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難得的友誼
2019/01/31 20:08:38瀏覽2843|回應8|推薦61

最近家中不太平靜,先是二姑生病孱弱到無法開車,導致在公公走後婆家好不容易恢復的秩序,因為二姑住院詳細檢查、進而緊急開刀而一陣大亂;接著原本正在寫 Master’s thesis 壓力頗大的 Pete,竟然出現 depression 的症狀,而且愈來愈嚴重。

 

我雖然很關心二姑,但她畢竟有先生兄弟姊妹、以及已退休的大嫂輪流照顧;先生知道我系上事務繁忙,在四週的假期中除了要繼續進行中的研究、準備新教材、跟 7 位指導學生 meeting,系上並決議要趕在下學期結束之前出一本新書,大家都必須參與 ~~~ 反觀先生則是又順利排到休假,除了進行中研究計畫以外,他有不少 spare time 可以照顧二姑,就不方便跟我開口,要我加入排班照顧的行列。

 

而且 Pete 的狀況已經讓我急壞了。他原本開始著手整理碩士論文需要的一個重要變數,發現怎麼樣也無法專心。一方面他漸漸意識到因為資料限制,他的論文結果可能不像之前想像那樣樂觀;另一方面兩位指導老師對新變數的想法歧異,Pete 覺得其中一位老師好像是因為他回台太久,心生不滿,要求他務必整理該變數,其實未來未必能用在論文上~~~ 而且整理變數過程不但辛苦費時,還必須學習新的 computer package, 更糟的是這個 package 相當冷門,未來幾乎用不到。

 

Pete 在老師的壓力下必須整理變數,又苦於無法專心,兩個月前開始求助於 T 大精神科醫師開藥幫助他改善注意力不集中 (ADD) 的現象。然而開始吃藥之後,Pete 因為注意力「太過集中」而開始出現無故焦慮、心跳過快的症狀,於是醫生又加了讓他降低心跳血壓的藥。

 

向來崇尚自然派不太吃藥的我,聽到 Pete 服用的藥已經有些 uncomfortable;有天看到他去看診等待無聊時測量的心跳血壓竟然出現兩個 5 字頭的數字,更是擔心;不過因為修過醫學相關科目的 Ed 強調,此類藥品必須持續服用二至四週才會見效,不宜停用,於是我們鼓勵 Pete 繼續試試看。

 

然而過了約三週,Pete 雖然開始整理論文重要變數,但心情愈來愈低落。他食慾變差、愈來愈常待在自己的房間、睡眠品質更糟,也開始告知 Ed 許多負面的想法。即使在 Youthline 學習過諮商技巧並有實務經驗的的 Ed 一再開導,Pete 的狀況並沒有改善。

 

Ed 一方面告知我們,一方面建議 Pete 再次看診請醫師改藥。不過這次醫師開的藥反而變成三種,一種抗憂鬱,兩種改善 ADD (因為改藥後預期藥效不如前一種常用藥的效果)。這一次 Pete 還是努力服用兩三週等藥效出現,但情況卻愈來愈糟,於是他和 Ed 上網查了資料,決定開始自行減藥(此類藥品也不能立即停藥,會有 withdrawal symptoms)。

 

我覺得 Pete 的情況愈來愈不對,只好硬著頭皮,在 FB 上拜託在 C 醫院擔任精神科醫師的高中同學 H 幫我推薦醫師。因為好友 H 專長青少年經神疾病,人也在國外度假,她推薦我們去看總院的精神科主任 S,並說會從海外打電話跟主任說一聲。我跟 Pete 說好,隔天我下班後就陪他去看診。

 

隔天和指導學生 meeting 時我幾乎發了脾氣。有一位學生常會問問題超過時間,那一天我已經先講,孩子生病我要趕著下班陪看診,那位學生還是跟我討論超過一小時(說好是最後一個問題從辦公室沙發上站起來,結果又繼續問了好幾個問題)。好不容易回到家, 誰知 Pete 竟說他好像記錯時間;全家人慌慌張張地坐上計程車趕到醫院,結果因為下午診已經剩下不到半小時,還是來不及看診。

