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上班族生存教戰守則 歡迎來到職場動物園
2021/09/14 09:08:35瀏覽349|回應0|推薦2

職場上班族並不比非洲草原動物好混,說穿了,有權力、食物利益與交配權的地方就是江湖。由此,你甚至比不上一隻銀背大猩猩。

九月初,荷蘭皇家伯格斯動物園主任暨生物學家康斯坦茲・瑪赫 Constanze Mager 在台出版《職場動物園》一書,她為荷蘭電訊報寫下一系列聚焦人類與動物之間異同的專欄文章。從這本書不難發現,儘管人類自稱高等生物,但在某些情境上仍與動物行為無異。

動物圈存有政治、組織概念不訝異,早在 1982 年荷裔美國靈長類動物學家法蘭斯.德瓦爾 Frans de Waal 就透過觀察黑猩猩行為出版了《黑猩猩政治學》一書,這本書結合義大利政治哲學家馬基維利的思想,讓世人認識到黑猩猩在族群生活中也有尋求合作、利他以及追求公平、甚至是結盟等人類行為。後來,中國中信出版社出版《動物城邦》四書:螞蟻的社會、猿猴的把戲、蜜蜂的民主與大象的政治。這四本書深入且詳實地記錄了動物的政治、組織運作與團體生活的細節。上述幾本書都太過深入且鉅細靡遺,不夠輕盈,輕盈足以讓我們窺見動物的世界,又能應和現實的職場生活。

你沒有比動物優越多少

自古希臘羅馬時期到十九世紀,人類都自許是理性的動物,特別是十七、十八世紀還經歷過理性主義時代。但每一次文化更迭都會為人類帶來新的時代挑戰,哥白尼的地動說(也稱日心說),其論調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達爾文提出進化論,說明人類並非上帝所造,而是演化而來。第三則是透過心理學、科學研究,人類並不是理性的動物,我們並不如自己想像的如此理性、充滿智慧且具獨立思考能力,在某些情境上,人類大腦堪比蜥蜴。

美國神經學家保羅‧麥克萊恩 Paul MacLean 在一九六零年代提出『 Triune brain 』模型,該模型把人腦細分為三個區塊,分別是掌管戰逃反應、覓食等生理機制的基底核(蜥蜴大腦),以及掌管情緒與情感系統、以利於群體生態的邊緣系統(哺乳類大腦)以及掌管良知、邏輯、計劃能力與抽象思維的新皮質(理性大腦)。幸運的是,承平時代人們不太用蜥蜴腦,反而是常用邊緣系統,一如猩猩。

強勢支配不一定是對的領導

在靈長類動物中(譬如猩猩或狒狒),每個群體會有一名 Alpha Male ,定義是權力支配者。往往年輕氣盛的 Alpha Male 具備身強體壯、打起架來特別兇狠,足以抵抗外侮、安定內邦。在動物行為學中,這個支配者往往『贏家全拿』,譬如與母猩猩的交配權、進食優先權等。儘管 Alpha Male 擁有最大的生物權力,卻不代表牠足夠聰明到領導猩猩群。組織上的權力支配者,並不等同於組織內的優越領導者。有些支配者會依附更有經驗、年邁的母猩猩或老猩猩幫忙引路。隨著時間累積,這隻原本靠武力上位的 Alpha Male 才會成熟到足以領導群落。不要相信官大學問大,經驗有時會遮蔽了眼界。

有才有能不等於有領導力。聰明的猩猩可能因為不夠強壯而屈就臣下,而愚鈍的猩猩或因為身強體壯而有延續基因的優勢(靠武力獲得交配權)。權力支配者不意味是優越領導者,不管在動物領域或人類社會都適同。在《職場動物園》的第三章『找出你心中的猿猴首領』有深入解析,每種猿猴都有其群體特性,而擔任 Alpha Male 的領導者各有不同:擁有父親權威的山地大猩猩、控制狂主管的金獅狨、存在感低下,潛藏幕後的紅毛猩猩、《猩球崛起》的凱撒 Caesar 黑猩猩...等。看到這些猿猴、猩猩一一被擺上檯面,你會很自然地思考自己是哪一款猩猩,或者是上級是哪一種猿猴。

