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15 13:33:31瀏覽1457|回應1|推薦27 | |
前幾天,聽說有個學生想參加某國立大學舉辦的人文社會營隊,在甄選面試後被刷掉,心情不太好,老實說,實在不太願意去同情他。 在我看來,這個學生之所以被刷掉,並非因為他的成績不好,而在於他缺少的是這個營隊需要的人文社會「基本元素」。 說得不客氣一點,這個營隊篩選學生,多少用甄選大學生的規格對待高中生,也就是說,提前把高中生當大學生看待,看看能否在這些有興趣的高中生裡挑選出比較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與基礎的學生,作為明天培育人才的種子。 所以,不能怪這個大學不想要我們學校高一的第一名高材生,而是要反求諸己,為何我們學校沒辦法讓這個第一名的學生多一點人文科學的素養。 我之所以不太客氣的批評這件事,原因來自於,學生本身反饋的態度,取決我對事件的看法。 前陣子,第二次段考後,我督導高一的晚自修,學生亂哄哄的,我告訴他們:「這次學校將考試科目平均分配到每一天兩科,而且提前告知,諸君應該有十分充裕的時間能夠平均分攤每天應該複習的科目。」 詭異的是,所有科目的總平均居然比上次段考還要下降三分,若非數學老師的努力,恐怕這個平均數字還會更難看。 也就是說,從這個數字可以觀察出學生在準備段考的態度,變成「大考大玩,不考更要大玩特玩」。 我從這裡推論,這也牽涉在時間太過充裕的狀態下,學生欠缺每個考試科目平均分配及預習的自主規劃能力。換句話說,學生已經習慣九個科目集中在兩天內考完的開夜車與抱佛腳惰性。 囉嗦一堆之後,要回到我原先在提的那件事。 我特別告訴那位本次段考第一名,卻被人文社會科學營隊刷掉的學生:「你的數學與自然科成績都很高,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國文與社會科只在及格邊緣,你應該妥善規劃分配時間給其他科目,尤其要多分配一點時間給國文科。」 他老兄給我的回應是:「我的國文成績很合理,是正常狀態。」 在題目並不難的狀況下,考個六十分叫做合理,難道是因為,比上不足,要比一半不及格的還有餘嗎? 也難怪後來會聽到他被人文社會科學營刷掉的結果,正因為他輕忽國文與社會科目,不願意在這上面多投資一點時間,欠缺主辦營隊教授所需要的「人文社會基本元素」。 對於這件事,我有兩個想法: 第一, 這個學生的數理成績穩定,在於觀念清楚,而同學不斷的請教他,會製造出他不斷複習的有利學習環境。 第二, 我本來想利用這個機會跟學生分享一點我的經驗。 記得以前在唸物料管理的時候,有一種「ABC管理法」,就是依照物料的價錢高低來決定庫存量的多寡。 本來我想告訴學生,對於你所擅長的科目,只要用極少的時間就能創造出極大的成績,因此,剩下較多的時間應該用來規劃,如何處理較比較不擅長或成績較低的科目,減少一些弱點。 後來,只是想想也沒說,更不想說。 有時候,這種學生聰明就聰明在,明白老子所說的:「天之道,以有餘補不足;人之道,以不足奉有餘。」不過,對我的老生常談懶得理會。 不管是「80/20法則」,要把百分之八十的時間用在成績較低的科目拉高分數,或者老子的觀點,少花點時間在那些成績已經很高的科目上,其實都在告訴我們不論是規劃時間、學習,甚至是為人處事,有些道理只是換句話來說,但實質上,作的事情都是一樣。 我只能說,不論學生或老師,都聰明絕頂到一個程度,就像唐朝的鳥巢禪師告訴白居易的一句話:「三歲小孩都知道,八十老翁行不得。」 我還是乖乖的倒數計時,等著離職就好,反正,多說無益,只是惹人嫌。 |
|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