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嘉南大圳(比較篇二)
2012/07/17 14:00:23瀏覽1093|回應0|推薦6

嘉南大圳(比較篇二)

  筆者在〈嘉南大圳〉這篇文章,將介紹與比較三位詩人的四首七言絶句。其一是東京府士族出身的三屋大五郎(1857-?),他在〈三月三十日余遊烏山頭觀嘉南大圳工事五首選二〉詩中,見證嘉南大圳集水區「烏山頭水庫」興建中的景象。其二是臺南善化蘇東岳(1902-1957)的〈觀嘉南大圳有感〉,最後是嘉義賴惠川(1887-1962)的〈官田圳〉。兩位嘉南地區的詩人,提出嘉南大圳完工後個人的見解。

 

日治時期,「農業臺灣,工業日本」的基本經濟政策下,臺灣總督府為了徹底解決灌溉水源問題,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公布「臺灣公共埤圳規則」,開始整合舊有埤圳的改良計畫。明治四十一年(1908),宣告「臺灣官設埤圳規則」,計畫十八年為期,於全台進行十四處埤圳修築工程。

大正六年(1917),技師八田與一向總督府提出「官佃溪埤圳」建造計畫,大正九年(1920)九月開工,十年改名為「嘉南大圳」,到昭和五年(1930)四月峻工,總共歷時十年。

「嘉南大圳」計畫中的貯水池為烏山頭水庫,其水源引自官田溪上游。三屋大五郎〈三月三十日余遊烏山頭觀嘉南大圳工事〉,講的就是引水隧道的鑿穿。載於《臺南新報》第8309期。這一組詩有五首,在此選擇其中的三、四兩首作為報導。原作發表的日期是大正十四年(1925)四月四日,正為「嘉南大圳」興建的中期。詩人寫道(其三):

 

機器鑿摧縱又橫,砂崩石撼氣難平。陽春三月晴天日,雷響轟於萬煩聲。

 

  興建烏山頭水庫時,動用大型蒸氣動力機械,工地呈現砂崩石撼,地動山搖的氣勢,景象驚心動魄,乃當年聞名世界的浩大工程。

  在溫暖晴朗的陽春三月,響雷轟然不斷。這雷聲正是八田與一帶領的大型機具團隊,在惡劣環境中,從水壩工地所傳來的機械嘶吼聲。

  三屋大五郎接著寫道(其四):

 

移山堰水半空中,開拓富源誰比工。請見他年業成日,禹王不得獨擅功。

 

  八田與一率隊鑿穿海拔468公尺的烏山嶺,埋設三公里長的引水道,接引上游水源,就像在半空中移山運水一般,在在都是艱難危困的工程。

  當時全台進行十數處埤圳修築,若與烏山頭水庫相比,可說是判若天淵。竣工之後,嘉南平原將成為台灣面積最大的農業區,這就是國家的富源,其功勞是無與倫比的!故而「嘉南大圳」啟用後,開拓者必將流傳萬古,連大禹治水的偉業都無法專美於前。

這兩首詩都談工程現況,道出了三屋大五郎對八田與一的信心,亦顯示出殖民統治者的自負。「嘉南大圳」是日治時期的重要水利工程,當年烏山頭水庫能夠名列東南亞第一,相信日本人是驕矜自喜的!

 

1  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

 

2  嘉南大圳組合事務所(1922年)

 

  反觀臺南善化鄉親蘇東岳的反應,似乎並不覺得與有榮焉。我們來看看他的〈觀嘉南大圳有感〉:

 

狀似長蛇水路悠,不知損盡幾靑疇。嘉南負債如山海,省識田多疊疊愁。

 

本詩收於《詩報》第26期,日期是昭和六年(19311215日,而「嘉南大圳」已於前一年峻工。可見本詩寫於「嘉南大圳」完工啟用後,因為還見不到實際效益,故而擔憂鄉民能否繳得起「農田受益費」而勞心焦思。

  首兩句先景後情,指出「嘉南大圳」的水路形狀如長蛇一般,在農田間悠然的蜿蜒而去,然而這些大圳的建築工程,不知損壞了多少肥沃的綠地農田。日據時期,對於土地的徵收是很蠻橫霸道的,所以作者有「不知損盡幾靑疇」的委婉敘述。

