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驀然回首的傷痛與力量】──NLP突破信念 課後心得
2011/05/02 10:57:49瀏覽2946|回應0|推薦4

常常聽人提起,說如果想跟王輔天神父學NLP、學催眠、學家族治療,不能只學技巧,重要的是去領會一種「尊重任何人有任何想法存在」的態度。我一直都知道「信念」對人類行為影響甚鉅,卻沒料到竟會如何之深,沉,而重……

信心的念力

去年,神父為我們這些接觸二、三年NLP的老鳥,規劃了一堂高階課程「突破信念」。據說這課已經十五年沒教了,所以神父特別慎重準備,因而延了幾個月才開成。好些人半年前就報名繳費,接到上課通知的當下還一頭霧水,忘了自己什麼時候又多出這堂課來──唉,真是志在參加啊!

之前上過幾堂有關「信念」的課程,體會到每個人都有一套信念系統,而我們也一直依賴著這些信念過活。什麼是「信念」?就是那些我們說話時會習慣在前面冠上「我覺得」、「我認為」、「某某人說」的常用陳述句,包括「吃飯時不要講話」、「女孩子要舉止端莊」等等公民道德教育,還有「今日事,今日畢」、「只要努力,遲早會成功」之類的勵志成語。或比較不容易被人發現,諸如「男人沒一個好東西」、「我怎麼老是那麼笨?」這些頗具殺傷力的喃喃自語。

「信念」透過學習而來,很多是小時候的親身經歷。譬如說,如果父母時常在吵架後遷怒子女,小孩可能就會有「一定是我做錯了什麼事,大人才會這麼生氣。」的相信。等這個孩子長大後,或許就容易忍讓委屈自己,怕得罪人而凡事不敢據理力爭。還有很多信念可能是從父母、長輩,或其他重要他人口中聽來的,像是「愛哭的小孩最沒出息了。」孩子如果從小接收到這樣的訊息,搞不好長大後會習慣性迴避自己的真實感受,或以怒罵、冷漠來掩飾強忍下的情緒。

據說七歲前的童年時光,是我們累積大量信念的重要關鍵期。無論「正向」或「負向」信念,往往都在這段時間內形成,並影響著我們接下來的所有行為表現。「信念」如同一座巨大城堡的高牆,保護腦袋不受其他雜訊干擾,支撐著我們為自己所做的事情合理化。就像有人會說:「我從不跟人打架,因為『君子動口不動手』。」但高牆也同時可能令我們停滯不前,甚至發展出退縮、抗拒或置之不理等消極回應。像在工作上怠惰,卻還理直氣狀地反駁說:「幹嘛那麼辛苦,沒聽過『苦幹實幹,撤職查辦!』嗎?」

「君子動口不動手」是一種信念,「苦幹實幹,撤職查辦!」也是。信念往往流露在你我不經意的談話之間,不僅影響著旁人,也左右了自我命運。

尋找限制性信念

課程開始,講師做了些說明,便分組帶領大家尋找自己的「限制性信念」。所謂「限制性信念」,就是常常會阻礙我們進步發展的負面想法,雖然那些隱藏在生活中的定律或規則不一定都是真理,但我們卻一直信以為真。而它們通常會跟隨著某些特定「副詞」出現在我們日常對話當中。

譬如像是,「好員工『應該』要努力工作,不求回報……」,「有禮貌的人『不應該』在別人面前發脾氣……」,「我『必須』做有把握的事……」,「吃東西前『一定』要洗手……」,「小孩子『絕對不能』冒犯長輩……」,「做錯事就『不值得』同情……」。

二人一組,每人要講出三個「限制性信念」並做強度測試。我很快就想到其中兩項,卻一直找不出第三個。助講走來關切,開玩笑問道:「是不是上過太多課,現在已經沒有那麼多限制性信念了?」我笑著回說:「真的欸,剛才腦海中的確閃過幾個念頭,但發現如今好像已經沒有這些困擾了,所以一直想不出來還有什麼……。」

「嗯!我想……我應該還有限制性信念才對!」我低頭嘀咕了一句。

「哦!就是這個了。」──「我『應該』還有限制性信念才對!」助講和我同時發覺剛才那句話裡用了『應該』這兩個字。

我和伙伴開始興奮地討論了起來,因為這句話仔細分析很有意思。如果有人對你說:「我『應該』還有限制性信念才對!」那表示了什麼?表示「『我覺得』自己已經完全沒有限制性信念了」(這是個信念)──「這麼說會不會太自負了一點(這也是個信念),人『應該』要謙虛一點才是啊(又是另一個信念)!」然後,我在自我批判中,突然聽到自己的內言:「難道我『不值得』是一個擁有完全正向信念的人嗎?」(還是信念)換句話說:「難道我認為自己『不值得』是個在外人眼中,表現優秀的人嗎?」(信念-信念-信念)

哇,人真是個信念的垃圾場啊!

