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死生契闊-沈家楨和金剛經
2009/11/09 00:31:52瀏覽7227|回應4|推薦17

第三屆生命故事館「死生契闊」徵文這句開場白:「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生離死別,是最難承受的痛。」讓我有更深的體悟與啟示,生而為人,在生死輪迴的大河裡,只要還沒得到解脫,我們就不斷在這生死巨河裡浮浮沉沉的,從沈家楨居士身上,我看到了在浮沉中,活人的力道與希望,也看到了亡者心靈的安適,藉此徵文因緣我把這則親眼所見供養大眾:

198873,莊嚴寺正展開一年一度的佛學夏令營,寺裡安排沈家楨居士講兩節課。

面對癌末的妻子,沈家楨很想留在妻子身邊,而妻子卻堅持要他去授課,沈居士講完課後匆匆趕回,當晚他握著妻子的手,靜靜地念著佛號,這是他們兩人的世界,兩人相愛相知相處五十餘年,在妻子人生最後階段,他必須讓妻子有信心。

微黃柔和燈光中的夏夜,溢顯靜寗,最後沈居士清楚覺知,妻子手脈“浦”的一聲靜止了,這意味著妻子的心跳已停,與他相處半世紀的妻子正要啟程赴另外一個世界。沈居士繼續握著妻子的手,念佛號八個小時。

第二天早上,沈居士走進家裡的小佛堂,第一眼就看到妻子念了十八年從未間斷的《金剛經》課誦本。於是他發了一個願,他要繼續妻子的功課,繼續念《金剛經》,並把功德回向給妻子。從此沈居士每日念誦一部《金剛經》,研究各家注解的《金剛經》,其後應邀到紐約僑聲廣播電臺講《金剛經的研究》(註一)時,更是全心投入研究。沈居士說,他過去雖陸續念了四十餘年的《金剛經》,但遠不如妻子走後念得多。

↑經常掛著笑容的沈家楨居士

沈居士告訴我,他與妻子話別的過程,讓我非常感動,我想沈伯母是有福的!有自己相愛一生的人在旁相送,是一件幸福的事,而這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遇到的!沈居士自妻子離去後,更積極深耕人類心靈工程,他搬到莊嚴寺旁的小屋,積極投入,在他推動下,莊嚴寺完成和如紀念圖書館、太虛齋、印光樓和大佛殿,發行了首片“佛教多媒體光碟-金剛經的研究”,沈居士以他開闊的胸襟和卓越的遠見,為美佛開展許多不可能的任務,造福人群,在大佛殿開光啟用的典禮上,他說,這座大佛殿是屬於每一個人的,希望子子孫孫都能夠在這裡得到法益。

↑沈居士推動的歐美最大室內坐佛

↑麗日中的大佛殿及菩提大道

再看沈居士的日常生活,沒有豪宅,家裡沒有豪華擺設,常年穿著夾克,衣服洗得發白,枕巾磨出了洞,吃的是粗茶淡飯,連紙張都得正反兩面都用。自己節儉渡日,助人時卻從不手軟,而且從不求受益者給予任何回報,還衷心感謝對方給自己機會佈施。

這一切看在眼裡,我知道這股推動沈居士行菩薩道的動力,便是“善行功德回向” ,這也是他回報愛妻最佳的體現,這不但利益了往生者,也利益了娑婆世間的眾生。

(註一)《金剛經的研究》已收編成書,在台灣、美國及中國大陸流通,近年並譯成英文及韓文,而作者-沈家楨居士已於20071127往生了,雖然沈居士色身已遠,但他的教導和啟示,在我內心歷久而彌堅;在薪火相傳中,如何把沈居士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正是我們這一代的責任。想到過幾天就是沈居士往生記念日,驛涵寫下了這段與您分享~若是您的淚水也跑出來,抱歉,不是我造成哦~下圖是沈居士與驛涵攝於沈居士家的客廳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uswj&aid=3479674
 引用者清單(1)  
2009/11/21 20:31 【Cross Country Readingclub】 死生契闊-沈家楨和金剛經 shared by 傅驛涵

