:28:13瀏覽1673|回應13|推薦52

雪人考完公民,中午午休來辦公室等我買的午餐,我拿著便當回到辦公室,遠遠看到雪人趴在我的桌子上,肩頭略有起伏,我感覺不妙,果然,孩子頭抬起來,哭著說,我公民寫了三本參考書,可是我卻有將近20題不會寫。

天,這是怎麼一回事? 公民,通識課程,竟然難道可以難倒資賦不差的孩子,我教書教了快三十年,第一次聽說。

雪人說,這次公民老師出了很多關於"法律責任"的問題,也出了許多有關法律名詞的深入題,可是她們班上的公民老師沒有教過也沒有仔仔細教,參考書也沒有見過這些類題。

如果前一晚雪人不曾問我公民問題,我或許會誤會雪人不用功,考不好找理由解套,掉眼淚博取同情。但是,雪人只問了一個課本上的名詞區分,讓雪人娘前後花了大約半小時推敲,才似是而非的給了一個用推理揣測的答案。因此,我趕緊安撫雪人: "這次公民真的很難,出題老師沒有和你們的公民老師協商好,所以出了太多妳能力之外的題目,不要難過,就算只考50分,媽媽依然肯定妳努力過了,相信連妳都不會,班上大概好不到哪裡去。不要放在心上,趕緊吃午飯,準備下午的考試吧!"

雪人前一晚問"職權命令"和"授權命令"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差別。我花了時間讀教科書,也翻閱參考書,大概猜出差異是什麼,簡單的以縣長行政職權為例所頒布的行政法令稱之為職權,授權則是立法院有權立法,但是無權執行,所以授權給行政院代為推動,稱之為"授權"。

我之所以說難,因為這不只是牽涉到法律名詞,還牽涉到民主政治裡政權和治權的理解,如果老師在課堂上沒有解釋清楚,孩子讀來大約都是模糊的概念。而且,課本上所舉的例子連我看都覺得一頭霧水,如果任課老師沒有帶著推敲字句,一般欠缺公民經驗的國中孩子當然不容易消化。

其實,一早,我遇到出題老師,就向他討教職權和授權的差別,他解釋過後,和我自己的揣測差不多。但是給一篇公文叫我判斷,我也覺得很難,因為上面不會清楚指出這是職權後是別人授權。我在解讀參考書和課本上的例子時,心中還是有疑問,我想繼續追問同事時,他忙,沒辦法多說。他說,二下的公民相當有深度,如果雪人有問題,可以帶她去他的辦公室,他可以協助!

雪人很幸運,有我這時的介入協助,其他的學生呢? 如果老師不夠勝任,如果自己的閱讀能力和理解力都不足呢? 一星期一公民課,老師們趕課,恐怕很難多深入吧,而孩子們每天排滿滿的考科,即使有疑問,大概也沒有時間去發問去等解析!

************************

時和說通識教育教得太雜,我同意,我甚至覺得內容給得過多過深。一個沒有情境的學習,就是死板知識,公民,是學習認識當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一旦變成閱讀的死知識,變成考試的工具,這科目的教育價值就減少了。

死板抽象的知識保障的是前面的百分之20的中上學生,他們讀來輕鬆,容易有成就感,而同一套知識系統對理解慢或者資賦差的孩子,卻是否定和折磨。咱們的教育是一個不公平的制度,一個製造大M型社會的罪魁禍首。

時和說現在有孩子去補習"社會科",今天雪人公民科考試的經過,我終於不好奇為什麼了! 有太多孩子不了解的專有名詞牽涉其中,而授課時數不足,就造成孩子似懂非懂就要赴考場的尷尬又難堪的現象。

我對台灣的考試制度影響學習有說不出來的遺憾和不滿。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gshuing&aid=2790683
 引用者清單(2)  
2009/04/16 18:45 【L'important C'est】 淺談中華民國教育問題
2009/03/29 03:42 【時和世泰年豐 花好月圓人壽】 台灣的國、高中教育制度可能只適合最頂尖的至多到前 top 20% 的學生?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高中的公民更慘
2009/03/29 02:29