經過倆人相互探討後,我和練習伙伴一致同意『不值得』這個說法,可能更有機會幫助我探索壓抑在潛意識底層的問題。我心想:「天啊!難道那真是我需要努力釐清的真象?而我已經準備好去面對了嗎?」

統合衝突中的妥協

人們常常在決策過程中發生信念衝突而不自知,就好像上段文字最後的自我提問!有時候人會期待獨立自主,一方面卻又捨不下依賴的舒適;想維持規律作習,但身體總是懶散無拘。愛情和麵包的掙扎,事業與家庭間的拉扯,還有更多更多像是陽春麵和葱油餅到底誰比較能滿足口腹之慾的抉擇,一再形成生命困境。

這次課程練習中運用的技巧,過去在基礎課程中都學過了,像是次感元轉移,換位思考,時間線……,但我覺得,愈學到後面,愈發現「你做了什麼?」會比「你說了什麼?」更接近本意,也就是透過肢體的行動(表演),更能讓人感受自我內在情緒,而不會被口中冒出掩人耳目的層層煙霧所誤導。

於是,我們利用這個原理,五人一組進行「衝突統合無言演戲」這個好玩又深具啟發性的活動。

我選了「社會責任」和「隨性度日」兩個衝突信念來做練習,結果活動前後畫出兩張截然不同喻意的圖畫(如下圖),非常有趣。如果從次感元的角度來說,代表「社會責任」,原本黑色壓頂,無法閃避的暪天烏雲,後來變成腳底下筆調簡單的大海巨濤,雖然大海與烏雲同具威力,但由於主導權轉移,當事者變得可以選擇與其保持距離或融入其中;而象徵「隨性度日」的不動大樹,搖身一變成了自由來去,輕盈的飛鳥。

一直維持開朗樂觀笑臉的太陽(自己),在改變圖畫次感元的過程中,突然有了新的啟示──原來「社會責任」是我行動力的來源,不可或缺,但未來我可以選擇介入的時間和深度;而對於「隨性度日」,則要放掉外界眼光或自我要求的束縛,更去享受那份什麼也不做的自在。

伙伴好奇我把自己畫成太陽。我想,既然信念是由過去學習得來,那表示只要我們願意,隨時都有機會去改變它。所以,為什麼不能「主動」把自己想像成心中想要的樣子呢?而想像久了,腦海中反覆出現充滿能量的畫面後,會不會大腦也就信以為真了呢?

「我覺得」也許這想法是個蠻好的提醒!

重返生命之河

「不值得」的限制性信念,終於在課程結束前的活動練習中得到「鬆動」。奇妙的是,我曾在上完薩提爾家族治療課程後寫了一篇重返生命河之旅,後來時間久了,也已不太記得當時感觸,而這回上課時我壓根沒把這兩件事串聯在一起。只是到了活動尾聲,心中隱隱浮現似曾相似的感覺,這才突然回想起這篇課後心得。

回到台北,我上部落格找出文章,隨著逐字閱讀,心中泛溢出濃濃感傷。本來我以為過去在課堂上化解掉的那些傷痛,其實並沒有完全散去……。只不過,當我比對這兩次課程帶來的情緒反應時,才發現原來「質」已經不一樣了。

我很清楚信念中「不值得」的負向念頭,過去帶給我的阻礙與限制;我也感謝那些躲藏在陰暗角落裡的「不值得」,曾經激發了我要更加努力的決心和動力。雖然傷口帶來的疼痛,無法一下子就消逝殆盡,但或許每一次的「鬆動」,就是一種復原。而那不也是我們此生必須透過體驗、學習,最後領悟到的功課嗎?

帶著這樣的信念,我紆徐寫下累累文字。保持著一份好奇,尊重任何人有任何想法的存在,繼續探索──無論這些體悟最終幫助到了自己,還是芸芸有情。

儘管,回首是如何之深,沉,而重……,而我甚至不確定它是否真實發生過!

寫於 課後一週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tsir&aid=5159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