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4/08 16:11:59瀏覽3144|回應10|推薦23 | |
1950-60年代,美國強力介入全球事務,尼克森總統從越戰得到慘痛教訓,於是公布了「關島主義」(註)。決定了美國在出兵必要時,以依賴當地國家守備為主,盡可能不派遣地面部隊介入紛爭的原則。這份原則迄今仍是美國海外出兵的指標。 「關島主義」的不介入,隱藏了一份但書,若美國對該地區曾有安全承諾,即以海、空軍支援為主。演變至今,成為目前五角大廈「空海整體戰」(Air-Sea Battle)的範本。(請參閱筆者2011/11/20所著「空海作戰-戰略不明的作戰概念」)。正因為當前預算減支案的生效,美軍面臨空前的裁減壓力,地面部隊銳減的同時,又要能因應不時之需下,產製出來的因應方針。 「空海整體戰」問世以來外界質疑不斷,減支案對國防的衝擊效應,可能長達10年以上,除了地面部隊大幅縮水,空、海軍同樣受到相當程度的影響,如何穩定取得一個主戰場的優勢,還要同時壓制另一次要區域?此外,國防建軍規劃有其長期性與連續性,一旦裁減了的部隊,即使在國家急需時重新復編,也無法立即投入戰鬥。這些質疑,使得「空海整體戰」的說法,一直圍繞在缺乏戰略指導的辯論裡,說不清楚。 近期,朝鮮半島情勢升高,儘管普遍認為全面交戰的機率不高,筆者認為如「政權更迭」、「斬首作戰」等級之小幅度軍事行動,還是很有可能。也就是說,北韓有可能成為美軍新戰法--「空海整體戰」,頭一個試驗品。
美國相中北韓,作為首次練兵的對象,可能有幾個考量: 1. 軍事面來說,美、朝實力差距懸殊,就算面對國防減支,美軍還是勝過北韓許多,兩軍交火,應可不費吹灰之力,速戰速決。 2. 政治面考量,「空海整體戰」須借重友軍基地的協助,正好驗證「美日安保」、「美韓安保」兩大同盟體系的協調度,間接迫使中共亮牌。 3. 地緣戰略上,朝鮮半島與台海應援,作戰半徑概等,拿下金氏政權,「空海整體戰」的可靠性獲得證實,倘未來美中關係生變,至少先吃了定心丸。 朝鮮半島的危機事件,國際把「打或不打」這球丟給了金正恩,但是問題的責任還是在美國。美國史無前例地進駐了高性能戰略轟炸機,擺好了態勢,北韓如選擇妥協,危機自可順勢解除,膽敢輕舉妄動,美軍會給一個痛外,除去了金氏王朝,也免去長久以來的核武大患。 畢竟,發動戰爭是為了終結另一場戰爭,對於坐擁此般認知的美國而言,動武不動武,都是可能的。
延伸閱讀: udn聯合新聞網/全球觀察/石亞今專欄:誰把金正恩推向沒有選擇的窘境? udn聯合新聞網/全球觀察/石亞今專欄:老戲碼與新制裁 北韓危險卻不致命? 註:「關島主義」,又名「尼克森主義」(Nixon Doctrine)。1969年7月25日美國總統尼克森,在關島發表了關島宣言。擬以和平談判為手段,希望藉以解決越戰帶來的負擔,緩和美國國內反戰的情緒與美元危機、社會不安等問題。另一方面在國際關係上,也可舒解東西對立的緊張情勢,美國學者美其名為和解政策。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