 回應文章

一真
沈老居士的道德風範與慈悲
2009/11/11 11:15
傅師姊:
吉祥如意,謝謝你的Email,有關於紀念沈家楨居士文章實在很好!其實,沈家楨居士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位真實的大菩薩。他老人家的佛學底子非常的淵博,更可貴的是他是一位有修有證的人啊!從他的演講集和著作,就可以略窺一二。
他對於佛法的貢獻,不只是建立起宏偉的莊嚴寺,又不分教派地邀請許多大師廣傳佛法,實在是令人欽佩!
記得大約在12年前,我的上師那羅仁波切,應邀於莊嚴寺某位大居士,他也是沈老居士的好友,我與上師上山拜訪這一位大居士(事實上,他也是上師的弟子)。剛好那時候莊嚴寺正在舉行夏令營,因此未能安排適當的居處給我的上師。上師因為每天有半夜起來作課的習慣,所以中午時分必須午睡休息,又經過一整夜的折騰,以及從維州開車到紐約,一路上的勞累,已經疲憊不堪,上師決定下山找地方休息。
適巧,沈老居士開車要到觀音殿,遇見了我的上師那羅仁波切,立刻下車向那羅仁波切敬禮,並且關懷的詢問我們的狀況,當他老人家知道全部詳情後,立刻帶我們到圖書館休息,並且打電話通知大居士好友,即刻到圖書館會面。當時,只見沈老居士用十分嚴肅的神情,提示他的大居士好友需要圓滿安排一切。那一位大居士好友,即刻向那羅仁波切和沈老居士懺悔致歉。

後來,沈老居士把他自己的住處騰出來,讓那羅仁波切住。並且安排人準備晚餐供養,但為那羅仁波切婉拒。第二天一大早,我與上師準備離去,沒想到沈老居士已在門口恭候多時,一直送我們到車邊並且雙手合掌為那羅仁波切送行。沈老居士對於僧眾的尊重,還有他老人家謙卑的胸懷由此可見一般。
沈老居士雖然已經走了,但是他他老人家的道德風範及慈悲,卻深深地埋在於曾受惠他的每一人的心中。願藉此真實經歷,表達我對他老人家深深的敬意。
末學童一真/來福合十
傅麗卿(bauswj) 於 2009-11-12 12:04 回覆:
童師兄您好,感謝回應並分享屬於沈伯伯的往事 驛涵合十

Feming
承擔
2009/11/10 11:29
我们一直把"向佛陀学習"這句話掛在嘴邊.
佛陀度人無數;我们顾向佛学習,卻不顾承擔!
然而
能力是在承擔中培養成長!
福慧資糧亦在承擔中積聚!
沒有資糧如何修行?

"精明"的人尋尋為己利,不顾承擔!
"向佛陀学習"只在表相上!
 何來"正知見"?

沈家禎居士是在家居士们的典範!
心中世界無限寬廣!!!
傅麗卿(bauswj) 於 2009-11-12 12:07 回覆:
感謝菩薩回應,驛涵合十領納”承擔”兩字,祝願您福慧增上

Michelle
死生契闊-沈家楨和金剛經
2009/11/10 07:20
我的淚水不自主的在眼眶中打轉,十分景仰感念沈博士, 是在家修行者的典範, 感恩分享!

瑞琦
華府USA

Empty Travel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金剛經的研究
2009/11/09 03:21
沈家楨居士的這本書 想起來
還真是我早期在佛學社裡
般若思想啟蒙的幾本重要著作之一
(另外就是印老的 般若經講記)
所以 哪有什麼末法?
只要有人發心讀誦 修習
就有法的繼續傳揚
事在人為
傅麗卿(bauswj) 於 2009-11-09 19:11 回覆:

師兄您好

是的,金剛經的研究確實讓人受益,當年在分段和寫小標題時,心裡還想會有人看嗎?沒想到很“旺”,這是沈伯伯留給我們最好的珍寶。是的,“末法”一詞,端在自心,敬祝您

福慧增上 吉祥如意        驛涵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