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侯佩岑與周杰倫的事件!【衝突理論】的例子(前篇)
2006/12/05 11:49:43瀏覽3582|回應0|推薦0

關於【周侯戀】一則新聞的報導,使我不禁又聯想到【衝突學派】的社會思想,他們的共同點,就是社會的衝突是無法避免的,只是對於衝突的性質,有不同的主張。

Lewis A. Coser是【衝突功能論】的代表,其學術思想的內容,受【形式社會學】論者Georg Simmel的影響很大,這個理論除了主張,社會中的衝突雖無法避免,但是不一定所有的衝突都是破壞性的,想反地,有些衝突可能還具有建設性,因為有些衝突的發生,是人們對於一個社會團體內,其現有制度的不滿,或是對於團體內社會報酬的不平等感到厭惡,然而報酬的給予多起於制度,因此會使人們對於現有制度產生懷疑。

這則【周侯戀】的新聞,總共牽涉到三個社群團體(community)的衝突,以我長久對於這三個社群的觀察來看,周侯戀發生之前,這三個團體的界線與關係,一直是處於曖昧不明的狀態;但是,在【周侯戀】的新聞曝光之後,這三個社群團體的界線與關係,就顯得非常清楚而明朗化了;再者,經過這次的大震撼,這三個社群團體的【我群中心主義】就便得非常明顯,如此一來,就實質來說,已經脫離了原先社群的特性,而有近似於【屬地主義】之社區的特徵,因為社區的歸屬意識,比一般的社群要來得強,社區之間的區別也比一般的社群來得分明。

總而言之,在我看來,這三個大明星的後援家族,其實已經由原本的網路社群,各自轉變成一個新的網路社區,團結的意識也比以往更強烈。所以,之前一位朋友叫我不要再製造衝突,因為會破壞團體的團結;現在,我就用Coser的觀點,以及【周侯戀】的例子告訴你:「衝突是否會破壞團結,那要看衝突的原因是什麼,以及所處的環境狀況是如何。」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s1112a&aid=577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