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10/01 21:18:00瀏覽147|回應0|推薦0 | |
絕大部分的生活裡,人們的判斷、決策都是理性的,譬如換職場、有條件地選擇伴侶、搬家買房──錢多事少離家近──雖不及康德的純粹理性,但至少也及得上蓋瑞‧貝克以『理性選擇』及『效用理論』為出發點的思維邏輯,而進一步說,群體的理性是構成人類團體生活的大前提。
但生活裡,很多事情是不理性的。譬如瞧了他人一眼就要挨打,看見臉書 PO 文就以為是針對自己、或針對我群 (政治分化往往就是從這開始) 的攻擊、批評 (這裡的小提醒是謹記斯多噶哲學家塞內卡的忠告:不要在你的想像裡受苦)。不難想見,絕大部分的理性選擇外,偏偏是少部分非理性、感情用事的片段,對生活至關重要、左右決策並可能影響一生。 非經濟思考的五步解方 理性決策可以有算計甚至多重考量,那怕是繪圖分析也不為過。但非理性、感情用事、不能用經濟學家『理性計算』的問題,我們就通稱為《非經濟思考》,譬如難以割捨的情感、欲拒還迎的工作,甚至是要不要生孩子。這些都與理性思慮有微小衝突,或是決策相牴觸,可以說問題本身就是非理性。 經濟學家及博學研究人路斯.羅伯茲出版《你可以不必理性,做出人生最好決定:一個經濟學家對人生難題的非經濟思考》,這本書談的就是非經濟性思考的決策論述,書中提出了很多解題妙方,譬如遵從個人原則,用時間去遠觀或近觀這個問題。譬如與伴侶去旅行就是一例。 決定要與親密伴侶去歐洲旅行一趟,如果整趟旅行很棒,那麼旅行的最後一站就是跪地求婚,相反的,如果這趟旅行互動很糟糕,那麼結束前就要考慮...。無論是分開或結婚,都很難用純粹理性去做出決策,既然如此,只能找到合適的思維模型,釐清人生問題。 即使是非經濟思考的問題,或是影響重大的人生規劃,史丹佛退休教授麥拉.史卓柏 Myra Strober 及社會創新領袖艾比.戴維森 Abby Davisson 提醒我們,不必服膺一時衝動,或是鬥得難分難解的利益分析。兩人在今年出版了《愛與錢:史丹佛最熱門的人生規劃課,用 5C 架構做重要的選擇》,書中提供了一個架構,幫助你識別並找尋人生的最優解。 ▶第一步:釐清(Clarify)──透過自我反思,仔細思考你在乎的與不在乎的。 ▶第二步:溝通(Communicate)──和其他受你的決策影響最深的人溝通。 ▶第三步:考量廣泛的選擇(Choices)──擴大你的視野,開闢更多可能的替代選擇方案。 ▶第四步:與親友和其他資源保持聯繫(Check in)──尋求他人的建議、指導和資源。 ▶第五步:探索可能的後果(Consequences)──考慮對生活各方面可能產生的影響。 在麥拉與艾比兩人的鋪陳下,分別以戀愛與擇偶、結婚,生兒育女與家務管理,居住搬遷,平衡事業與家庭,照顧長輩及退休後的自我實現等階段,做為人生規劃的核心重點。你不難看出,這就是一個成熟社會人的未來脈絡。無論是婚姻/單身、生兒育女/頂客族、購置新居/原住處、家事平衡/工作為重...,每一個人的未來都有不同的脈絡,沒有非得依循某一途徑前進。 人生沒有正解只有最優解 在戰後臺灣的五六零年歲月,經歷戰亂或經濟萌芽的人,對『生活』的想像是讀好書,考上穩定的公職,娶妻生子養家,安心退休。如同《絕望者之歌》書中俄亥俄州的白人家庭,能吃飽穿暖、三不五時跟鄰居、同事聊天說笑就過了一輩子。這是很多人想像裡的正確答案,是生老病死唯一的途徑。 有種說法聲稱『人生沒有正確答案』,如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隨著際遇與時間變化而有反覆。在不同時間的截點,選擇了 A 就揮別了 B ,忽略機會成本,持續為沉默成本後悔。但這卻是正的,人生沒有正確答案,只有臨於當下最優的解釋。而 5C 架構是方法論、是行於文字的求解數論,也是一門在史丹佛大學開了 40 年的人生課程。 於我而言, 5C 架構不光只能用在成熟人的未來途徑,在很多非經濟思考的問題,或是徬徨著、猶豫著的人生道路問題,這個架構也值得反覆演繹。不同於大衛布魯克斯的《社會學動物》、《成為更好的你》,講究自我完善、解讀成就的篇章,而是接地氣去談面對現實生活中的為難之處,你如何做出選擇? 5C 架構分別是釐清事物並做出區分,與決策影響最鉅的人展開溝通,考量另外的方案或是參照史蒂芬‧柯維說的《第三選擇》,尋求親友、其他智者的意見與指導,並設想未來可能帶來的後果與影響。短短的數十個字,其中的蘊藏與延伸卻足以動搖『自我』。走完了 5C 架構,帶來的可能不是完美的生活體驗或符合預期的結論,但肯定會是當下最為正確、無以動搖的答案。 曾經贏得世界撲克大獎賽的撲克女王安妮.杜克在其著作《高勝算決策》指出,人們對於決策總有錯誤的認知,認為回報是好的結果,就等於決策正確、決策過程完美無瑕。然而,錯誤的決策過程可能會帶來好的結果,正確的決策過程也可能導致崩壞的影響。重點是落實過程,並做出正確且良好的決策,至於結果如何則是難以預測的。彷若是運動員的宿命,即便比別人花費了更多時間訓練,回報的也不一定會是前三名。如同佛家常說的,多燒一炷香多念幾遍佛號,神佛也不見得會施予更多眷顧。 人生或許沒有正解,但《愛與錢:史丹佛最熱門的人生規劃課,用5C架構做重要的選擇》卻能為你找到最優解。 《愛與錢》封面上寫著,這是一門在史丹佛大學開了 40 年的課程。思索這句話背後的語境,身為年過四十的中年人,很感慨沒能早一點閱讀這本書,或許就能更早、更快地為自己的人生做出新的選擇與規劃。幸運的是,人生七十才開始,考量未來與規劃人生這件事,從來都不嫌晚。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