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藺草阿姨織我心:(十九)緞帶板凳
2019/11/22 19:33:28瀏覽1249|回應1|推薦19
真正懂編織的人,並不只會編東西來賣而已,而是會把編織技術應用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用編織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夏日的一個早晨,當我踏進月嬌阿姨的家門,她指著地上一張小板凳給我看,說那個板凳落底了,她就自己編了一個底,又可以坐了。如下:

阿姨說之前社區在教緞帶編包包的時候,她還剩很多緞帶,就拿來編這個板凳。我不禁瞪大眼睛,問阿姨是怎麼編的?她很得意的說要動腦筋啊!她花了不少時間研究,那些緞帶長度不夠,她也像藺草接草那樣把緞帶接起來,終於把整個底編起來了。我問阿姨這樣接緞帶會不會容易散開?她說不會啊,她接得很堅固,還叫我坐看看。(附註:這張照片背景的黑色沙發上就是阿姨編的四角蒲團)

真的很神奇,這個底看起來只是壓一技法,應該不太堅固的。但我把它翻過來看,背面卻又全部纏繞滿緞帶,繃得很緊,而且看不出接頭在哪裡,確實很堅固的樣子。如下:

很顯然接頭應該是藏在裡面。起頭的時候,綠色緞帶和橙色緞帶分別綁在板凳外框某個角落的各一邊,一邊緊緊纏繞外框,一邊向內部交織。背面則沒有交織,只是單純纏繞住外框,增加強度。當緞帶長度不夠時,就要想辦法接緞帶。這樣一路編到結尾,應該是在起頭對角線的位置綁住外框打結即可。最神奇的是中間即使接緞帶也看不出來,表示並沒有把兩條緞帶打結,而是像藺草那樣的接法,兩支草重疊編一段的方式來接。不過這麼粗的緞帶如果不打結,難道不會散開嗎?這就是我覺得奇怪的地方。或許阿姨把兩條緞帶重疊的長度加長,又或者新接的緞帶有綁在外框也不一定。但卻看不出來哪裡有綁住打結的痕跡。只能說太天才了!

兩種色彩光鮮的緞帶編在一起,整整齊齊的交錯,讓陳舊的板凳煥然一新。這種板凳在外面是絕對買不到的,是就地取材採用手邊現成的緞帶來編,充滿了對生活中細節問題的觀察與思考,運用獨門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創造出這張獨一無二的板凳。

真正懂編織的人就是如此。編織不再侷限於某種素材和目的,而是可以應用在各種層面,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同時還能反映出個性化的生活品味,讓原本平淡無奇的事物變得格外新鮮有趣。我發現如果不是月嬌阿姨年紀大了,讓她去開發作品,把藺草和其他材質結合,可能會創造出很特別的作品也不一定。正是所謂「何世無奇才,遺之在草澤」啊!

不過對阿姨來說,她自己研究編這張板凳並不是為了什麼可以成名的目的,而就只是單純想把板凳修理好而已。她告訴我古早人什麼事情都自己動手做,像是編完藺草作品要上蠟,他們都是自己去買地板蠟來用。比較講究的人會燻硫磺,也都是自己燻,不是像現在都拿去工廠給人家燻。我問阿姨要怎麼燻硫磺?她說去中藥房買硫磺,用一個大鐵盆把硫磺放在裡面,再用鐵鉗挾著藺草作品來燻。阿姨講得很詳細,但因為提到許多專有名詞都是台語的,所以我實在不太能理解。如果此處有敘述錯誤還請見諒。我後來上網查了中藥燻硫磺的方法,有直接點火燻的,也有加水用蒸氣來燻的。不知道藺草燻硫磺是否跟中藥相同。總之,阿姨說那些燻硫磺的工具他們早就都丟掉了,所以也無法拿給我看。

* * * * * * * * * *

我以前總認為鄉下人的生活是很單純且規律的,應該不太需要動腦筋就能過日子。後來才發現並非如此。鄉下人的生活用品經常都是自己製作,尤其早期經濟不富裕的年代,一般農民家庭所有的家具和日用品都是自己用竹子或草編製,衣服是自己打毛線縫紉,給小孩吃的零食是自己想辦法變出來,或者種植作物如果遇到問題,也要自己觀察研究……所以鄉下人動腦筋的程度其實不亞於都市人(反而有些都市的上班族因為工作內容太過單調枯燥,腦筋變得很遲鈍)。只是都市人多半是藉由語言文字的論述來思考,鄉下人則是跳脫語言文字的範圍,直接面對問題思考。都市人因為文字使用得多,擅長做一些複雜的論述,往往會下意識的認為自己文化程度比較高,覺得文字使用能力差的人比較笨拙。鄉下人確實在文字使用能力上比較遲鈍一些,不過在非關文字的問題方面卻往往具備傑出的能力,遠遠超過都市人。

就以上面那張板凳來說,大多數的都市人肯定不會想到要自己修理,而是直接買一張新的,完全不用動腦解決。因為他不擅長文字以外問題的處理,特別不擅長動手實作。但鄉下人卻會習慣性的自己把板凳修好,根本不會想到再去買一張。而經過自己花心思研究修理好的板凳,不但顯得很特別,還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真的擅長使用文字才叫做有文化嗎?世界上有許多原住民族根本從未發明文字,他們的歷史沒有任何記載,但卻擁有高度的生活智慧和豐富的生活文化,靠著口耳相傳的方式傳遞祖先的智慧教誨,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了數萬年,留下許多精美的工藝品。不曉得到底誰的文化程度比較高。只能說各有特色,應該互相學習欣賞,同時也不應該懂得使用文字就自詡優越吧。

每次來月嬌阿姨家都讓我學到許多以前在都市從未見識過也從未想像過的事物。我感覺我已經不是只有來學藺草而已,而是學到了藺草以外更多更多,有關鄉下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鄰居與社區的情況、與大自然相處的經驗……每次都讓我滿載而歸(包括每次都帶了許多菜回家)。藺草像是一個點,從這個點延伸交織出一整片美好豐盈的生活面貌,令人駐足流連不已,也讓人重拾對生活的熱忱,得到深深的鼓舞。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emoreheart&aid=131023882

 回應文章

陳正華 牧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12/01 01:49
真的很棒!
一點心(bemoreheart) 於 2019-12-01 07:27 回覆:
有眼光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