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讓我們發願守護父母(感謝推薦上聯網首頁)
2009/10/14 03:35:45瀏覽1698|回應2|推薦27

從老友的故事說起:

  老友出家了,而且是到三千里外的一個小鎮去出的家。

聽到老友這種未事先知會就出家之舉,一時還有點錯愕!繼之再想,老友能夠放下一切,“離夫放子”去修行,去長養自己的法身慧命,我理應為她歡喜致賀。

就這樣,這天我們依圖索驥,開車前往那個小得不能再小的鎮上去看老友。

鎮是小了點,小到不知道怎麼通知老友我們即將到訪!沒有電話號碼,也不知道正確地址,更不知道老友出家後的名號,只知道在北加州的一個山區,想到老友這種不告而別,獨遁空門之徑,我也打定主意-不管天涯海角,都要去看她,就算是讓老友意外驚喜吧!

在辦公室填妥表格後,服務員拿起話筒向裡面報告,從雙方對話中,讓人直覺生活在這裡的人有點像-籠中鳥!

在等候老友回應是否接見的空檔,我立在門口舉目四望,門外異常安靜,沒有車聲也不見人跡,只有幾株巨木,枝葉蓊鬱,如傘撐了開來,留住一片清涼;巨木後方,那排土黃色的房子,看上去有些老舊,一如屋前巨樹,老態競陳,肅瑟盡露!

正看得出神之際,管理員說:「妳要見的人就在對面那座建築裡,你們可以過去了。」

從辦公室到對面建築僅數步之隔,而我卻覺得相距甚遙,是的,為了看老友,我們開了三千里路,不知老友別後可好?那高貴端嚴的相貌,剃去三千煩惱絲後,會是什麼模樣?那慈祥如母的神韻是否依然存在?

心裡有著太多的遐思。

來到門口,從門外看去,裡面靜悄悄的;再看門外,既無門鈴,也無任何能和屋內人互通聲氣的管道!

怎麼辦?

佛門淨地,若舉腔高喊老友名,必打擾到同住者;想扣門或敲窗,也不知道老友是那扇窗!唉,寧動千江水,莫擾道人心;就在一籌莫展之際,也許老友與我心靈相通,也許菩薩憐我們千里而來,總之,老友竟出現在門口!彼此對望許久,才緊緊地抱在一起!

緊挨老友而坐,我仔細端詳,老友如慈母的神態沒變,端莊清秀的臉龐依舊,可是,當我看到那千搓百洗的破衣領時,我的笑容僵住了!在物質豐厚的今日,這種洗破領口的衣服,已成“奇貨”!再看,老友得靠著“助行器”走路?

老友大概讀出我的心緒,頻頻說著:我在這裡很好,這裡吃得很好,寺裡也很照顧我們這些老人;現在我不用再出去出坡了!是我自己不好,自己不小心,才會跌斷腿的!現在,都過去了!都好了,安啦~

兩人天南地北的,共同回憶早年在華府創辦念佛會的種種,雖然事隔多年,前塵往事,彷彿昨日,歷歷在目,而時間卻過了二十多年!

三十年前的華府,學佛的人極少,每到週末老友就邀我們去她家聚會,老友以可口的素菜供眾後,再請法師帶我們念佛,每次到老友家,總見她忙進忙出的,人前人後漾著笑臉,那神韻像極了自己的娘,因此很多人直呼她“媽媽”,人人都羨慕她媳婦有這麼好的婆婆!

後來我們搬離華府,不管搬到何處,我們仍把老友的家當“驛站”,每次去,老友總是如慈母般的接待,噓寒問暖的,很少看到她閒下來的時候,她攬下所有家事,包括孫子的起居,為的就是讓兒媳無後顧之憂,全力在事業上衝刺!

我常想,老友這麼慈祥愛護照顧子女,將來年老應該在家頤養天年,現在她放棄一切,選擇了出家修行,而且是到三千里外的小鎮!

看到老友出家狀況後,我心頭的焦慮是清爽了許多,誰知兩個星期後,我們訪問老友的知已,聽到長者告知老友出家真相時,我竟鼻孔一酸,淚如雨下,咽哽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原來,老友一生積蓄被媳婦掏空後,兒媳開始惡臉相向,連帶的,連老友一手帶大的孫子也對她口出惡言!

至此,老友默忍多年後,選擇到一個全然陌生的小鎮出家,隱名埋姓,從最基本的沙彌尼開始,與大眾共同出坡作務,整理環境,廚房煮飯清潔,殿堂香燈等等,一日在倒垃圾時,因人矮物重,一不留神,跌斷了腿,現在只能日日與佛號為伴!

