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8/02 17:32:55瀏覽272|回應0|推薦1 | |
我是在 29 歲開始跑步的,哪你呢?美國趨勢作家丹尼爾‧品克在其著作《什麼時候是好時候》提出一個證據:凡年齡逢九,譬如二九、三九與四九,一個人都會做出不同以往的改變,譬如是,挑戰第一場馬拉松。 道理很簡單,年齡逢九意味著要跨越到另一年齡層,對自己過往待在既定的舒適圈、環境裡不滿意,於是想做出一些改變,可能是跑馬拉松、是徹底減肥、甚至是重新學習。然而,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九』不是問題根源,它只是個觸發點。真正的關鍵是,久待舒適圈的人們對日復一日單調且尋常的日子感到無趣、失去生活動力與熱情,進而嘗試找尋不同以往、踏出高城圍牆外的事物。 大學教授兼雜誌特約編輯與專欄作家的麥可‧伊斯特 Michael Easter ,以非凡的方式跳出了自己的舒適圈──與好友結伴前往阿拉斯加荒野待上一個月──再佐以研究調查,撰寫出《勇闖阿拉斯加33天:走入極地荒野,跳脫舒適圈,發現全新的自己》。從『不適、不舒服』揭櫫人們如何發揮內在力量,幫助讀者認識自我、嘗試跳出舒適圈並感受全新、堅強的自己 ( BTW 這本書在博客來被歸類是運動書籍,但它真的不是 )。 從超越中學習成長 四千年的台灣本島,有數以千計的原住民分批搭乘竹筏向南方航行,分別在復活島、紐西蘭、印尼諸島甚至是馬達加斯加島落地生根。其語言與文化,經過科學考證與台灣原住民有著密切的關係,因而被統稱為南島語族。 四千前的原住民為何出走台灣?有很多說法,包含台灣火山爆發、地理資源不足,有外族來犯(這被推翻了),異族貿易交流等等。無論如何,從這份亙古的歷史,不難感受海島子民出走台灣、逃離舒適圈的決心。超越了土地的設限,也超越了歷史。 《勇闖阿拉斯加 33 天》鼓勵人們超越自我、挑戰極限的書。要人們設下目標或難以企求的展望,逼自己使命必達,最後平安歸來。『超越』是後設性質的語意。因為有固定、既定的範圍與障蔽,才有『超越』的存在。譬如目標是完成一場馬拉松,最終則是勤於訓練,成為破三小時的競技跑者。譬如考試希望考九十分,最後考了一百二十分(?)。超越的過程需要努力、需要犧牲,也需要承擔,不是純粹說說就能成。 『超越』背後藏著不適,只是說法比較樂觀。超越之前的苦澀,在成功之時回甘甜味。當世界都仰望成功之時,失敗反而讓人更頑強。 出版《失敗學》、《慶祝失敗》的英國小說家、記者伊莉莎白‧德依提醒我們,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是真的,前提是能從失敗得到甚麼。德依採訪上百人,從無名小卒到影視巨星,談的不是功成名就的途徑,而是如何失敗、心路轉折以及再度開始。你會從她的書中知道,原來每個人的失敗都有其樣貌、在其他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事物,卻可能影響一個人一輩子。失敗是一個可靠的除錯機制,從而找到正確的方法。輸在輕易妥協,贏在永不放棄。 徒步自然覓得自我洞見 作者伊斯特與好友們一塊前往阿拉斯加,從長距離的步行登山,紮營與打獵,全部由自己人一手包辦,書中展現彷若是《湖濱散記》梭羅與《荒野求生秘技》貝爾‧吉羅斯的結合。在其中,步行 (也可以說健行) 相當重要。舉凡動物界裡,人類相較於多樣化動作,可以說是排在最底階,沒有棕熊的龐大身軀,沒有獅子老虎獵捕食物的能力,亦沒有如同野獸的速度與咬合能力。唯一能超群全動物,是人們善於長時間行走的能力。 社會人類學家詹姆斯‧舒茲曼以超過三十年針對喀拉哈里沙漠布希曼人的田野調查撰寫了《原始富足: 布希曼族的生存之道》一書,布希曼人是現存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儘管自 1950 年開始走入現代化,但仍有為數不少的族人遵守傳統的狩獵採集生活。而另一支居住於墨西哥山區的原住民塔拉烏馬拉,他們重新再現是源自於麥杜格出版了《天生就會跑》。這兩支原住民民族,同樣都以善於疾走而聞名。而在台灣早期的西拉雅族,就有飛番走鏢的文化傳統。 不只是原住民族群,在世界各地都不乏看見長程步行對人的影響與變化。譬如西班牙朝聖之路、媽祖遶境,在日本比叡山也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至今、流傳下來的步行拜佛修練『千日回峰行』。行走不只是一種移動方式,也是自我實踐的道。走上長途之路,要吃苦受累,卻有成千上萬人心嚮往之。在普遍人類運動、活動不足的時代,長距離、長時間的步行反而更顯珍貴。民視外景女鐵人段慧琳在日前與攝影團隊走上『山海圳朝聖之路』,九天徒步累積 187.88 公里,爬升 4,991 公尺,儘管後來因為颱風必須提前結束,但相信過程中一定收穫滿滿。 徒步加上大自然,是大自然療癒身心的 One-two punch ,越來越多研究證實,於戶外大自然旅遊不只能幫助大腦恢復活力、降低認知負擔,調控情緒,也可以適度為前額葉皮質放鬆。特別是在多山傍海的台灣,那怕只是郊山走一趟,都會給心靈與大腦帶來幫助。我們不需要前往阿拉斯加,只要願意走出去都能登上自己的朝聖之路。跑步、走路與健行,永遠不會從人類運動、活動中被淘汰掉。從痛苦中得穫意志,從時間洪流與身體勞動中淬煉意義。 為什麼一定要走出舒適圈 為什麼一定要走出舒適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人生訴求不是都要加官晉爵,濃淡口味各自喜愛。如果只想活在馬斯洛金字塔的底層,能吃飽睡好、安全常保、歲月靜好,何必要追求甚麼自我實現?想像舒適圈的圖形模樣,舒適圈就像是個圓餅圖,重點不是跳脫這個圈圖,而是嘗試擴大舒適圈的圓圈範圍、把直徑慢慢拉長。跳脫舒適圈是一種說詞,更讓人想像的是,隨著圓餅圖慢慢增寬、擴大面積。彷若是魔獸遊戲的走出新地圖,把每一塊陌生之境都納入版圖之中。 以前採訪過一個企業大老,他分享給我一份心得:凡事業越成功,旅程越順遂,或者是從生活尋覓不了熱情的人,越需要刻意吃一點苦來打磨心志。辛苦的日子,不只收穫毅力與精神,更讓人以嶄新的眼光看待事物。用打字拼出『走出舒適圈』很簡單,實際上的作為卻是非常辛苦且折磨。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嘗試跑馬拉松、鐵人三項,很多人開始登頂百岳及學習新事物、轉換人生跑道、憑熱情創業。讓自己偶爾活得不舒服,這件事有必要嗎?會有收穫嗎?無論有沒有收穫,但總有嘗試的必要,無論最終結果如何,人類總能從歷史裡擷取意義,讓自己走下去。 《勇闖阿拉斯加33天:走入極地荒野,跳脫舒適圈,發現全新的自己》不是一本運動書籍,你也不好說它是心理、自我成長勵志書,但相信每個曾走過「修練之道」的人,都有豐碩的經驗能寫一本跳脫舒適圈的書。如果膽怯跳脫舒適圈,或期盼有人打動,那麼這本書就值得一讀。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