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22 00:56:18瀏覽21762|回應1|推薦5 | ||||||||||||||
前言 電視廣告常見保肝丸、營養食品、蜆精等,說是可以降低肝臟指數、補充元氣,到底甚麼是肝指數?而一般的血清肝生化檢查包含哪些項目?如果健康檢查發現異常時又該怎麼辦呢? 肝生化檢查 血清肝生化檢查包含的項目很多,最常見也最常聽到的肝指數,是指天門冬胺酸轉胺酶(AST, 或稱GOT)及丙胺酸轉胺酶(ALT, 或稱GPT)兩者,它們是肝臟細胞內兩種最多的酵素,當肝臟細胞發炎壞死時,這兩種酵素就會跑的血液中,所以嚴格來說,應該稱為肝發炎指數。然而,肝膽系統的功能光靠這兩種酵素在血液中的含量,無法做出正確的診斷與評估,必須依靠肝生化檢查的其他項目。 轉胺酶 AST除了肝臟之外,還存在於心肌、骨骼肌、腎、胰、肺、腦、血球中,正常情況下,人體的細胞會不斷代謝,而重複破壞和製造的過程中,AST就會被釋放出來,所以血液中會保有一定量的AST;而ALT主要存在肝臟細胞內,對肝細胞受損來說,專一性較AST大。 因為病毒性肝炎在台灣的盛行率很高,所以一般民眾轉胺酶偏高最可能的原因就是慢性B、C型肝炎,其次則是指肪肝,如果透過其他血液檢查(病毒性肝炎血清試驗、血脂肪、血糖)及超音波檢查排除這兩種原因,則要進一步考慮酒精性肝疾病、藥物(特別是中草藥)、化學毒物或是自體免疫疾病。 各種肝疾病轉胺酶上升程度不同,脂肪肝一般小於上限值的四倍,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通常在上限值五倍以內,急性病毒性肝炎可能超過1000IU(其中ALT增高尤為明顯,ALT/AST的比值往往大於1),毒藥物或缺血性肝損傷甚至可能超過10000IU。比較特別的是酒精性肝炎,轉胺酶上升的程度較急性病得性肝炎略低,但AST/ALT的比值常大於2,甚至ALT會接近正常值,因為酒精會抑制某種輔酶(pyridoxal 5-phosphate),反使ALT下降。 除了肝臟疾病外,口炎性腹瀉、激烈運動、溶血、橫紋肌問題或是甲狀腺亢進都有可能造成轉胺酶上升,需要專科醫師做詳細的鑑別診斷。 鹼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存在於肝臟、膽管、骨骼、小腸、胎盤、腎臟或白血球,所以除了肝膽疾病會造成ALP的異常,骨骼受傷或青少年快速生長、女性懷孕第三期、血型O或B的人飲食油膩等等,都會造成ALP的上升。一般來說,骨骼疾患造成的上升最為明顯,膽道阻塞時可見中度升高,肝臟實質疾病反較輕微(但藥物引起的毒性肝炎有時可見顯著異常)。 如果臨床上發現ALP偏高,可同時檢查γ-麩胺酸轉化酶,如果同時上升則代表肝膽疾病,若ALP單獨上升則骨骼疾病的可能性較大。 γ-麩氨酸轉化酶(γ-GT) 雖然γ-GT對肝膽疾病敏感度高,但特異性不高,異常上升的原因包括急或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阻塞性黃疸、肝內膽汁滯留、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心肌梗塞、慢性胰臟炎、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腎衰竭等。臨床上若超過1000IU且搭配轉胺酶異常(AST/ALT比值大於2)時,可強烈懷疑是酒精性肝炎,及性肝炎則很少超過100IU。 γ-GT的測定對於膽道疾病的診斷、酒精性與非酒精性肝炎的區別非常重要,測定其同族酶則有助於肝癌的診斷。 膽紅素(Bilirubin) 主要來自於紅血球中的血基質(Heme),老化的紅血球經過網狀內皮系統代謝而進入血液中,此時稱為「未接合型膽紅素」(又稱間接膽紅素),透過肝細胞的攝入及接合,成為「接合型膽紅素」(又稱直接膽紅素)後排入膽管。換言之,臨床上要先區分病患為接合型或未接合型高膽紅素血症,而肝膽疾病造成的高膽紅素血症多為接合型,依其機轉不同可分為肝外膽道阻塞(總膽管結石或胰頭癌)、肝內細膽管阻塞或肝細胞排泄作用受損(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藥物引起的黃疸)、肝細胞病變(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健康檢查時常見輕度、無症狀的未接合型高膽紅素血症,有不小比例是吉伯特氏症候群,在長時間的飢餓或運動後更加明顯,而手術、發燒、感染、過度勞累、飲酒等壓力環境也會使其上升。 白蛋白(Albumin) 由肝臟生成,所以可用血清濃度下降的程度來評估肝細胞機能的損傷或存留比例。在臨床上又和腎臟疾病、腸胃道流失、長期營養不良等鑑別。 結論 肝生化檢查異常的原因很多,可能潛藏了重要的肝膽疾病,也可能源於非肝膽性的問題,需要主動向醫師諮詢,作進一步的評估和近別診斷,切莫自行服用成藥或過度使用健康食品,以免增加肝臟的負荷。 參考資料 謝博生等 (2001) 。《一般醫學/檢驗與判讀》第四章 臨床化學數據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