 

負責掛號的小姐看我們那麼驚惶難受,不忍心地推薦我們請晚診的主任級醫師 Y 加號。到了診間,即使我提到同學 H 的大名,護士小姐說晚診已經滿號(將近 80 人)實在無法加進新病人(新病人詢問時間較長),建議我們隔天早晨 6 點半起來網路掛號,還有保留名額。

 

我們靜靜地吃完飯回到家,同學 H Messenger 上敲我,說是她打電話給主任 S 詢問,發現 Pete 遲到無法報到看診,建議我們改掛 Dr Y 隔天的診。既然是 H 推薦,我們信心大增,這次我可不敢掉以輕心,隔天不到 6:30 我就幫 Pete 掛好號,接著也順利地看了醫生。

 

第二次看 Dr Y 的診,Pete 願意讓我一齊聽醫師的建議。Dr Y 說,還需要等血液檢查報告,排除 Pete 身體不適引起心理症狀的可能性。不過他也說,根據他們之前的談話和他觀察 Pete 的狀況,可能是 Pete 對改善 ADD 藥物的反應過度,trigger depression. ROES什麼

 

聽到醫師說現階段 Pete 的主要目標是治療藥物導致的 depression,真是哭笑不得。汗不過看到 Pete 漸漸回復到原先那樣總是忘東忘西、會因為自己支持的理念跟我們 argue 的樣子時,還是很高興(雖然新藥還是要繼續吃,而且最好是連續吃兩三個月,唉~~~)。

 

我心想好友 H 幫了大忙,過年期間再忙還是要約吃飯。誰知她在 Messenger 上回說,等下週回台灣再打電話給我 ~~~ ?!這時我才猛然想起,H 全家還在歐洲度假呢。因為她都在短時間內回我的 Messenger, 還打電話跟主任、同事溝通 Pete 的事,讓我誤以為她已經回台。

 

我跟同學 H 的緣分頗深。小學時同校,不知何時她們全家移民海外,到國中才回台,剛好被分到同一班,漸漸熟捻起來。高中時則是另一位好友 W 請家長去請託,讓我們分在同一班好互相照應。說來有趣,我和 H 的個性南轅北轍,除了一同加入高中游泳校隊,兩人都喜歡聽(完全不同的)音樂以外,幾乎沒有共同興趣。因為這樣,我們聊天的時候,只是妳說我聽,不但少有共鳴,還常常會聽到彼此的唉叫聲,阿 XX,妳這件事已經講過了,不要再重複了啦!

 

雖然如此,我們牢牢記得對方說過的話,互相保守彼此的秘密,畢業多年來還是彼此關心,是很難得的友誼。我不禁想,到底是什麼因素,讓兩個如此不同的人,維持這樣的友誼呢?可能是因為我們真誠的欣賞對方吧?記得我們第一次談話,我說她外型可愛,她說我高雅出眾,兩個人都是發自內心的讚美。多年之後,我對年紀較輕但思想實際的 H 仍是佩服不已,反之她也蠻羨慕我有時仍舊孩子氣、還想去學聲樂、或是成為 Zumba 老師的想法。

 

在這不平靜的新年伊始,我衷心期望二姑和 Pete 都能夠儘快好轉;而有朝一日,或許我能回報好友 H 的盛情相助 ~~~   足感心耶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elinetl65&aid=124476663

 回應文章

賈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唉,辛苦了,Pete 阿母
2019/02/15 05:07

我回 Tauranga 二個月,除夕夜晚上八點才見到兒子

看到他"腫"得不像話,相談知道他壓力大、生活作息不正常 ...

領了紅包、昏睡二天,又回學校去了

原本,賈爸想問他生涯規劃,我想詢問感情狀況

都沒敢開口

  

我們做阿母的,要穩住 !!!!!

