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結緣的人生
2009/09/21 00:04:43瀏覽1097|回應1|推薦6

  出門前收到一封電子信(email),那是九月初一位慕名來莊嚴寺參訪的美國中年婦女寫的,信中字裡行間,溢透著懇切與甜美,彷彿捧讀慈母手書,叫人溫馨感動,故記下這段因緣與眾分享:

  那天,莊嚴寺梁皇法會午供進行中,來了四位氣質高雅神情慈祥的中年婦女,她們進了大佛殿後,恭敬地立在最後一排,看法師們拜佛時,她們也雙手合十,跟著行90度的鞠躬禮,儀式進行中,她們雖然聽不懂唱誦內容,可是很有耐心和禮貌,臉上始終漾著微笑,法會結束後我趨前探詢,知道她們是首度來訪,本想請義工為她們導覽解說,不意每位義工都忙,於是由我帶著四位菩薩參觀。

  雖是初次到訪,她們對中華文化十分嚮往,對莊嚴寺的緣起份外有興趣,於是我從沈家楨居士捐地建寺開始講起,到千年古觀音如何回到莊嚴寺的典故,到高四層樓的大佛如何銜接的歷史,一一回顧解說,聽得她們淚光閃閃,表示回家後要介紹多一些朋友來訪,我看她們年紀都超過七十,還能結伴來訪,橫陳其間的友誼如手足,令人欣羨。離去時,她們再三感謝,並緊緊地抱著我。

  幾天後,接到她們的來信說:莊嚴寺的相遇是個起點,是因緣;未來,這個因緣將促使她們學習佛法。

  911這天清晨,莊嚴寺裡細雨濛濛,潮潮濕濕的,予人一股悲悽,也叫人格外懷想911,懷念在貿易大樓裡送命的李洋德師兄!中午時分,雨越來越大,終至大雨滂沱,這時來了一群人,他們說是從馬利蘭州來的老人社團,而且是初次造訪,為此,我只得“重播”屬於莊嚴寺的典故,與他們話家常,離去時有兩位說:「我們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今天來到這裡,看到莊嚴寺的一切,我們感動流淚了!」我雖不明白長者為何流淚,但有股感動,也知道友誼在我們之間滋長,長者邀我去他們的社團演講養生和生活哲理,我想這些長者人生的閱歷比我豐富,他們的邀約是鼓勵

   我這“雞婆”天性,有時也給自己帶來意外的驚喜。有一天,寺裡來了兩個年青人,他們指名找沈家楨居士,我技巧地詢問對方身份,來者給我一張名片“大元建設-姚仁喜”,我看了“姚仁喜”這三個字,便問來者是否認識“姚仁福”?來者答,那是我堂哥,我聽後莞爾地問來者:「您認識徐榮澤嗎?」「哦,他是我表哥!」我笑答:「那~我是您的表嫂哦~」

  這些年來,只要來者是初次來訪莊嚴寺,我總是客串當解說員,導覽莊嚴寺,沒想到這次環美之旅,在奧立崗州的波特蘭訪問“波特蘭佛教佈道所”時,遇到一對年青夫婦,他們問我名字時,竟說十五年前來莊嚴寺時就是我陪他們,讓他們印象深刻!也因此因緣,我們想參觀玫瑰花園時,他們熱心引路。

  人生的因緣十分奇妙,沒想到當年只是單純的介紹他們莊嚴寺,時隔十五年,他們仍留下深刻印象,我常想,我們助人並非圖對方回饋,更非要對方謹記終身,而是以清淨心,以無所求心,以不執著心,默默付出,事情出現了,就努力扮好當前的角色,作了就放下,以不執著的心,去廣結善緣,在行菩薩道中,我們不知道自己的逆緣何時出現,而逆緣有可能是自己至親的伴侶或子女,在生死大海中浮沉之時,我們無法掌握過去生已造的違緣,但是,此生的機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朋友,我們何不從此時此刻開始,好好廣結善緣,時時心存善念,說好話(非綺言妄語哦),行好事,當逆緣出現時,以不喜不拒的態度如實接受,如實接受了卻過去的業緣,則我們的人生將更美好哦!

驛涵寫於返美機上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uswj&aid=3335286

 回應文章

fayong
轉載文章
2009/09/29 10:47
阿彌陀佛

驛涵師姐

經常閱讀您的文章. 喜歡其平易流暢,清新自然的特色。

想轉載這篇至http://www.paramita6.org/blog/, 不知是否可以。


Fayong 合十

傅麗卿(bauswj) 於 2009-09-29 22:43 回覆:
菩薩您好: 謝謝來訪和鼓勵,能以文字與人結緣也是一種福報哦,歡迎轉載並註明出處即可,敬祝您福慧增上 , 驛涵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