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書筆記】斷食3天,讓好菌增加的護腸救命全書
2020/03/05 07:21:41瀏覽1807|回應0|推薦0

有一回有朋友問,他改變飲食之後,沒有瘦下多少。雖然過敏鼻炎有改善一些,但似乎健康還沒好轉。我問了他詳細的飲食方式,然後問他:「你是不是放屁很臭?」他承認。雖然放屁不可能是香的,但臭起來也是很驚人的。後來,原來是他的腸道問題沒有改善。

如果你在古狗搜尋『腸道』這兩字,0.35秒會搜尋到153,000,000項結果。如果你在博客來搜尋關於腸道保養的書籍,也有近八百本書探討這個議題。相信你不會意外腸道對健康的整體影響。

由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點實驗性提出的一篇系統評價資料,調研了3334篇文章,其中包含21項研究及1503名受試者。說明了腸道菌對焦慮症、精神問題有多麼大的影響。在其中14項納入益生菌的研究中,有36%的受試者表示改善了情緒焦慮問題,而在非使用益生菌(飲食改變)的研究中,有86%的受試者表示有確實的改善。總之,有超越半數的研究指出,調整腸道菌叢有助於改善精神、心理問題(無論是益生菌或是飲食)

調整腸道菌種只有心理、精神問題的改善嗎?當然不只,包含一般疾病、糖尿病及慢性病都與腸道有直接、間接的關係,以未來的健康趨勢研究,若說腸道保養是自出生開始就必須納入亦不為過。在2017年就有針對嬰兒腸道菌群的組成,活性和健康意義提出的相關資料。順應生物基因工程時代的到來,腸道也必須順應每個人的適應性與體質有不同的調節方式。

在韓國經營內科醫院的李松珠醫師,求學成為醫師之後,遠赴海外當志工,甚至前往北韓開城工業園區擔任醫療志工,對於人道醫療的課題非常重視。但她婚後產女之後,身體狀況似乎每況愈下,慢性疲勞與腸胃問題,似乎甚麼毛病都逐漸上來。後來有幸接觸了腸道修復計畫而減重成功,找回健康,也因此開始研究功能醫學、食物療法等知識。

2020年三月,李松珠醫師在台灣出版了第一本書《斷食3天,讓好菌增加的護腸救命全書:專業腸胃醫師的「3步驟排毒法」,7天有感,3週見效,找回你的腸道免疫力!》,談的就是她這些年的健康照護經驗與知識分享。我想提出幾個值得研討的關鍵:

血清素的重要性

對於抵抗憂鬱焦慮問題,人體會自產『血清素』(俗稱幸福賀爾蒙),人體有百分之九十的血清素自腸道生產,並存於腸道中。缺乏血清素會導致憂鬱與情緒、睡眠問題。而血清素的原材則是富含色胺酸的食物,譬如雞蛋、雞肉、牛肉、鮭魚等肉類或香蕉、堅果、蜂蜜等食物。而一當你過量食用加工食物,導致腸道沒好菌,就無法製造足夠的血清素。腸道的衰敗等同於健康的下滑。

對腸道有害的五類毒素

1.食物:食品添加物或基改食物。有些食物雖然添加物不危險,但隨著量體的增加也會產生質變導致亞健康的演變。

2.空氣汙染:懸浮微粒的空氣汙染源。雖然不是吃進去的,但透過粒子也會進而進入血管遊走全身。長期累積肯定不是好事情,想想看早期時代的黑板導致多少老師罹患肺部疾病。

3.水毒:重金屬水源與汙染水源

4.透過皮膚而進入人體的毒素:化學製劑...等等,等一會兒去便利商店找濕紙巾,你找看看適合嬰兒用,跟一般大人用的有甚麼不同的差異。

5.情緒毒素:壓力或是憂鬱症,老化都是。

過敏性疾病患者有高比例是腸道毒素

吃太多的麵包、麵粉類加工食物會導致過敏問題,這我非常有深切的體會,一當我避開這些食物之後,過敏狀況就變得非常穩定。有許多朋友也是在戒除加工食物之後,過敏鼻炎跟皮膚問題逐漸獲得緩解。過敏性鼻炎降低我的黑眼圈情況,雖然人沒有因此比較帥,但比較精神。

《斷食3天,讓好菌增加的護腸救命全書》這本書雖然開頭寫著斷食3天有些譁眾取寵(可以這樣說嗎?),但內容其實平易近人也不難理解。本書提出了腸道可能導致的健康問題,包含自體免疫疾病、發炎與代謝問題等,也提供了腸道修復計畫:先求清空、清潔腸道,透過好食物與益菌充填腸道,再來以良好的生活與飲食習慣維持腸道的健康與菌活性。

有人會問,那如果不斷食呢?我想,你可以透過書中介紹的流質食物,或是少量逐漸以好食物慢慢去更替加工食品等。有些人透過飲食改善之後有很好的減重與健康成效,但有些人則否。每個個案都是獨一無二,很難以單一案例去規範所有系統。所以我反而會建議,觀察自己的身體變化,可能是腸道出現了問題,或者是粒腺體的功能沒有活化,或者是....即使你沒有很驚人味道的氣味,但透過調整腸道,或許也會收穫不同的健康效益。

斷食3天,讓好菌增加的護腸救命全書:專業腸胃醫師的「3步驟排毒法」,7天有感,3週見效,找回你的腸道免疫力!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提出系統評價資料

嬰兒腸道菌群的組成,活性和健康意義

腸道生理和病理生理研究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ranko&aid=13192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