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空軍招生宣傳照」談起…
2006/12/04 17:35:56瀏覽467|回應0|推薦2

昨天晚上,在眾多新聞迷、觀眾的要求之下,終於分享了這張一年前為空軍招生所拍攝的廣告宣傳照片,大約數天前,筆者的一位好友,提出觀看這張「懷舊照片」的要求,也因而開啟了許多人(包括筆者在內)心中的期望,儘管已經看過許多類似的懷舊照片,但是,我們仍對這張更早的照片,有著深深的好奇。終於,就在昨日的午夜時分,這張令人殷殷企盼的照片,以著那著實令人驚艷的姿態,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此情此景,已經在筆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記憶,也在筆者的腦海裡,掀起了一股說不出的感覺。從眾人的期待,主角對這張照片的「側拍印象」,到經過數千次的呼喚之後,這張相片終於出來了,這也使我想起白樂天被貶為江州司馬之後,在九江聆聽女子彈奏琵琶時,所寫的一首敘事的長詩〈琵琶行〉,當中有一節寫道:「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這是說,彈琵琶的女子,在經過白樂天與其他隨行者良久的呼喚之後,終於走出了小舟的船篷,但可能是因為害羞吧!所以,依舊用她手裡抱著的琵琶,遮住了半邊的臉龐,如同這張照片的側拍印象一般,卻也依舊…有那麼一種含蓄的美。

整首〈琵琶行〉的內容,通篇未曾直接描寫他被貶官的經過與心情,而是透過暗示的筆法來描寫,如「同是天涯淪落人」與「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等便是,透過對客體人物的觀察與介紹,來描寫主體人物的意識與情感,實為技巧頗高的作品。

雖然,不一定每個人都想當空軍,也不一定每個人都坐過飛機,但至少,心中都懷有那麼一點飛翔的慾望,或是在入睡之後,時常作著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飛翔的夢,也就是說,可能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各自的夢境當中,作著各種不同的「飛翔的美夢」。不過,飛翔不只是夢而已,早在中世紀的歐洲,就已經有不少人嘗試去圓這個夢。一般人以為,為「飛翔」圓夢的人是美國的萊特兄弟,其實在他們之前,就已經有人嘗試去作飛翔的美夢了,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蘭格利與李連賽爾,但後來這兩人的美夢,很遺憾地,都沒作成,李連賽爾最後往生於一次試驗的墜機意外,當時他試驗的是一架雙翼的鳥型飛機,而蘭格利到了後來,則因為操勞過度而「過勞死」,但他已經開啟了圓飛翔夢的先河;後來成功地圓了「飛翔夢」的人,就是美國的韋伯萊特(兄)與奧維爾萊特(弟),也因而成了我們最熟悉的飛機發明者。

其實飛翔這個辭彙,並不一定侷限在它「形而下」的意義,也就是乘坐各種飛行的交通工具,如戰鬥機、客機;在某種程度上,它也有「形而上」的理念,就是拋開人世間所有的羈絆,無拘無束地遨遊於天地之間、虛實之間,作家劉墉就曾經以這種想像為題,寫了一本《作個飛翔的美夢》,在整本書當中,作者並未直接抒發他對飛翔的體感經驗,或是他的想像經驗,而是透過各種大自然的美景、居家擺設佈置、親子互動,並藉由作者的另一項特長---繪畫寫生,來表達他對「飛翔」的感覺;另外,像是張惠妹的〈讓你飛〉以及劉德華的〈天馬行空〉,也都說出了這種感覺。至於空軍的描寫,則有電影〈空軍一號〉(哈理遜福特主演)、〈空軍上尉與明日世界〉(安潔麗娜裘莉主演)、〈飛鷹計劃〉(劉德華主演),以及劉德華的粵語歌曲〈多想你好〉、國語歌曲〈黑蝙蝠中隊〉。雖然這些作品的內容大不相同,但都對空軍的軍旅生活、使命、任務,以及隱藏在背後的父子情深、兒女情長,以及空軍眷區的生活點滴,作了非常深刻的描寫。

飛翔是一件多麼吸引人的事啊!或許,它之所以如此地吸引人,就是因為它能夠讓人自由地發揮想像,又能夠如同鷹鷲一般,在空中同時馳騁想像,並釋放出超越自我的「王者之風」。鷹鷲當空多翱翔,日月星辰辨方向;古來此事衷有夢,侷所無限溫柔鄉。多迷人啊!飛得很美…!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s1112a&aid=57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