    

Celine_終須一別(上)(celinetl65) 於 2019-02-15 18:59 回覆:

現在還沒開學呢,不知 Justin 是學業壓力還是?

不瞭解為什麼現在 20 幾歲的孩子過得如此辛苦、、、Pete 說他要先拼畢業,預計再用半年找工作,他不想急就章;我原本希望他畢業不久就工作,話到口邊也只好硬生生吞下。

Ed 雖然比較善於規劃,他找申請學校過程似乎按部就班,但時常相當焦慮,擔心學校網頁資訊和實際狀況不符,多方打聽之後還是很難做決定,看了心疼。

我想為人父母的,也只能儘量在孩子尋求意見時提供協助。At the end of the day, it's their lessons not ours... 我們要 hold 住呢,與賈媽互勉之。


天涯孤鴻···花窗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2/09 01:06

前面讀著很替Pete擔心,希望他沒事就好

祝福妳的家人平安,身體健康

Celine_終須一別(上)(celinetl65) 於 2019-02-09 09:59 回覆:

是阿孤鴻姐,Depression 真的不能掉以輕心。

Pete 已經回 NZ,剛回去又發作一次 episode. 嚇得我跟先生說請他準備飛過去帶 Pete 回台。幸好後來好多了,危機暫時解除 ~~~

再一週就要開學,堆積了 tons of things to do. 我也好 depressed... 委屈 還好晚上哭一哭,擦乾眼淚明天繼續幹活兒。這就是女生的好處吧 ~~~ 哩


tzi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家人
2019/02/08 16:30

家人平安健康,才能放下心裡的壓力

祝 新的一年  一切好轉!💟 


Celine_終須一別(上)(celinetl65) 於 2019-02-09 09:43 回覆:

謝謝 tzi 留言。今年真的不平靜;家人、自己的健康都出問題。

還好人力照顧目前都還顧得來,費用也有保險 cover. 只是婆婆感覺被冷落,一直要先生載她去拜拜、買東西、辦雜事等等,先生有些力不從心 ~~~ 啜泣


MayMa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2/04 02:45

請不要說指教,而是討論。在臺灣一直找不到有關的論壇,我都是上國外的“教育”論壇跟其他家長學習。家裡孩子多,一直都有考試,升學,科系,論文的疑惑點。

Pete 以及 Ed的討論,跟自己的孩子很接近,包括孩子遇到相對不負責的研究所導師,寫論文投稿遇到的挫折等等,所以,就很上心,希望自己的經歷可以供您參考。如果我多嘴了,還請原諒。

祝 新年快樂。

Celine_終須一別(上)(celinetl65) 於 2019-02-05 15:31 回覆:

Hi MayMay, 對於您花費寶貴時間留言我是由衷感謝的,但個人撰寫 blog articles 傾向紀錄生活中有所感觸的大小事,純粹是個人觀點,沒有要宣揚自己理念的意思(平時要說服動輒一班上百個學生,還要處理各種偶發事件,already fed up...)。 

讀您的 blog articles 感覺您是相當真誠的人,教育五個孩子也非常用心(想必很不容易 ~~~ 閃)。請不用說抱歉;在此順祝新年快樂,闔家健康平安!


黃彥琳~~ 兩個海灘一日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2/01 23:45

真是難得的友誼,人在歐洲度假,一心懸掛著你家人的病情……

雖然吃藥不好,但有些藥不能自己隨便停掉喔,
我聽過有人聽了抗憂鬱的藥,不久就自殺了尖叫

若想停藥,還是先問過醫生比較好。

新的一年,祝闔府: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Celine_終須一別(上)(celinetl65) 於 2019-02-03 21:25 回覆:

彥琳您好:

感謝留言,也順祝您新春愉快!微笑

其實 Pete 知道他之前在吃的藥必須慢慢減量到停藥;可是他的情況有點緊急,我們決定還是趕快去精神科看診(而且即將放年假,屆時很多醫師都會出國)。藥物的副作用除非經歷,還真料想不到嚴重性呢。無奈


