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3/12 11:43:41瀏覽904|回應1|推薦29 | |
最近在華府地區參加的研討會,很多都和2013年度美軍大幅裁減軍事預算有關。這也難怪,未來10年裁減近10萬地面部隊,砍掉4,870億美元,有必要嚴陣以待。
好奇的是,4,870億美元的數據,到底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很多人也不是很清楚,國防裁減依目標?還是需求?孰先孰後,變得毫不重要。反正,國會就是要五角大廈繳掉這麼多錢,其他事情再說。所以,各家商業評估公司、國防諮商顧問、預算規劃代表,開始高分貝大談國防需求,為了趁熱賺一票公家生意,這時候,個個都成了專家。
軍隊裁減,本來就必須面對十分複雜的辯論。特別是裁多少、如何裁的問題。台灣日前「精粹案」的組織規劃案中,也面臨同樣的困難。決策階層不外乎尋求學術性的分析意見,或是透過商業經營模式的評估,求取符合最佳裁軍效益的數據。這些,當然可以被理解。但,有沒有問題?
國防戰力規劃與企業經營最大的不同,首先必須釐清。從本質與產製兩方面來看,國防是昂貴的投資,本質上是花錢的生意,產製的成品叫做國家安全,做為國家發展、經濟穩定的基本條件。國防事務企業化評估,過分強調投資與效益的對比,忽略戰場變數,非常危險。
就必要性來看,國防的來源,可以仰賴外援,也可以建立自主。依附外援國家所採的思維,通常一邊與大國接軌,強化戰備,建立威懾力量,當面臨「拖延性戰事」時,則等待外交或是軍事奧援。而自主能力的籌建,曠日且費時,可以百年不用,不能一日不做。
在具有「可靠」的外援情況下,當然可以傾全力發展經濟。但是,國際社會誰是誰的可靠對象?可能一個也沒有。所以發展中國家如澳大利亞,不斷提高國防自主比重,自力研發新型武器;日本、新加坡則盡其所能地聯合其他大國,雙重避險。目的,都是為了因應盟邦之間的不確定風險。 國防戰力規劃不能全然以成本效益曲線取代,要穩健自主,就必須量敵從寬,預留應急、備用戰力。這些,是需要龐大的預算來支撐。 看著曾經熟悉的田間畫面,現在的牛已經不吃青色的牧草,飼料全以穀物取代;應該在草地上覓食的雞,從孵生起就在自動化設備的工廠長大。而我們吃的,又是甚麼? 系統化及工業化的結果,是可以提高效率,但無法創造新的價值,不僅失去原有的內涵,還可能帶來難以想像的變異。戰爭之所以稱為藝術,由此可見。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