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的骨質密度是負的!
2011/12/01 00:06:37瀏覽10501|回應0|推薦3

前言

在向民眾解釋體檢報告時,發現許多人對於自己負的骨質密度感到焦慮緊張。「醫生,我這樣有沒有骨質疏鬆症啊?」「以後會不會很容易骨折?」「喝牛奶有效嗎?還是直接開始吃鈣片?」都是常聽到的問題。以下對骨質密度的測定及骨質疏鬆症的診斷稍作介紹,希望協助民眾了解自身狀況,同時做好預防。

骨質密度的測量與骨質疏鬆症的診斷

目前測量骨質密度以雙能量骨質密度偵測儀 (DXA) 最為常見,測量的位置為髖骨、股骨頸或腰椎等中軸骨,它是用偵測範圍之重量除以面積來算出骨質密度。其他方法還有定量電腦斷層 ( 成本高且有輻射暴露 ) 、定量跟骨超音波掃描 ( 缺乏準確度 ) 、周邊 DXA 檢測 ( 與中軸姓 DXA 相關性不足 ) 等,但都因為上述原因而無法作為診斷標準,現階段已不被採用。

透過中軸姓 DXA 計算出骨質密度後,與年輕成人之平均標準差相比,當低於 2.5 個標準差以下者 (T-score ≦ -2.5) ,即可診斷為骨質疏鬆症,若是低於 1~2.5 個標準差 (-2.5 < T-score ≦ -1) 則為骨質缺乏。通常健檢報告會以 T-score 來呈現骨質密的檢查結果,所以當數字大於 -1 時就表示正常,不需要特別擔心。

骨質疏鬆症的治療

骨質疏鬆症的特徵是骨量減少及組織破壞,使骨頭變得脆弱而增加骨折的風險。但目前骨質疏鬆症的治療建議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 (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NOF) 建議以下兩種情形為治療適應症。
1. 停經婦女或男性有髖骨或脊椎骨骨折病史且 (T-score ≦ -2.5)
2. 骨質缺乏 (-2.5 < T-score ≦ -1) 且 10 年髖骨骨折風險 >3% 或任何重大骨折風險 >20%
若符合上述適應症,建議直接向骨科醫師諮詢,並確實遵照醫師的指示治療。

骨質疏鬆症的預防

由「預防勝於治療,治療重於復健」可知預防是防治骨質疏鬆症的第一步,平時應養成良好的生活型態,避免菸、酒和過量咖啡,均衡的營養和規律的運動,最後再適當補充鈣質、維生素、礦物質,便可以減緩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富含鈣質的食品

食品名 可食用部分每100g中
所含的量(mg)
一天平均
攝取量(g)
所含的
鈣質量(mg)
油豆腐 270 150 405
鹹豆 1300 20 260
帕瑪森乳酪(Parmesan cheese) 1300 20 260
生油豆腐皮 240 100 240
牛奶 110 206(200cc) 227
沙丁魚乾 440 50 220
櫻花蝦米 2000 10 200
小松菜 170 100 170
落葵 150 100 100
炸豆腐皮 300 50 150
切達乳酪(Cheddar cheese) 740 20 148
加工乳酪(process cheese) 630 20 126
優酪乳 120 100 120
沙丁魚的油漬 350 30 105
曬吻仔魚乾 520 20 104
毛豆(煮過的) 76 100 76
蕪菁菜 250 30 75
羊棲菜乾 1400 5 70
蘿蔔絲 540 10 54
蛤蜊 260 20 52

雖然鈣的攝取和骨折風險間的關係目前沒有一致的結論,然而在最近的一個統合分析中發現,補充鈣質可以減少老年婦女80%的骨折率,所以對於骨質疏鬆症婦女,建議每日鈣攝取量至少1200毫克,停經後婦女則需適當補充。鈣片補充則須注意便秘及腸胃不適的副作用,其中碳酸鈣最便宜但需隨餐服用,檸檬酸鈣較貴卻不須隨餐。

 

參考資料

李龍騰審訂 (2007) 。《一看就懂!健檢 & 數值事典》改善骨質疏鬆症的五大要點
陳衍政等 (2011) 。《家庭醫業》骨質疏鬆症之診斷與處置。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arbymonster&aid=5887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