  詩歌有諷貶時政的傳統,後兩句談到的便是大眾隱憂;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嘉南大圳」開工後,預算一直追加,總共花了5413萬日圓,除了國庫補助一半之外,其餘皆由受益人負擔。

  所以詩中說「嘉南大圳」的負債如山如海,農田越多的人,所要繳納的受益費與利息也越多,憂愁相對的層層累積。詩中「疊疊」二字,不僅加重語氣,也是中國語詞上獨特的「疊字」用法,往往能賦予讀者更濃烈的感受。

人們常常因不可知的未來而惶恐,實際上,「嘉南大圳」完工後,連飲水都有困難的嘉南居民,生活為之一變。大圳解除了洪水、乾旱、鹽害等三重痛苦;農民不再看天吃飯,收入大幅成長,僅三年多出的收成,就足以支付全部的工程費用。若再加上土地增值,一公頃三百日圓的良田,一下子暴漲為九百日圓,原本乏人問津的廣大平疇,也因為給水而上揚到了一公頃兩百日圓,水田面積從五千公頃增加到十五萬公頃,大幅成長三十倍。整體而言,附加價值在九千五百萬日圓以上。居民的生活因而獲得改善,嘉南成為全臺最大穀倉,也帶動了工商業的欣欣向榮。豐衣足食,戶有餘糧的日子再也不是夢想了!

 

  嘉義鄉親賴惠川就持以肯定態度,嘉南大圳原稱「官佃溪埤圳」,他的詩題就以〈官田圳〉為名。詩云:

 

水入田頭漲綠波,三年輪作慶嘉禾。潺潺不盡先民血,厚澤偏貽此日多。

 

  本詩亦為七言絶句,格律完美,收入《悶紅小草》中。從「三年輪作」、「先民血」、「此日多」等句子,可以看出寫作日期應該在嘉南大圳完工多年後,故而分析也有了一些今昔的比較與受惠的感恩,對於嘉南大圳作另一層看法。

  詩的第一句談「景」,描寫「嘉南大圳」落成後,水量充沛,大地一片綠意盎然。第二句極有文獻價值。「嘉南大圳」可灌溉雲林、嘉義、臺南等十五萬頃水田,為了有效控制水量,當時執行「三年輪作法」。依照水量需求多寡,依次輪番更替。一為需求水量多的稻田,二為水量適中的甘蔗,三為水量較少的雜作。分區實施後可以充分利用水資源,保存地力,滿足小農經濟,提升農穫。

  三、四兩句立意甚好,潺潺不盡的流水,也是開拓者潺潺不盡的血汗,完工後能讓嘉南平原的農民擺脫旱澇之苦。賴惠川運用疊詞「潺潺」加深了詩文韻律感,也鮮明轉合了後人感念。

  嘉南大圳工程浩大,施工艱困,期間計有一百三十四名職工殉難,深厚的恩澤無與倫比。賴惠川寫來非常貼切,可見作者匠心表現。

後人為了感念八田與一對臺灣水利工程的偉大貢獻,稱之為嘉南大圳之父,在今烏山頭水庫的山丘上,有著八田與一的墳墓以及銅像供後人憑弔。

 

3  八田與一銅像與八田夫婦之墓

4  烏山頭水庫完工鳥瞰圖(1930

 

5  嘉南大圳灌溉平面圖(1931年)


  《尚書•堯典》云:「詩言志,歌永言。」說的正是經由見聞感觸,進而產生思想情緒的詩歌。切確的說,這四首七言絕句,三位詩人各言其情志,敘述著嘉南大圳工程進行中的「砂崩石撼」、「移山堰水」;完工時的「負債如山海」;「三年輪作」後的「喜慶嘉禾」三個時期。尤其以「嘉南負債如山海,省識田多疊疊愁」最令人印象深刻。這就是三位詩人的思想觀點,情感意志,通過思索,經歷成社會功能的詩句。

6  飲水渠道  筆者膠彩畫

照片引用:

245:「水電民生館」

http://wcis.pcc.gov.tw/files/15-1004-1886,c121-1.php

13:真正奠定台灣農業發展的大功臣 嘉南大圳之父 八田與一

http://taiwanyes.ning.com/profiles/blogs/zhen-zheng-dian-ding-tai-wan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t663&aid=6639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