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12/01 00:06:37瀏覽10501|回應0|推薦3 | ||||||||||||||||||||||||||||||||||||||||||||||||||||||||||||||||||||||||||||||||||||
前言 在向民眾解釋體檢報告時,發現許多人對於自己負的骨質密度感到焦慮緊張。「醫生,我這樣有沒有骨質疏鬆症啊?」「以後會不會很容易骨折?」「喝牛奶有效嗎?還是直接開始吃鈣片?」都是常聽到的問題。以下對骨質密度的測定及骨質疏鬆症的診斷稍作介紹,希望協助民眾了解自身狀況,同時做好預防。 骨質密度的測量與骨質疏鬆症的診斷 目前測量骨質密度以雙能量骨質密度偵測儀 (DXA) 最為常見,測量的位置為髖骨、股骨頸或腰椎等中軸骨,它是用偵測範圍之重量除以面積來算出骨質密度。其他方法還有定量電腦斷層 ( 成本高且有輻射暴露 ) 、定量跟骨超音波掃描 ( 缺乏準確度 ) 、周邊 DXA 檢測 ( 與中軸姓 DXA 相關性不足 ) 等,但都因為上述原因而無法作為診斷標準,現階段已不被採用。 透過中軸姓 DXA 計算出骨質密度後,與年輕成人之平均標準差相比,當低於 2.5 個標準差以下者 (T-score ≦ -2.5) ,即可診斷為骨質疏鬆症,若是低於 1~2.5 個標準差 (-2.5 < T-score ≦ -1) 則為骨質缺乏。通常健檢報告會以 T-score 來呈現骨質密的檢查結果,所以當數字大於 -1 時就表示正常,不需要特別擔心。 骨質疏鬆症的治療 骨質疏鬆症的特徵是骨量減少及組織破壞,使骨頭變得脆弱而增加骨折的風險。但目前骨質疏鬆症的治療建議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 (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NOF) 建議以下兩種情形為治療適應症。 骨質疏鬆症的預防 由「預防勝於治療,治療重於復健」可知預防是防治骨質疏鬆症的第一步,平時應養成良好的生活型態,避免菸、酒和過量咖啡,均衡的營養和規律的運動,最後再適當補充鈣質、維生素、礦物質,便可以減緩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富含鈣質的食品
雖然鈣的攝取和骨折風險間的關係目前沒有一致的結論,然而在最近的一個統合分析中發現,補充鈣質可以減少老年婦女80%的骨折率,所以對於骨質疏鬆症婦女,建議每日鈣攝取量至少1200毫克,停經後婦女則需適當補充。鈣片補充則須注意便秘及腸胃不適的副作用,其中碳酸鈣最便宜但需隨餐服用,檸檬酸鈣較貴卻不須隨餐。
參考資料 李龍騰審訂 (2007) 。《一看就懂!健檢 & 數值事典》改善骨質疏鬆症的五大要點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