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12. 第一功德(十)
2011/03/20 07:48:49瀏覽319|回應0|推薦0
以下為2010年9月13日,大愛電視台首播--證嚴法師所開示的《靜思晨語。慈濟宗門》的內容。

20100607-101.jpg
20100913-1.jpg

影音版| Flash 


img4aedb654830a51dedd2a047eae850f58 

靜思湛然
當下時時觀照自心
則念念趨向清明
正心守規
當下念念清淨無癡
則處處安然自在


「靜思湛然,當下時時觀照自心,則念念趨向清明,正心守規,當下念念清淨無癡,則處處安然自在。」

各位,我們是不是能夠入這種的境界呢?

「靜思湛然」--意思就是說,我們的心若能夠這樣清淨下來,我們的思想中,沒有雜亂起伏;若如此我們的境界,是不是真正的很清淨無染呢!「靜寂清 澄,志玄虛漠」的境界,這就是靜思湛然的感覺啊。

若能夠心常常清淨沒有起伏,沒有煩惱,沒有無明雜念;若要能夠如此,我們應該要當下時時觀照自心,我們要常常反觀自性。

我們平常全都是一直受身外的境界,這樣引誘出去。聽到人家的聲音,心就在那個聲音;看到人的形,我們的心就在人的形;在周圍環境,不管是風吹草動 等等…我們很快就是受到外面的境界,跟著它的形式這樣在起伏,心就起雜念。

我們應該看到外面的境界,我們要趕緊反觀。我們若有入法的心,心若有入法,無論是什麼境界,無不都是在向我們說法。所以我們若是受到外面的境界這 樣一照,應該就要趕緊反觀自照;自然我們的心,就能夠念念趨向清明。

我們不是有說過了:「有緣聞聲心明,入法者見性明心。」我們所遇到有緣的人,無論是聞聲、見形,都是讓我們的心能很明。那就是因為我們能夠反省自 照,看外面的境界,趕快回過來。這就是期待,我們人人「入法心明」。

修學佛法,沒有其他,就是常常顧好我們的心。我們的心若能顧得常常很清淨,那麼我們自然就能夠時時觀照自心。把我們的心觀照好,自然我們就能夠念 念清明,就不會被污染複雜掉。

有一群來自大陸北京的大醫院,院長或者是教學領導者來花蓮,和我們互動、來參觀。之後就來精舍,在這期間坐坐談談,他就在問我:「到底人是善還是 惡?人的本性是什麼?」我就回答說:「人性是本善。」從我們過去的祖先一直傳來的,都是同樣的道理--「人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不過,我們受到後天的環境,慢慢薰習我們。所以在這個本善的性,受環境的薰習;薰習惡的習氣,所以變成了惡的習慣性,以為就 是這樣的人生,這樣是應該的。

那有了善的環境,善的人來影響我們,我們感動,我們自然起著那個感動的心。他會接受,覺得歡喜,就知道這樣做是對的,幫助人是最歡喜的事情。

我就舉出了在大陸四川,二OO八年五月十二日,這次的地震,我們去幫助他們;經過了一百多天之後,我們的慈濟人回來了。

那裡有一群的小志工,在過去這一百多天,跟著師姑、師伯,在他們的地方去付出,無論是義診或者是關懷。這段時間來自台彎,和他們的鄉親毫無關係的 人,能夠這麼用心、誠懇的愛,去對待他們。這群年少的小志工,他們感動了,啟發了他們的愛心。所以要離開時,這群的小志工,就有這樣的承諾說: 「師姑,你們若回去,你們放心。這些老爺爺、老婆婆,我們會繼續疼惜,我們會繼續關心他們,你們儘管放心。」

真的,雖然我們的人回來了,但是等到又再去看他們時,真的這些孩子,也同樣傳承著我們這分的愛。這些孩子,在還沒有發生地震之前,大家都是家庭的 小霸王呢!

大家都是生ㄧ個孩子而已,一家好幾個人,寵愛在這個孩子的身上;所以這個孩子他在這個家庭,就是--「只要我歡喜,沒有什麼不可以!」所以他以 為,他們的生活應該是這樣。就是家庭的小霸王啊!

但是經過了這段地震之後,慈濟人去,除了付出愛 同時身教,以他們身體力行來教育、啟發他們--所有的善就是要從孝開始。所以教他們說:「行孝、行善都不能等。」甚至教他們說:「什麼叫做孝?孝就是要回 報、要付出。」我們就為他們舉辦一個,為父母洗腳,幫阿公阿嬤洗腳。

孩子捧著水啊,雙腳跪地幫爸爸洗腳,幫阿公、阿嬤洗腳。孩子摸著腳,粗粗的,都已經長繭了;就能夠明白說,腳怎麼這麼粗,手怎麼這麼粗,腳皮很 厚,也裂開了…那個時候孩子感動了、會哭了--「我們的享受就是來自於長輩,那分做很粗重的工作,這樣賺錢來養家,讓我們來享受啊!」所以向父母 說:「對不起,過去不懂事。現在開始,我懂得孝順,我懂得要愛了。」這真正很感動人的事情,發生在四川。

所以說起來,人性本善,只是受到後天的環境去影響。

善與惡好像在拔河一樣。善法若能夠度,能夠把它拉過來,那就是度了。

我們昨天也說--「我們要發心、要自度、要度人。」

想要自度,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就是在度自己,同時也是在度別人。我們能夠度自己的慳貪,同時以身作則,也能夠度別人去 布施。

