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陽明山與仇池石(賞析篇三)
2012/07/05 16:40:39瀏覽888|回應0|推薦5

陽明山與仇池石(賞析篇三)

選讀魏清德〈草山雜句〉二首偶得

  1895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失敗後,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直到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投降,長達半個世紀。魏清德(1886-1964)便在這段日本人殖民統治時期,成為臺灣文壇上極具影響力的人物,受到臺、日雙方文士的肯定。光復後,與來台詩壇大老于右任(監察院長)、賈景德(考試院長)等人成為文友,時相來往。以詩人、書畫品鑑及漢學素養聞名於世。

  魏清德,清光緒十二年(1886)生,字潤庵,臺灣新竹人,原籍福建泉州。漢文教師魏紹吳次子,幼秉庭訓,即有很好的漢學基礎。畢業於日據時期的新竹公學校與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1906年先後擔任中港公學校(今苗栗縣竹南國小)、新竹公學校訓導。是「瀛社」的創始會員,後來並擔任第三屆社長。

  日本漢學家尾埼秀真主編《臺灣日日新報》,邀其任職該報社。魏清德從記者、編輯員、直到漢文部主任。曾於霧峰專訪梁啟超,有詩人記者美稱。

  這其間歷任新竹州評議員、臺北州協議會員。光復後被任為臺灣合會儲蓄公司(臺灣中小企業銀行前身)總經理。

  長子為「臺灣小兒科教父」,乃前臺大醫學院院長、中研院院士魏火曜,次子亦是前臺大醫學院院長,「臺灣婦產科舵手」的魏炳炎,代代皆為社會賢達。

  魏清德著有《滿鮮吟草》、《潤庵吟草》、《尺寸園瓿稿》、《魏潤庵詩草》(連橫輯),以及《是誰之過歟》、《還珠記》等小說。民國五十三年(1964)去世,享年七十八歲。

 

  魏清德〈草山雜句〉五首,選讀其中二首,皆是七言絕句,收在《潤庵吟草》一書當中。

 

〈草山雜句〉其一

草山二月桃花開,曉日漸高暖意催。

白鷺先人尋餌去,黃蜂結伴作衙來。

 

  台北近郊的草山(今陽明山)春天,在日據時期是何景況呢?從魏清德的〈草山雜句其一〉詩中,我們似乎見到了草山的二月,恰逢桃花怒放的時節。當拂曉的太陽慢慢升起,一股暖意,煦煦的催動著大地。白鷺鷥已在遊客登臨之前,先行一步,漫山尋找食物去了。只見得黃蜂成群結隊,如同衙役集合一般,紛雜而有秩序的聚集在一起。這讓我想起台灣作曲家董榕森的梆笛獨奏名曲〈陽明春曉〉。該曲原名「三月桃花」,描寫陽明山的春天,優美的景色和遊人歡悅的心情,正好是一詩一曲,相互印證草山之美。

  本詩淺顯易懂,只有「衙」字的用法比較罕見。《說文解字》道:「衙是行列之意。後人因以所治爲衙。」《康熙字典》也說:「古者軍行有衙,尊者所在,後人因以所治爲衙。」「早晚衙集也。」

  「衙」原意是排列成行的事物,古代軍隊行動中也設「衙」,乃軍長的指揮中心,後來官吏處理事務的公署就稱為「衙」。因衙役早晚集合,很適合形容紛雜有序的黃蜂,如衙衛聚集一般。南宋陸遊〈野意〉詩云:「花深迷蝶夢,雨急散蜂衙。

  本詩的前兩句闡明時間在仲春破曉後,地點是草山,一個「催」字,將春氣溫和,陽光明麗的早晨寫得栩栩如生。後兩句寫草山即景,是一工整的對仗句。「白鷺先人尋餌去,黃蜂結伴作衙來。」「先」字作動詞,先行、前導。

 

  草山就是現在的陽明山,位在臺北近郊,前身是日治時期成立的大屯國立公園,泛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小觀音山一帶山區。

  清治時期,限制硫磺開採,官府為了防止盜賊藏匿山中,竊取硫磺,故而定期燒山,整座山區在浴火之後,只能長出芒草,草山之名因此而來。

  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台灣,總統蔣中正選擇這裡為官邸,但是忌諱於居住在草山,有落草為寇之嫌,故於1950年,孫科等建議以紀念明代學者王守仁,用其「陽明先生」外號,改名「陽明山」。

  中正曾說:「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哲學,我是自18歲,從讀顧葆性先生時候起就開始研究的;以後50年來,更曾經讀了再讀,研究了再研究,他的《傳習錄》與《大學問》這兩個小冊子,真是使得我百讀不倦,心向神馳,不知其樂之所止。」並以王陽明:「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為三省的座右銘。可見得將「草山」改為「陽明山」,是高層心之所矚。

 

