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5/25 12:58:00瀏覽2427|回應1|推薦32 | |
美國國防部助理副部長何大維(David Helvey)介紹2012「涉華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
“Compromise”,中文譯為「妥協」。這個字,成為今年美國國會期間,出現頻次最高的單字。隱約可見,國際外交行為越來越像市場機制,許多重大政策就在協商談判、討價還價、斡旋與讓利之中達成協議。說得好聽叫做「雙贏」;其實,就是利益的重組。這樣是不是真的比較好?經由妥協的內容,背後到底有多少交換條件?不同的角度來看,某種行為上的退讓,也代表某種程度上的犧牲。這些問題,可能永遠不會有答案。這些少數人決定的事,很多人也永遠不會知道。 循例,美國在上周公布了2012「涉華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2)」。很長的一串英文,用11個中文字解決。如果更簡化,稱它「中共軍力報告」大家也懂,更省事,才6個字。不過這樣翻不妥,原因是這份由五角大廈每年向國會定期遞交的重要報告,在2009年以前就叫做「中共軍力報告(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後來就是發現不妥,過分強調中國軍事擴張、太針對性、不夠友善,怕壞了兩邊的氣氛,於是在2010年,改成現在一長串拗口的模樣。 所以,這份報告有今天的氣候,當初確實經過了一番「妥協」,也因為這些妥協,才創造了美中軍事交流的高峰。 剛拿到報告的第一反應,就是份量較過去少了許多。總共52頁,大約只有2011年版的一半。報告的內容,不例外的將中國的軍事發展能力做了詳細的剖析。坦白說,並無新意。值得注意的是,報告內並沒有特別強調威脅,取而代之的,是更溫和地宣示美國「將持續與中國建立健康、穩定、可靠與持續的兩軍關係」。 由近年美中情勢發展,幾乎可以確定,來年雙邊軍事交流的模式將以「聯合」取代「競爭」。包含低調處理「中國威脅論」,暫時擱置「互信赤字」,有限條件下繼續容忍解放軍的「不透明發展」等等。美軍大幅度的讓步,是為了維護在亞太地區的重大利益,並且取得中國在國際議題上的支持。不可排除美國在未來,邀請中國共同參與美國及亞太盟邦,遂行聯合軍事行動。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