寧靜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2/01 17:41

我覺得高學歷≠高成就

身體健康,精神健康,活的平安及愉快最重要

(當然不能當媽寶或爸寶)

我曾有一個學生,書念得很好(女),工作也很好,但略有一點虛榮心,一心只想當美國公民。後來她發現長子宮肌留,不得不手術,未來應該會不孕。她因此瞬間失去工作、愛情、未婚夫,罹重度憂鬱症。精神科醫生開的藥越來越重,後來發瘋。我們急切要她停藥,停藥數年至今,她已恢復正常的。

總之,許多精神上的壓力可以用諮商的方式,不要隨便吃影響腦子的藥。

Celine_終須一別(上)(celinetl65) 於 2019-02-01 21:55 回覆:

寧靜姐您好,非常謝謝分享例子。

我小時身體孱弱,大量服用西藥/打針但未改善,後來是靠運動(游泳)改善體質,從此變成「自然派」。

不過孩子們修過相關課程,很信任西藥的效果;想想開發藥品過程繁複風險又高,也實在不容易。只能等他們自行體會/領悟了 ~~~


MayMa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2/01 15:15
孩子的競爭壓力非常大。寫論文投期刊沒有回音時,頭髮都會掉。眼看很多學長中年在職場無法高升,心裡壓力更大,考慮來考慮去,還是決定以全球大學排名榜為入學首選,畢竟這是顯學。


得有一位大陸的年輕人告訴過我,考大學(正統學歷考試)的準備很緊張,但如果考不取,以後的競爭更緊張。他們從入幼兒園就開始準備,琴棋書畫禮樂書數樣樣來,所謂“棋”包括象棋,圍棋,國際象棋,都參加專門的培訓班,而所謂“專門培訓班”就是培養考試拿到段級,等級的。他們年紀更小,承受的壓力也大,但成千上萬人都這樣走過來了。


孩子們有很多種,有些人是遇強則強。像我自己的孩子就是如此,所以,當他們有壓力的時候,我會找一些學長寫的自身經歷(不見得是成功者的心靈雞湯),包括他們的挫折,壓力源,以及他們一步一步的走過。通常這樣的作品在留學生論壇裏面很多。字字血淚,但,要走這條路,都是這樣過來的。眼淚擦擦,鼓起勇氣,目標放在眼前的一小步。
Celine_終須一別(上)(celinetl65) 於 2019-02-01 21:33 回覆:

謝謝 MayMay 留言。足感心耶

我的學生中也有從中國來的 full time 學生,在台灣讀四年大學之後,有些還是相當 competitive, 有些則是習慣台灣的生活,不像之前花那麼多時間心力集中在課業學習。

我贊成您的說法,孩子個性各有差異,有的遇強則強,有的則不然。我最近會跟好友 H 多談一談,我總希望孩子們不要太在意學業,但不知為什麼,他們反而非常在意學業(我說東他們就想往西?汗)。


安歐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2/01 10:34

現代孩子壓力太大了,他們可能都走了原本不該走的路。

五十年前,台灣幾個人讀博士?能力強、該讀的甚至沒機會,

現在全世界,幾百萬人讀博士,導致期刊不夠用,論文擺哪裡?

我認識一位UBC教授,他很高興孩子讀了理工學院當技師,保證就業。

人往往都活在自己的舊有思維裡,殊不知,早已過時。

讓孩子走他們自己的路吧!

Celine_終須一別(上)(celinetl65) 於 2019-02-01 21:22 回覆:

安兄,我們家是孩子爸爸/公婆希望他們唸 PhD, 我則是讓孩子隨性發展。

可是兩兄弟個性不同,我的方法適用於弟弟 Ed,哥哥 Pete 則是需要多一點 guidance 又不能太過 pushy. 

我覺得教養小孩是動態的學習過程以及接連的挑戰,好像讀 PhD 還容易一些呢。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