所以說起來,我們若是去除了慳貪,我們就懂得布施。我們若布施,我們就能夠影響別人也去付出。

類似這種啦,我們自己要自度度人;甚至過去被我們度的,結了好緣;現在讓我們度的,我們要再結更好的緣,延續到未來。所以無論是在今生或者是後 世,我們要不斷去撒種子。這就是我們要播善種子,我們要一直抱著這分自度度人。

因為我們學佛,不是一生就學得完。佛陀一直告訴我們無數劫,那無量生死輪迴中,還是同樣要不斷,有這個因緣種子。我們不斷學佛,才能夠愈來愈接近 佛性;愈來愈將我們多生劫,無始以來我們的習氣,才能夠一直除掉了壞的習氣。

那種受到後天影響,一生過一生無明的覆蓋。我們現在得到佛法,我們就能夠把這個無明,一層一層把它去除掉。所以我們必定要以長時間啦,要累生世不 斷在人間自度度人。

因為這樣我們要「心正守規」,我們的心要常常正方向。我們要常常守規戒、防非止惡。所以常常「心正守規」,我們當下念念清淨,就無癡了。


因為無明惹來了,才會讓我們的心在那個癡念中。凡夫就是癡,癡就是無明。愚癡不會是非分別,所以才會讓我們,原來清淨本善的性,被惡的牽過去,從 善的一端被引誘過來惡的另一端;這就是因為愚癡無明在。

所以我們一定當下念念清淨,去掉愚癡。若能夠這樣,我們就處處安然自在。無論你去到哪裡,我們都能夠很自在。因為我們的心,絕對不會再讓其他的境 界,將我們引誘出去;無論是什麼樣的人來唆使我們,我們也不可能被他影響。不只是不會被影響,我們還能夠把他感化過來。

所以只要我們正心守規,那自然念念清淨,那念念清淨就沒有無明的心念,自然無論在哪裡,我們就全都很安然自在。


imgdbb00f032197f733e93cd2376b236361 

【無量義經集選】

未能度者起度心
十惡者起十善心
造作者起無為心
退轉者起不退心
有漏者起無漏心
煩惱者起除滅心


所以,「未能度者起度心,十惡者起十善心,造作者起無為心,退轉者起不退心,有漏者起無漏心,煩惱者起除滅心。」

我們就是要不斷,為過去、現在、未來,加強我們要如何去度人的願力!我們就要好好加強,我們的四無量心;好好加強我們的六度行啊,自然我們能夠, 不斷來鋪好我們愛的種子。

不管是過去、現在、未來,我們都要發心去度他們。有的還沒得度的,我們都讓他們能夠得度,又再還能夠去度人;或者是有十惡的人,我們加強了我們如 何就教化,如何來度他。

所以我們要時時,要接受佛陀的教育在我們的心,成為我們的法。還要能夠走入人群中去。對這些十惡行者,我們能夠把他轉變過來,變成了十善行者的 心。

「十惡、十善」大家都知道了,在「身、口、意」--「身三、口四、意三」。

那「身三」就是「殺、盜、淫」,這就是「三惡」。

身體有三惡,殺是殺生。盜就是搶啊、詐啊、騙啦,這就是身體去做的。淫,那就是男女之間亂了。這全都是身體去惹來的三惡。

口四就是--「妄言、綺語、兩舌、惡口」。這就是嘴,輕輕的一句話,能夠勸人善,也能夠引人惡。所以嘴很重要,不要隨意的開口動舌。

所以常常說:「我們的口要說好話喔。」無論如何我們要口說好話,我們要多讚嘆人,不要毀謗人。這在靜思語短短的幾句,都能夠常常警惕我們。

我們「心」也有三--就是「貪、瞋、癡」。

所以「身三、口四、意三」,合起來就是「十」。那往惡的就是叫做十惡,往善的那叫做十善。我們的口常常說好話,我們的身常常做好事,我們的心常常 發好願,這樣自然能夠行十善法,也就是起十善心。

所以「造作者起無為心」。「造作」就是「去造業的人」。看到世間一切,就會去造作很多的事情;起心動念,貪瞋癡就去造惡業。

若這樣的人,我們能夠用佛法來勸導他,成為無為心。那個心能夠「靜而正」,那靜思、正念,自然內心就不會去造作,叫做「無為心」。

「退轉者起不退心」。若有人發一個心走入善法來,某種的環境不如他的意,他就退道心去。那像這樣的人,我們就要用方法去勸誘,讓他那個道心堅固不 退轉。

「有漏者起無漏心」。有漏就是有煩惱的人;滿心都是煩惱,這叫做「有漏」。人家跟他說的好話放不住,壞的話常常記在心裡,這種好的漏掉,壞的就是 不斷在造作,這種的叫做「有漏」。

有漏,就是善法無法在心中。那我們就用方法來幫助他,如何起了好念?我們讓他的這個好念常住,讓他能夠得到智慧、是非分明,所以這是我們要幫助 他。我們要幫助人,自己也就要先有啊!

「煩惱者起除滅心」。煩惱很多的人,我們要用方法,讓他煩惱來就能夠及時警惕,趕緊把煩惱排除掉;要及時排除啊,不要惹來了煩惱,先造作才來後 悔。所以我們應該「煩惱者起除滅心」--煩惱一來馬上排除。

這就是我們要平時,有那分靜思湛然的這個心。常常這麼清淨,當下時時觀照自心。要常常觀照我們的心,則念念趨向清明。自然啦 我們每一個念,都能夠向清淨明朗的方向走。

我們還在要「正心守規」,就「當下念念清淨無癡,則處處安然自在」。

各位,學佛就是要時時「靜思正念」,自然很多的法就現前在我們的心中,我們就能夠將天下很多是非都能夠排除。

所以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啊!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4793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