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4/13 10:00:09瀏覽3221|回應8|推薦44 | |
美國在未來10年將裁減近10萬地面部隊,砍掉4,870億美元國防預算。五角大廈經過了許多激烈的辯論,完成了初步的兵力結構分析,關切的問題圍繞在:裁減之後將維持多少部隊(Size)?這個部隊長什麼樣子(Shape)?又,具有什麼能力(Capability)? 依據我的了解,海外情蒐單位的裁減被列為首要目標,受到衝擊的還有地面部隊與陸戰隊。陸軍部長John McHugh以及參謀長Raymond T. Odierno將軍2月17日在國會聽證席上,向國會說明了陸軍當前的困境。地面部隊相較2012年的預算規模,整整少了180億美元,為了避免讓陸軍重蹈1970年代,因為裁軍演變成為「空心部隊(Hollow Forces)」,盡速完成相關的配套變得極為必要。 歷史殷鑑不遠,美軍這般的憂慮並非不可能。國防工業是巨大的投資,盲目而欠缺周延考量的刪減預算源,將直接造成投資門不足,並且壓縮維持門的空間。一旦裝備之維持費用亮起紅燈,戰機無法正常起降,軍艦巡弋次數也相對跟著減少,戰力將急遽下降。 美軍目前「1+」的新軍事戰略,著眼在「隨時準備進行一場戰爭,同時有效嚇阻另一場戰爭」,瞄準的是中東與朝鮮半島。在國防資源不斷減少的同時,與其「重返亞洲」政策實存在許多牴觸之處。問題在於如何「同時兼顧」,還能夠「置重點」?當美軍應變能力正在下降,當美軍不再Yes, Sir!,現有的戰力能不能在突發性威脅時派上用場,變得沒有把握。預算什麼該刪,戰力什麼該留,留得太多,達不到刪減目標,該留的沒留,就等著承受再一次911攻擊,左右都是為難。可以確定的是,台海周邊一旦有事,預期美國能夠馳援的可能性,已經大為降低。 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訪美期間,高調向美軍示弱,表示中國軍事能力落後美國20年,這也是中國首次針對兩大國軍力比較的量化指標。基本上陳炳德提出的數據是有所本的,只是這20年是「落後期」還是積極的「追趕期」,還值得細細解讀。我不是刻意強調中國威脅論,有人說美中軍事戰力差距不只20年,應該是40年,我上周與其他幾位美國軍方好友,也談到這個問題,依照他們的評估,是差了應該有「一代」(One Generation)。 這個回答相當玩味。傳統到現今的「一代」指的是一個輩份差距,時間上差不多是30到40年;如果是科技產品的「一代」,只要1、2年就達到了。 延伸閱讀,筆者2012/2/16日所著「國防預算誰說了算」。 延伸閱讀,筆者2012/1/8日所著「美國新戰略給台灣的省思」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