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2/07 21:11:00瀏覽2550|回應8|推薦43 | |
這回金馬獎頒獎典禮的後續報導與網路討論,大概都圍繞在《海角七號》與《投名狀》孰優孰劣的辯論。國內媒體都以斗大的標題,來強調《海角七號》輸給《投名狀》的結果,有人撰文發表對這種結果的不甘,也有人認為,雖然常有跌破眼鏡的狀況,但仍應尊重評審的判斷。 這兩部辯論得很激烈的電影,筆者雖未看過,不過它們在這回金馬獎當中激烈競爭所引發的網路社會效應,卻不見得一定要看過電影才能發表看法。因為筆者發現,就以聯合新聞網「哇新聞」的討論者為例,截至目前,筆者看到的主要還是一些綠營支持者,用意識形態去批評讓《投名狀》得最佳劇情片獎的評審,是親中、抱中國大腿,完全與陳菊「台灣應容納多元意見」的呼籲背道而馳。 其實,看了《海角七號》在金馬獎裡頭的成績,筆者認為,雖然最重要的獎項沒有得到,但也不至於如影評人聞天祥所說的那樣,是對台灣電影的否定,畢竟,有得獎總比沒得獎好,何況《海角七號》這部電影,聽說是導演因為《德賽客‧巴莱》這部描述原住民抗日的「大電影」一時資金不足,而以較小成本拍攝的電影,因此,《海角七號》能有這樣的獲獎成績,也是值得讚許的。 至於《海角七號》與被拿來比較的,三位男主角筆者都熟悉且頗為欣賞的《投名狀》,就新聞媒體對這兩部片子主要風格的描述,以及卡司陣容的呈現,筆者又想起鍾文榮自撰的《巷子口經濟學》與李誠主編的《生活經濟學》,兩者的共同點,就是「清粥小菜」與「滿漢全席」的對比,而筆者在當時,是兩本書都買來,有空的時候就輪流、對照著看的。 所以,日後《海角七號》與《投名狀》在61至64頻道,或者緯來育樂台上映的時候,筆者也一定會兩部片子都看,再加上這兩部片子,都得到金馬獎評審的高度肯定,更加使得筆者對這兩部片子有了更高的觀賞意願,畢竟,金馬獎的「評審評選」是比較接近電影藝術的觀點,說服力較新聞媒體強;到時,筆者也考慮寫一下,《海角七號》社會學評析。 說真的,筆者最近一直有一種感覺,就是華語片的水準,例如筆者較常看的港片,這幾年有非常明顯的提升,特別當筆者在看早期陳百祥、周星馳、王晶、劉德華、張學友、張敏、龍方、邱淑貞、鍾麗緹、吳君如、曹查理、馮粹帆、黃百鳴、林國斌、周比利、徐錦江、梁家輝、梁朝偉、王祖賢等人的主演電影來紓解壓力時,家母總會說一句:「看什麼破爛片!」 可是近幾年,筆者看了《絶種好男人》、《花好月圓》、《合約情人》、《老鼠愛上貓》、《英雄》、《十面埋伏》等電影之後,卻發現這幾年的華語片,質感、水準未必就不如洋片,至於前陣子因為性愛橋段紅極一時的《色‧戒》、電影主題歌最令筆者喜歡的《無間道》,以及在這屆金馬獎被熱烈辯論的《海角七號》與《投名狀》,筆者相信,應該也會比早期的華語片進步很多,因此,筆者有機會也都會抽空觀賞,以表示對華語片的支持。 最後,筆者心想,或許也該試著說服家母,減少對華語片水準低落的偏見,同時筆者也期待,華語片能夠再更上一層樓。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