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2/13 00:05:00瀏覽12242|回應6|推薦148 | |
台北國家音樂廳21/12/3晚間的節目,由國家交響樂團(NSO)的藝術顧問,德國籍的馬寇爾(Jun Markl),指揮國家交響樂團,演奏法國作曲家聖桑(Camille Saint Saens,1835-1921))的作品,聖桑對法國樂壇及後世,有深遠的影響,今年亦適逢聖桑逝世一百週年紀念;聖桑善於演奏管風琴,著名匃牙利籍音樂家李斯特(Franz Liszt),曾讚譽聖桑是偉大的管風琴演奏家;下半場國家交響樂團演奏聖桑斯的第三號交響曲,第三號交響曲亦稱管風琴交響曲,華麗絢爛,是聖桑名曲之一,管風琴於第二樂章尾聲加入演奏,樂音宏亮,氣勢磅礡,餘音迴盪,令人印象深刻。
管風琴的曲目,比起鋼琴或小提琴相對少很多,台北國家音樂廳的管風琴演奏次數也不多,一年可能不會超過十次,因此一般人很容易誤會,以為舞台上偌大的管風琴,只是裝飾品,其實管風琴至今已有2200餘年歷史,尤其在歐洲參觀教堂,假如適逢教堂舉行儀式,在全場莊嚴肅穆氣氛中,樂音宏亮結實,洶湧澎湃,餘音迴盪,很有聖靈充滿,主臨萬邦氣氛,那種樂音通常發自管風琴;中世紀的歐洲,幾乎每個小鎮的教堂,多擁有或大或小的管風琴,當時能夠在著名的大教堂中擔任管風琴師,是音樂家們引以為傲的榮譽;除了第一段提到的聖桑,年代更早,音樂之父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也是很傑出的管風琴作曲家和演奏家,也曾在奧地利東部埃森斯塔特(Eisenstadt) 的海頓教堂,看過當年海頓、貝多芬都曾彈奏過的管風琴。
大部分人小學或國中時的音樂課,風琴是常用的樂器,風琴其實是簡稱,應該稱簧風琴(Reed Organ)才完整,以演奏方式而言,簧風琴是鍵盤樂器,演出是在鍵盤上彈奏,但以發聲原理而言則屬簧鳴樂器,是以腳踏板鼓動風箱,產生氣流,使簧片震動而發音,氣流越大,音量也越大,其他類似的手風琴、口風琴,甚至口琴等,也屬簧風琴,只是鼓風的方式不同。
跟簧風琴一樣,管風琴(Pipe Organ)也是鍵盤樂器,演出是在鍵盤上彈奏,雖然名字只差一個字,但是兩者不只體積,複雜度相差甚大,發音的原理也不相同;管風琴是世界上體積最大的樂器,由音管(Pipe)、手鍵盤(Manual)、腳鍵盤(Pedalboard)、音栓(Stop)等組成,將氣流導入音管而發音,音管為金屬或木製,數目最少的只有十多根,最多的可達33,000根,手鍵盤一般三層,最多可達七層,音栓也稱為拉栓,少則9-10個,最多可達數百,位在手鍵盤的兩側或一旁,能控制音管,改變音色,不同音栓組合,可以產生出無數種音色,所以演奏管風琴要手腳並用,手舞足蹈,再者現在管風琴的鼓風機都已為電動控制,但電力廣泛被應用之前,是以人力鼓風,大型管風琴,最多可能要十多名工人鼓風,才能順利演出。
台北國家音樂廳的巴洛克式管風琴,華麗的桃花心木雕刻,寛14公尺、高9公尺、深3公尺,確實是龐然大物,也確實很夠氣派,有音管4172支,音栓59個,2018年開幕的高雄衛武營音樂廳,也有一台更龐大,有音管9085支,音栓127個,價格更貴的管風琴,是亞洲目前最大的管風琴,其實台灣也有不少管風琴,也有個台灣管風琴協會,根據恊會的網站,目前臺灣共有35台管風琴,包括北部21台,中部4台,南部10台,除了前述兩處音樂廳,大部分在基督長老教會及學校,協會的資料包括每一台管風琴的地點、製造廠商及音栓數,有興趣者可以上網去看看。(https://www.agotw.org/pipe-organ-in-taiwan)
台南市公園路的太平境教會,屬基督教的長老會,成立於1865/6/16,到2021年,已有136年歷史,是台灣基督教最早成立的教會(註),附帶一提,高雄苓雅區愛河畔,屬於天主教的玫瑰堂,成立於1859年,是台灣最早成立的天主教會,比太平境教會早六年;太平境教會的二樓有一台1880年波士頓製造的管風琴,輾轉來台,經修護後,1978年裝設在教堂內,可說是全台第一台超過一百年的管風琴,而且老當益壯,每個主日禮拜都會彈奏,發聲讚美上帝。 註:當時教會租用民宅,前面當診所,後面才是教堂,且23天後就被迫搬遷,如以有禮拜堂的教會,則以1866/6落成的高雄旗後教會為第一,兩處都是英國蘇格蘭籍的長老教會宣教士馬雅各醫師(Dr. James L. Maxwell)所創設。
