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13 22:11:51瀏覽6821|回應12|推薦48 | |
參考文獻:聯合新聞網「海角迷蜂擁,恆春交通管制」報導 《海角七號》一片的走紅,讓屏東縣恆春鎮近日的觀光人次大增,且一改以往對該地走馬看花的印象,這回紛紛前往該地,尋找《海角七號》片中的拍攝景點,以及劇中主要演員的活動空間,新聞媒體就寫道,這種行為反應與以往在該地走馬看花的表現不同,遠比過去熱鬧。 另外,報導也指出,《海角七號》這部片子一個多月的上映時間,對恆春鎮廣告行銷的效果,遠大於恆春鎮公所多年的建設與宣傳,這樣的差別,不用說,當然還是跟態度的說服密切有關,因為,《海角七號》提供的訊息具有娛樂和浪漫氣息,且有新聞媒體的置入性行銷,恆春鎮公所的網站雖然也有詳細的觀光資訊,但內容比較不那麼有趣,可能只有從事相關研究或行業的人才會看。 換句話說,《海角七號》提供的訊息,無論是來源或內容,都比恆春鎮公所的網頁要來得有吸引力和說服力,前者的訊息來源是親近日常生活的劇情角色和鏡頭,內容則是恆春鎮地方意象、生活環境、社會互動情境的動態呈現,後者的訊息來源可能是鎮公所有關單位之人員,內容便是恆春鎮的歷史沿革、觀光景點、地方采風的靜態呈現,這樣一比,何者的說服力高,便呼之欲出了。 所以,筆者認為恆春鎮長倒也不用太過在意,自己單位的說服力不如《海角七號》,畢竟「電影」總是比「官樣資訊」來得吸引人,自然也就比較容易,說服人們去改變對恆春鎮的態度,從新聞描繪的行為反應看來,《海角七號》引發的態度改變,應該是由正負面反應皆無的「漠不關心」,轉變成正面反應極高的「嚮往熱衷」,不過,當《海角七號》對民眾的邊際效用減至零時,就難說了。 當然,也還是要經過量表與問卷的調查和分析,才能進一步回答以下幾個問題:民眾對恆春鎮的態度包含哪些內容與面向?哪些是影響民眾對恆春鎮之態度的重要變數?民眾是否去電影院看《海角七號》與民眾對恆春鎮的態度,或者民眾前往恆春鎮觀光旅遊的意願間,究竟有什麼樣的關係?不過,或許第三個問題,現在已經有公認的結論:有顯著與高度的正相關性與正向影響力。 即使如此,但筆者還是認為,這《海角七號》可能也就跟其他曾風行於一時,但數個月後便消聲匿跡的「時狂」或「時髦」一樣,對民眾的邊際效用總有一天會遞減至零,即便有商機,可能也是短期的,所以,筆者還是建議恆春鎮公所、屏東縣政府與交通部觀光局,應該是要趁這個機會,回頭檢視自己行銷與宣傳恆春鎮的策略,還有觀光價值鍊,而不光是與業者一起搶這有時效的市場大餅。 至於筆者個人的態度,嗯,另外一部性質類似的《囧男孩》,似乎比《海角七號》更能引發筆者的興趣耶!因為,有個主跑社會線的記者,在部落格很詳細地鋪陳出,《囧男孩》在社會觀察與研究上的意義,《海角七號》的相關報導,目前仍未深入涉足這個範疇,所以…嘿嘿嘿…。Long Stay原先的意涵與馬英九或其他政治人物下鄉深耕的意義大不相同,還請參考台灣長宿休閒發展協會(Taiwan Long Sta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的相關介紹與訊息,以釐清這個重要概念。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