成為心胸開闊的狐狸

第二部分是『用生物學觀點看競爭戰場』,這四章簡單卻具有深意。

如果要化身一種非洲動物,你會選擇獵豹還是鬣狗?是以氣勢萬鈞之姿撲向動物的獵豹,還是機會主義者、偶爾跟貓科動物分一杯羹的鬣狗?獵豹在書中被定義是『專才』,而鬣狗則被認為『通才』,畢竟,鬣狗從有蹄類(牛羚或斑馬),水牛甚至是蹬羚都吃,偶爾也跟獵豹搶食物。專才與通才的觀點有著歧異,讓人回想起以賽亞‧柏林 Isaiah Berlin 提出《刺蝟與狐狸》的論述,刺蝟只懂一件事是專才,而詭計多智的狐狸懂很多事則是通才。

在早期普遍人們沒有一技之長的時代,擁有一份專才足以營生,但在此時代,專才固守單一職缺而未能求新求變。正如史考特‧亞當斯 (呆伯特作者) 所說,你的才能必須是所有人的前 5% 才有茁壯的機會。在此之前,那怕是養成兩種技能都更為有利。許多職場研究表示,嘗試過多樣工作的人,思慮更為周全,更有機會站上管理職。專才使我們只看向一方,而無暇顧及他處。但通才也可能恃才傲物,聽不進專才的建議與意見。對此,《黑天鵝》作者塔雷伯給出很好的建議:「要成為心胸開闊的狐狸。」那麼,當鬣狗就別跟獵豹搶肉吃了吧。

互利共生與片利共生

在《裂唇魚不應該太常作弊》一章,裂唇魚又被稱為清潔魚、魚醫生。牠與其他魚種共生,會在其他魚類身上啄食寄生蟲、死皮或死鱗、甲殼類,也因此,大型魚類也不會主動獵食魚醫生。但偶爾,魚醫生也會貪食地咬病患一塊肉,畢竟食腐與吃肉營養價值有極大差異。而被咬了一口的客戶,就再也不會回頭上門找醫生。裂唇魚作弊太多,就越沒有互利共生的機會。

互利共生更為人熟知的是小丑魚與海葵的生態,而更為吸引我的是長頸鹿與有蹄動物、狒狒的共生:長頸鹿是相當有警覺性的動物,其身高優勢遠遠地就能看見狩獵者的身影,在草原壓根是監測瞭望台。草原上其他動物也明白,如果一群長頸鹿緊盯著某一個方向看,意味著那兒潛藏著危險。有蹄動物與狒狒也因此受惠,然而,長頸鹿本身卻未曾有蹄動物、狒狒身上得到好處,就這就是『片利共生』(一方面得利,另一方沒有損失)

不只是職場上,人我之間的互動往往是常見的『互利共生』,而少有『片利共生』的利他之舉。但這樣的舉措在動物生態並不少見:在不求回報的前提下,你是否願意提供甚麼給這個世界、幫助任何人呢?實際上,在人類身上可以,這不同於《自私的基因》所云。如果你穿著一條價值昂貴的褲子或裙子,卻意外看見河濱一旁有了孩子落水,水不深,你是否願意犧牲褲子去救他?而如果落水的不是孩子,而是一隻狗呢?但話說回來,職場上不乏片利共生之舉,譬如師傅手把手授徒,母雞帶小鴨把生意機會讓渡。

回到最初,Constanze Mager 著述《職場動物園》是少見既廣泛且有趣的動物行為作品,雖然不是全盤皆準,仍有許多論述空間,但確實是少數結合職場與動物行為的佳作。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實際上,只要有利益就有江湖。幸運的是,人類職場工作多半是混口飯吃,而不用爭甚麼交配權跟爭上位。

主打書:

職場動物園:上班族生存教戰守則!透晰職場叢林,邁向成功之路!

延伸閱讀:

法蘭斯.德瓦爾 黑猩猩政治學:如何競逐權與色?

Paul MacLean 三位一體腦模型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ranko&aid=16769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