謝謝雪人娘分享經驗,真的,只有當自己的小孩被當成白老鼠,被放在油鍋中煎熬時,做家長的才能痛心的體會到為何教改是錯得離譜,錯得將小孩的青春都給浪費消耗掉了。

時和 在 「台灣教改失敗在於不重視核心課程」這篇文章中就質疑:

高中的 95 課綱及 98 課綱也是如出一轍,95 課綱增加了公民與社會,內容含括社會學、法律學、政治學和經濟學,尤其是經濟學,內容比大學一年級的經濟學概論還多,不少師生叫苦連天。98 課綱再增加了資訊科技概論,這兩次動用了大量社會科學與資訊界的教授背書,增加公民與社會中的社會學、法律學、政治學和經濟學,以及目前最熱門的資訊科技概論,目的在稀釋中文以及文言文的重要性,卻也傷害了數理課程的結構性。

時和 認為「95及98 課綱應該徹底重訂」,應該把通識教育簡化,或是延後到上大學後,在大一及大二時再上。即使是美國,通識教育也是在大學時才上,台灣的做法是揠苗助長、逼小孩讀大人書、消化不良,完全浪費了國、高中生的青春。

時和 甚至認為整個教改將會毀了這一代的學生。教改完全是意識形態的文化大革命,為了要去中國化,塞進來各種沒有急迫性的通識課程。

就像是雪人娘舉的例子:「雪人前一晚問"職權命令"和"授權命令"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差別。」

就像是李家同教授所舉的例子:「我最近發現一個孩子在補公民與社會,裡面有外部成本、邊際效應等等名詞,他當然不懂,可是他非補不可,他說他如不補,一定考不出來的。」

說真的,時和 虛長這麼大,都還沒碰到"職權命令"、"授權命令"、"外部成本"、或"邊際效應"等狀況。當然或許其他人會碰到,但是需要在國、高中時就學嗎?

教改的通識教育絕對排擠到了上大學理工科所必備的英文和數學的能力。也排擠到了學才藝的時間。一個人的才藝會幫助其度過單調枯燥的時間,豐富其人生。

通識教育應該延後到上大學後,在大一及大二時再上;但是學才藝的時間卻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愈加困難,學習有先後緩急。學才藝是愈早愈好;通識教育的學習卻是愈成熟愈好。同樣的,英文和數學的能力也絕對應該在上大學前就應該培養好;而通識教育卻可以延後到上大學之後再學也不嫌晚



寬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近日心情亦是矛盾
2009/03/28 12:10

近日心情亦是十分矛盾。

不過,內心拉扯後,我通常選擇去做自己能改變的部份,

而不再多想我無能為力的部份!


以下是回覆您的留言:

您教的孩子比較大,遇到的活動和情況也跟我不相同。

我想到的活動有護眼操,英文單字抽背,快樂操,

校園植物季的立體作品,運動會,語文競賽,

這篇文章提到的是才藝競賽(舞蹈,音樂,相聲.....均可),......。

以前還有英語成果發表會,直笛比賽和合唱比賽呢!

我想我們不只是健康促進學校,而是全方位促進。

當然,課程的進度也要兼顧。期末的語文補充教材抽查也是個重頭戲。

這些都得在學生在校時間完成,放學後,學生大多有其它的活動安排,

所以,老師事先的規畫變得很重要。

您提到的學生燒炭自殺消息,同樣令我感到難過。

近日也有家長動了輕生念頭,據說不是第一次了......

哎!

心疼孩子小小年紀就要承受這些。


相視而笑,莫逆於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女兒就是女兒
2009/03/28 11:45

想到雪人流淚的樣子, 就很心疼.....

國中的公民真的很難, 我陪兒子複習過, 真的是難的有點離譜, 尤其是課本上的解說, 以我是有社會經驗的人看起來都覺得不知所云, 有一次 sean 問我有關訴訟的問題, 習作上的題目都是很模稜兩可的, 反正真的是很難, 所以我也不會很在意他考的成績, 不過....仍是會很羨慕有些同學好像不管題目多難, 總是可以考的很好.......

這種想法也只能放心裡, 想想自己也不優秀不是嗎 ? 總覺得現在的小朋友真的很辛苦, 考題永遠都是自己沒看過的.....一次又一次的從挫敗中站起來, 真的是沒必要如此的.....


天寬地遠 雲淡風清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