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4/04 13:32:14瀏覽1725|回應4|推薦49 | |
Chris的一句話始終在我心中,無法忘記。他說—“They are our brothers too.”
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的一場悲劇。因為兩派政治對立,而引發同胞相殘的內戰,至今在人民心中留下斑斑血跡的回憶,難以回復。 我住的地方距離華盛頓近郊以南約15分鐘車程的Alexandria市,屬於北維吉尼亞州,1861至1865年間的南北戰爭中,東部幾場主要戰事大都集中在此地。一個晴朗的午後,邀了好友Chris一同前往Fredericksburg市的古戰場公園遊覽,Chris是軍事專家,我想有他同行應該可以幫助我對這場至今影響深遠的戰爭,有更清晰的瞭解。 弗雷德里克斯堡之役發生在1862年,當時林肯為了早日平定南方「叛亂」,遂指派本賽德(Mbrose Burnside)統領北軍(約110,000人),對抗南方邦聯軍的總司令羅伯特李(Robert Lee)將軍(約70,000人)。戰役初期,北方派遣大軍共60,000名聯邦將士,集結於拉帕漢諾克河畔準備渡河,雙方發生零星砲戰,北軍擊潰河邊的守軍,成功登陸。但是北方初期的勝利,並沒有為他帶來好運,本賽德乘勝追擊的企圖,反而暴露了本身的位置,將北軍帶入死亡的深淵。(註)
此時,南軍的防線隱藏在瑪莉高地,居高臨下又有樹叢的掩護,使北軍不但看不見南軍,自己的行蹤反而一目瞭然。南軍指揮官本賽德下達向高地攻擊的命令,雙方發生激烈血戰,上千名將士接連著倒下,僅僅換得向前推進25公尺。短短四小時的正面對遇,死傷人數已超過萬人,最後北軍無力招架,協議撤出,由南軍贏得戰役。 激戰入夜後,荒地上滿是沒人理會的北方傷兵,活的死的分不清楚。當時才19歲的南軍步兵理察.柯克蘭(Richard Kirkland)不忍見他們痛苦呻吟,於是不顧自己性命,甘冒北軍見人就開火的危險,帶了水壺冒險爬出石牆,找尋還活著的北軍傷兵,餵他們喝水,減輕他們的痛苦。此善心的一幕,徹底打動了當時兩邊的士兵,暴戾的殺戮在片刻之間完全融化,北軍的士兵紛紛放下武器,開始為他歡呼。面對高尚的人性,戰爭顯得無謂且膚淺。 柯克蘭的義舉後來被稱為「瑪莉高地的天使」(Angel of Marye's Heights),現在的弗雷德里克斯堡國家軍事公園還有一尊紀念他的雕像。「瑪莉高地的天使」的故事,反而成為這場戰爭中最激勵人心的片段。
瑪莉高地的天使:南軍士兵柯克蘭不顧自身危險餵北軍傷兵喝水
站在古戰場的中央,淚水在眼角打轉。瑪莉高地到弗雷德里克斯堡中間的荒地,百餘公尺的距離,150年前,一群滿腔熱血、年輕而無知的軍人,在這裡奉獻了寶貴的生命。早已覆滿青草的綠地,還能感受到一絲蕭瑟,伴隨著軍隊蒼茫的身影,仿佛還能嗅出死亡的氣息,陣陣襲來。想到差不多一個足球場的範圍內,超過12,000人長眠於此,我的心又再次凝住。Chris上來拍了拍肩膀,說了一句話,這句話始終在我心中,無法忘記。他說—“They are our brothers too.” 是啊,”They are our brothers too.” 多麼簡單的道理。很多事情歷史早就告訴我們,只是人很健忘,不習慣從教訓中學習經驗。從美國的南北戰爭、到兩岸的國共內戰,以至台灣的島內之爭,都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例子。看看中國,我們的貿易夥伴,也是我們最大的敵人,不也是如此。未來是再次步上歷史的遺憾,還是選擇開創新的結果,左右還是在自己。 註:別小看貌不驚人、才能平庸的北軍指揮官本賽德(Mbrose Burnside),因為有著獨特醒目的「美髯」而聞名當時。英文”sideburned”(蓄腮膀鬍)這個字就是從他的姓”Burnside”變化而來的。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