〈草山雜句〉其四

紗帽山高似故人,每從臺北望中親。

縱然不是仇池石,也值衣冠下拜頻。

 

  〈草山雜句其四〉描述紗帽山的獨特狀貌。紗帽山的高度不高,作者時常登臨攬勝,就像見到老朋友一般。每次從這裡遠瞰臺北,放眼望去,倍感親切。山中石頭之美,縱然不是蘇東坡的仇池石,也值得像米芾一般,急迫的穿著整齊,叩首稱為石兄,以最敬禮來稱頌和珍惜。最後這一「頻」字,更顯得作者如米芾熱愛奇石的急切與天真。

  這首詩多了一些專有名詞。一二句可以從字面上理解作者時相尋訪大屯山公園的那股親熱勁,後兩句以「用典」來增加詩中內涵,進而達到作者心聲,平添閱讀的活潑性。

  紗帽山位於七星山的西南方,林木濃密,山容呈現出暗綠色,與周邊芒草坡地相比,彩度更形強烈。遠眺山的外形,渾圓如古時官員的烏紗帽,因而稱為「紗帽山」。

  「用典」是一種援古證今的靈巧手法,詩人慕古的情懷,運用舊典,翻進新思維。詩中的「仇池石」、「衣冠下拜」都屬於「典故的運用」。

 

  仇池,在今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大橋鄉。晉惠帝年間楊茂搜率部移民到此,始建前仇池國。「仇池」古代稱為「瞿堆」,地險路僻,易守難攻,山上擁有不絕的清泉與肥沃的良田,更可煮土成鹽,滿足一方內需,被視為「洞天福地」,為亂世中的淨土,流亡人士的避難所,更為歷代文人雅士心中的「桃花源」。

  仇池是傳說中的伏羲之鄉,其妹女媧創世時煉五彩石來補蒼天的裂縫,剩下的五色石便棄置仇池,故而當地人稱為「五花石」。南宋杜綰《雲林石譜》形容此石說︰「峰巒巖竇甚奇巧,石色清潤,扣之亦有聲。」

  仇池石所以名揚天下,濫觴於北宋文豪蘇軾。一日東波居士夢遊仇池,醒來吟詠杜甫避居隴南的詩句:「萬古仇池石,潛通小有天」。他感慨,何時能夠在這「小有天」的仇池山上蓋一間小茅草,如雲一般的常閒自在。遂將自己珍藏的一塊石頭命為「仇池石」,又將讀書雜記定為《仇池筆記》。全心要到仇池一行,可惜至死未能達成心願。仇池石就此失去蹤跡,想來是陪葬了!

  蘇軾的仇池石並非真正產於甘肅,而是廣東省韶關市曲江縣所出的英石,乃蘇大學士被徙揚州時,表弟程德孺所贈,對於仕途坎坷、顛沛流離的蘇軾而言,是莫大的慰藉啊!

  蘇軾將之放在銅盆中,置於案上。自述:「家有銅盆,貯「仇池石」,正綠色;有洞穴達於背。」「仇池石」稱呼久了,曲江「英石」與仇池「五色石」兩者渾然而一,更顯兩地仇池石的歷史意義和深刻詩情。

  作者之所以在詩中引用仇池石,乃紗帽山「上有碎石,如梅花花瓣,風來即動,俗呼風動石。石窩有若花心,蓄水斗許,汲乾後自滿。」(《淡水廳誌》)騷人墨客,名人雅士莫不為山石之美而心動神馳,何況紗帽山上的石頭也如同仇池石般倍受矚目。

 

  中國賞石文化於隋唐時代形成收藏潮流,北宋達到高峰,上至皇家,下至百姓。直到明清時代,奇石搜玩幾乎已到山窮水盡、焚林而田的程度;前代所遺舊石更是水漲船高,動輒不惜千金萬銀來收藏。

  北宋書畫家米芾(1051-1107),畫山水人物,自成一家,創米點皴畫法。在書法造詣上與蘇軾、黃庭堅、蔡襄並稱為「北宋四大家」。其人愛石成痴,舉止顛狂,故世稱為「米顛」。就連宋徽宗傳召米芾寫字,都可將皇帝的名硯賺進懷裡,連衣服都染黑了。

  米芾在奇山異石的研究上自成一格,品石理論就在他的「皺、瘦、漏、透」四字品評下,載入史冊,成了宋以後,中國賞石界的金科玉律。

  因此詩中所言「衣冠下拜」就不足為奇。有一次米芾遇見一塊奇形巨石,趕緊整肅衣冠,恭敬的稱呼石頭為兄。愛石如痴至此,不顛亦狂矣!

 

  這就是用典的好處,從蘇軾、米芾的兩則故事來落實紗帽山之美,啟發聯想,更勝於千言萬語。

〈紗帽山〉筆者粉彩畫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t663&aid=660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