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4/06 09:41:40瀏覽1860|回應2|推薦96 | |
最近這一陣子,常看到媒體報導台灣社會的「低頭族現象」,也就是人們似乎無時無刻都在使用智慧型手機、iPad、iPhone、筆電等等之類的科技產品,來玩電玩遊戲、上社群網站、打與傳簡訊等,強調了人際關係疏離社會風險,而這回也有大學生以此為題材製作影片。 在我看來,這種現象首先還是牽涉到,台灣人最近對各種科技產品之休閒涉入、參與的問題。台灣社會的成員在自由時間當中用這些科技產品來玩遊戲、社交聊天,第一個動機不外乎打發時間、紓解壓力;第二個動機,我想就衍生自第一個動機的,就是暫時擺脫現實世界中之人際關係、事務的牽制,而在虛擬世界之中獲得不一樣的休閒娛樂體驗。 說到這可能的休閒動機,我也想到另外一種台灣媒體也常報導的個案,就是有些人可能基於「取暖」這項動機而選擇上網跟網友互動,進一步來看,這也可能是因為現實之中的社會關係、互動,有許多的建構基礎是各種不同類型的社會規範形塑出來的角色,而未必都是基於主觀的興趣、志向等同質性的認定,而網路上的關係與互動則相對地是基於後者而建構。 另外一點,就是台灣媒體報導的低頭族現象,仔細看都可發現到,場景都是在數位化程度較深的都會區,幾乎沒看到有非都會區的例子,而一般講到都會區或城市、都市,大概都會提到人際關係疏離、冷漠(見面沒積極情感、關係凝聚程度低),以此,都會區居民也可能在各種商業廣告的影響下,認為科技產品能使他們有效率地跟很多人互動、分享事情。 再者,台灣在長久的社會文化傳統之下,一直都是個「從眾行為」很發達的社會,可能會看到人家使用科技產品上網互動、玩遊戲,於是自己也基於跟流行而參與這樣的休閒活動。而這些科技產品的使用,又可以說是常常沒有時間、地點的限制,產品本身又多半不太占空間,沒有什麼結構性阻礙,於是,從事「3C休閒」之系列活動項目也就漸漸普遍了。 在這些從事者當中,也不乏為人父母、家長的,他們在工作、家務勞動等以外的自由時間,會選擇從事「3C休閒」,甚至也讓身旁的年幼子女一起從事,我認為可能是因為覺得只要不要讓孩子亂跑吵鬧就好,且在這樣身心多半已疲累的自由時間裡,跟孩子交流談心、一起閱讀、郊遊的「休閒阻礙」,相較於用3C產品玩遊戲、上網聊天來講大得多之故。 如此一來,最有可能產生的直接後果,就是以3C產品、網路為媒介的社會互動,一週、一個月或一年之內的頻率會高過面對面的。然而,台灣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對於社會關係與社會互動,還是傾向認為面對面為建構基礎、媒介,要比3C產品、網路來得好,就我目前的觀察,至少許多媒體報導、投書,還有【溫度】這段影片,都傳遞了這項價值觀。 也許,這就是所謂「見面三分情」、「一面之緣」背後的道理,透過面對面的方式所建構的社會關係、所進行的互動,至今還是被認為比較溫馨,心靈的溫度也還是比較高。雖說在網路上,特別是臉書、噗浪、部落格等社群網站裡,讓人心暖暖的互動亦所在多有,可是人們總還是會期待,自己能夠跟眼前這位網路好友見面,這也是常常聽到「網聚」的主因。 像我是常看到媒體報導,或者觀察到一些例子,是一些人在網路上開始認識,進而互動、凝聚了一定程度的關係之後,就會留言邀約在現實生活世界見面的時間、地點,如此一來,網路互動與現實生活中的互動之間還具有些因果關係,而未必是互斥的。只不過,大概是網路給人較多的身分隱匿空間,心懷不軌者便可能更常利用網路互動去害人。 而像這種透過網路認識、聯繫上,之後在現實生活世界中見面的例子,我個人其實也越來越越常看到,這似乎是反映出,網路互動和現實生活世界中的互動,具有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一方面,透過科技產品加強人與人間聯繫、互動的效率,另一方面則藉著現實生活中的互動,進一步凝聚彼此之間的關係,讓彼此的情感更深厚。 以此,我想比較會有疑慮的,還是因為使用3C產品而降低跟別人所有形式、媒介之互動的頻率這種狀況,也就是光只玩3C產品之中的遊戲、看裡頭的東西,甚至連跟人聚在一起也都如此的這種狀況,而這種沉迷的狀況,【溫度】這支影片也作了許多的鋪陳。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