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死生契闊-痛念無常
2009/11/17 19:36:14瀏覽1894|回應2|推薦17

引用文章主題3》第三屆生命故事館「死生契闊」徵文投稿

從佛教角度觀之,人死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而生是通往死之路,要我們坦然面對生死,如實面對人生。換句話說,從出生、老病到最後通往死亡,這一路,不管榮華富貴或潦倒落魄,都如水中之月,要我們如實以待而不可執著,一如禪師的“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

我的一位同事退伍回來,被分發到台電的青山發電廠(大甲溪旁離德基水庫不遠)服務,當年中橫公路遇雨便坍,出事那天,公司的交通載著下班的同事回台中,剛出電廠不久,便遇落石擋路,年青力壯的同事們全下車去搬石頭,就在清除完畢準備回交通車途中,落石又如雨下,那位年青的同事,不幸被石擊中頭部,當場斃命!

這場景令全車同事非常驚懼與震憾!

一個剛投入社會,正要貢獻所學,正要和熱戀多年的女友訂婚的開朗少年,就如一首氣勢磅礡的交響曲,聽眾正聽得如癡如醉之際,驀地,戞然而止!令人不勝噓唏!

同事出事後,我深刻思惟-人死後的去處。

我想,人為什麼會死?死後往何處去?為什麼樹木被砍斷了枝幹,甚至從樹根砍下去,樹幹斷處還會冒芽還能成長茁壯!花謝了也會再開,而人死了,卻是陰陽兩隔,從此雙方無法溝通,更無法復生?想這問題的時候,那年我二十歲,還沒接觸佛教。

 

↑斷樹仍會發芽

2000年七月,我唯一的妹妹,在她兒子生日這天,騎機車上街買生日蛋糕時,被醉漢撞倒拖行十餘尺,導致送醫途中就斷氣了!我接到電話立刻趕回,守在父母身邊,接手處理妹妹後事,送到火葬場這天,想著躺在棺木內的手足,此生無法再握妹妹的手,我雙手貼著棺木,彷彿牽著妹妹的手,忍悲念佛,一路護送。

妹妹離去時我已學佛多年,雖然明白橫陳其間的業緣果報,但內心的悲慟還是難以撫平,掙扎數年才從悲痛中走出來!

從同事和妹妹身上,我如實接受佛教講的“無常”,也體認到“無常乃生命的真相”,讓人想躲也躲不了!也想到了喬達彌,從死亡而體悟無常的故事:

在佛陀的時代,有位婦女名叫喬達彌,她的兒子出生沒幾天就死了,痛失愛子的她,悲傷地抱著愛兒屍體,到處找尋能讓兒子復活的方法。有人告訴她,或許智者佛陀,能提供治療死亡之法。

喬達彌喜出外望的向佛陀訴說內心的悲痛,佛陀告訴她:「只要妳能用從沒死過人那家的火,點燃香,然後帶來見我,我就能幫助妳。」喬達彌心想這個應該很容易!就拿著香,挨家挨戶去尋找。結果,每一家都告訴她:「我很願意幫助妳點燃香,可是我家有死過人。」經過一番找尋,喬達彌終於了解「死亡是人生必經之路,無常是世間的真理」,而停止悲傷,出家修行,最後契入不生不滅的涅槃。

至於什麼是“無常”呢?無常就是凡事都會改變,我們的心念有生住異滅,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壞空。宇宙萬物皆是因緣和合而成,不但心念在變,因緣也在變,因此萬事萬物也一直在變,只是有的變異極微,肉眼無法立刻覺察而已。在變化當中,消極的人選擇逃避、放逸;積極的人,選擇在無常幻化的境界中,藉著無常的道理,運用因緣法則,積極創造建立善的緣起,進而改變自己的生命,並利用這短暫的生命,自利利他,遠離虛妄和痛苦,乃至契悟這念常住不滅的真心。

仔細觀察,無常,無時無刻都在我們的身邊。意外是無常,生病也是無常,只要用心觀察生命中的現象,就會發現原來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與無常脫離不了關係!問題是,當執著心起,我們常誤認這些事物是常,而加以執著,例如生病時,認為病不會好,就開始消沉以對;歡樂時以為是常,一旦歡樂消失,就感到空虛和寂寞,這些都是未理解無常,而導致生命痛苦。

通過妹妹意外身亡,讓我更體悟人生無常,痛念無常!僅僅十分鐘之別,出門前她還在唱“快樂出帆”,出門後竟天人永隔!是的,生命中許多事情都發生得很突然,都不在我們的預期內,讓我們難以預作準備,這就是“無常的真面目”。

有人說,生命是堅強的,但也有人說生命是脆弱的;不管堅強或脆弱,我們隨時都可能向這個世間說“再見”!也因此,如何把自己的生命發揮得淋漓盡致,正是生而為人的我們,此刻最重要的功課!

唯有深刻理解無常,痛念無常,才能在無常的世間,把無常化為創造圓滿、光明人生的助力。 

↑珍惜當下因緣-把無常化為人生的助力~

願以此和大家共勉並祝福每一位朋友福慧莊嚴.莊嚴福慧~驛涵合十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uswj&aid=3506524

 回應文章

深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文章
2009/11/22 21:33
緣起緣滅儘管是無常的體悟,無常本身不啻有常,常而不變的就是無常本身。
有常無常,只在當下能否接受事實,尤其面對親人的驟逝,感傷兼蓄感懷,眾生有情,孰能無慟?真實的親情流露後,超越生死本身的也只有這份體悟無常的智慧了。
傅麗卿(bauswj) 於 2009-11-24 11:54 回覆:
是的,菩薩所言皆如實如是,因此佛教講“逆緣增上”又講世間一切皆是我們的善知識,因此世間雖無常,但無常也是我們的善知識,是我們的老師哩~驛涵合十領納,並祝福您平安如意

石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多謝好文
2009/11/18 09:39

"無常"雖然如此貼近,

我們仍然需要被提醒.

多謝好文.

傅麗卿(bauswj) 於 2009-11-19 00:07 回覆:
謝謝鼓勵。日常生活中每一個環節,每一件事都在向我們說法,讓我們成長,感謝您並祝福您 驛涵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