長者說,老友怕妳擔心牽掛,不敢讓妳知道實情!

被棄養的媽媽!

  由老友的事,我想到了這次環美途中,遇到另一個被棄養的媽媽!

這位香港媽媽,因兒子經商需要,她把自己一生的積蓄換成美鈔三十五萬元供兒子週轉,不料兒子意外身亡,兒子留下的資產和保險受益人全歸媳婦名下,可憐的香港媽媽痛失愛兒後來美,求媳婦歸還當年借給兒子週轉的棺材本,媳婦非但沒體恤老人喪子之痛,還把香港媽媽逐出“高級的房子”!香港媽媽迫於無奈,只得央求鄰人送她去投靠次子!

古德有言-百善孝為先

  短短一個月內接觸到兩個被棄養的長者,而棄養者不是外人,竟是長者終其一生,含辛茹苦帶大的子女!看在眼裡,聽在耳裡,不禁叫人悲從中來!

  曾幾何時,中華傳統美德淪喪至此!孝道在佛教和中華文化裡,是一門極重要的功課。古德有言「百善孝為先」,又言「養兒防老,積穀防饑」,報答父母養育之恩,是一切眾生本具的天性,試看鳥兒都知道反哺;羔羊也會跪乳。

  我們從《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中,可知早在佛陀時代,當時還沒有任何科學儀器可精算出來,但佛陀對人生命的形成,乃至在母親懷裡的成長,出生後父母對子女的照顧等等,一一闡述。

  在《觀無量壽經》三世諸佛淨業正因裡,佛把“孝養父母”列在首位,強調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修淨業正因時,都以孝養父母為基礎。在地藏經裡,光目女救拔慈母於地獄餓鬼道中的事例,相信讀過的人,都會被經文所感。
  隨著時代進步,現代社會已很少人留在父母身邊,即使留在身邊的,也很少見到晨昏定省的畫面了,是什麼因素造成今日的現象?相信這與現代許多科技產品有關,以前沒有電視的年代,各項娛樂還未開發,農耕生活,白天工作,晚飯後父母常與子女圍坐庭院,父母總有講不完的忠孝節義的故事,而今,電視節目一天廿四小時不打烊,外在的各類娛樂如:電子遊戲,卡拉ok,什麼KTVMTV…等等,枚不勝舉,現代人處在這種聲色大染缸裡,有誰會想到年邁的父母需要子女關懷?有誰知道父母的需要?有時子女一句溫馨話語,就讓年邁的父母高興了好幾天!可是我們都忽略了父母的需要,有時連一句問候的話都吝嗇!

讓我們共同發願:
  當父母能夠聽到子女的關心話語,能夠領受子女反哺時,若我們沒把握時機盡點孝心,就淪為古人口中的「樹欲靜而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那是多麼遺憾的事啊!

父母生我們,養育我們,今日,父母年邁體衰之時,讓我們共同發願,好好守護自己家中的兩尊佛!



2011/01/15 03:39 Dear 傅驛涵(bauswj):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讓我們發願守護父母!」一文,已經於2011/01/14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生活天氣|貼心下午茶,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連結到您的文章。如此文有原因不希望被推薦,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會盡快協助取下。 電小二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uswj&aid=3403676

 回應文章

昕哥~他奶奶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令人鼻酸
2009/10/15 13:57

字字句句令人鼻酸~剛開始我還在想一個媽媽出家了~那孩子怎麼辦~繼續看

原來如此~曾幾何時~~咱們的社會變成這般~那裡出了 問題也講不出來~

資訊的過度發達~人心的喪失? 現代的老人也人人自危~真是惡性循環~

情何以堪


快樂的人生~不是取決於外在的物質條件~而是你對人生的態度
傅麗卿(bauswj) 於 2009-10-15 20:53 回覆:
謝謝菩薩來訪和回應,是的,現今科技進步,人倫卻退步了,連看幾位老菩薩狀況後,動念想辦一座佛教的老人院,但因工程(計劃)太大,目前仍停留在動念階段,還不知道從何處下手~人生,誠如您的名言-多看好的!敬祝福慧增上 驛涵合十

改變生命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聽說:地球磁變
2009/10/14 13:26
人心也大變,變的佛教國家也頻傳災難。
傅麗卿(bauswj) 於 2009-10-14 16:37 回覆:
謝謝師姐來訪和回應.是的,心是一切善惡之源,因此隨時看好自己的心成了一門重要的功課,祝福您福慧增上 吉祥如意   驛涵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