▲▼台北國家音樂廳21/12/3晚,由國家交響樂團(NSO)的藝術顧問,德國籍的馬寇爾(Jun Markl),指揮國家交響樂團,演奏法國作曲家聖桑(Camille Saint Saens,1835-1921))的作品,照片是謝幕時的場景,當晚管風琴由NSO的劉信宏教授演奏。
▲▼台北國家音樂廳的管風琴是1987年開幕時就安裝,寛14公尺、高9公尺、深3公尺,足足有三層樓高的龐然大物,由荷蘭廠商Flentrop,以手工打造,外緣鑲上桃花心木雕刻,很夠氣派。
▲▼台北國家音樂廳的管風琴的演奏台(Console),有三排手鍵盤,一排腳鍵盤,兩旁有音栓59個,演奏時背向觀眾,演奏者左前方有一反射鏡,讓演奏者能看到樂團指揮的手勢。
▲國家音樂廳管風琴的音管共4172根,有金屬管及木管,長度從15公分到5公尺,直徑從一公分到30公分不等,最重的音管更幾乎達一百公斤。
▲▼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成立於2018年,音樂廳的觀眾席圍繞在舞台的四週,像葡萄園那樣,是所謂葡萄園式(Vineyard Style); 較舊的設計,則是像台北國家音樂廳,舞台在最前方,所謂的鞋盒式(Shoebox Style)。
▲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管風琴,是目前國內最大管風琴,也是亞洲第一,有9085支音管,和127個音栓,由德國廠商Klais公司打造,有兩組音管,分別放在三樓觀眾席的兩側。
▲▼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移動式演奏台(Console),有五排手鍵盤,一排腳鍵盤。
▲中世紀的歐洲,幾乎每個小鎮的教堂,都有或大或小的管風琴,當時能夠在著名的大教堂中擔任管風琴師,是音樂家們引以為傲的榮譽,即使今日,不少教堂都可見管風琴,以下是在不同城市的教堂所見的管風琴,大部分都擺在教堂的後方,上圖是巴爾幹半島斯洛凡尼亞盧比安納(Ljubljana, Slovenia)大教堂的管風琴。
▲▼德國慕尼黑聖伯多大教堂(St. Peter’s Church,上),及加拿大蒙特婁聖母院(Norte-Dame Basilica of Montreal,下)的管風琴。
▲▼奧地利薩爾斯堡大教堂(上,Salzburg Cathedral),及德國慕尼黑鐵阿提尼教堂(下,Theatine Church)的管風琴;薩爾斯堡大教堂是莫札特小時受洗的教堂,教堂內還標出當時莫札特所站的位置。
▲奧地利維也納東邊約40公里,距離奧匃邊界只有12公里,埃森斯塔特(Einsenstadt)的海頓教堂內,一台18世紀製造,海頓和貝多芬都曾彈奏過的管風琴,但原來的演奏台已不能用,目前收藏在附近的海頓博物館。
▲▼匃牙利故都埃斯特貢大教堂(Estergom Cathedral),及匃牙利酒鄉埃格爾大教堂(Cathedral Basilica of Eger)的管風琴。
▲德國帕紹聖斯徳望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 Passau)西側的管風琴,是世界第三,也是美國之外最大的管風琴,有音管17,774支。
▲美國費城梅西百貨內的Wanamaker Grand Court的管風琴,是目前全世界最大,可正常彈奏的管風琴,音管達28,750支,六層手鍵盤,這架管風琴最早1904年完成,當時是為聖路易的世界博覽會而造,之後音管逐次擴充,輾轉由梅西百貨取得,目前毎天演奏兩次。(摘自Wikipedia)
▲▼美國猶他州鹽湖城摩門教大禮拜堂(Mormon Tabernacle,上)的管風琴,是美國最大的教會管風琴,有音管11,623支,美國紐澤西州大西洋城Boardwalk Hall演講廳管風琴的演奏台(下),以音管數目而言,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管風琴,音管達33,114支,音栓也達1,235支,七層手鍵盤,這架管風琴1932年完成,但目前只有約一半音管可以發音。(摘自Wikipedia)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