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04. 第一功德(二)
2011/03/16 07:34:56瀏覽438|回應0|推薦0
以下為2010年9月1日,大愛電視台首播--證嚴法師所開示的《靜思晨語。慈濟宗門》的內容。

20100607-101.jpg
20100901-1.jpg

影音版 | Flash 


img09d0768570f5f97f2589c48c4429d871 

天地之大
心宅之寬
仁德之美
妙有之真
應時把握
自心受用


imgee214eadbdfb8399a7816d3008511f77 

法度喜悅
天地共享
心寬念純
無嫉妒意
隨喜能捨
無憂無求


「天地之大,心宅之寬,仁德之美,妙有之真。應時把握,自心受用;法度喜悅,天地共享;心寬念純,無嫉妒意;隨喜能捨, 無憂無求 。」

這段文是要與大家分享,真的「天地之大」。儘管「宇宙之大」不過,我們的心宅更寬!

所以常一句話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就是要對我們說,我們的心應該很開闊;我們的心宅若寬、若大,我們才能自然而然地體會到「仁德之 美,妙有之真」。

看看,放眼天下,山河大地真的是錦繡之美!那就是因為它寬、它大。所以我們同樣,人人的心宅都有「仁」--人人心中存仁德,這叫做「美德」,所以 叫做「仁德之美」。很美的道德就是要「存仁、存德」。我們若能日常生活中,無時無刻心境都處在仁與德之間,我們就能體會到「妙有之真」真的是妙!

雖然佛法就是如此教育我們,很多、很多的事物,分析到頭,化整為零了,零就全都沒了,那叫做「空」。 既然都空了,為什麼人人會在這空泛的境界生煩惱?因為人生沒有透徹真空的道理。

其實真空的道理,就是一直跟大家說「妙有」,絕對是「有」--我們人人本性清淨。

要不然,就如我們常常在說:「哪一個地方很髒、很臭!」對,為什麼會髒?就是因為沒有整頓。本來都是很好的東西,就是年久月深,都沒有整頓,就變 成垃圾;聞起來很臭!那是為什麼?因為東西附污穢後,它就會產生臭味。

這個臭味到底在哪裡?就是在東西裡。你看到東西髒了,把它清一清,臭在哪裡?沒有聞到了。聞到的臭味長什麼樣子?拿起來看,沒辦法拿起來,因為它 是一個氣味。氣味就沒辦法看到,但是有沒有?有!所以它是存在。所以,雖然感覺存在著某一樣事物,那事物若分析到最後,那些東西沒有了,臭味也沒 了。但是這是「真空」,沒有了。

不過,妙有在。什麼是「妙有」?就如你的鼻子,你能分別有沒有。臭!臭從哪裡來?趕快去找;或是香,香從哪裡來?趕快去看,什麼是香?香和臭,那 個感覺。但是此感覺,長得怎麼樣?我們看不到,拿不出來。讓你看,感覺長什麼樣;這感覺有沒有?有。歸在哪裡?其實外面有物,內心有感,去體會, 叫做感覺!

感覺的源頭在哪裡?是那分妙有。這分「妙有」就是從「真空」而來;你能去體會真空,才有辦法真正回歸「妙有」--那就是真,就是我們的本性。

所以「妙有之真」,必定要先去體會「仁德之美」。我們若能真正體會到「德」,就如常常都在說的「功德」。「功德」就是「內能自謙,外能禮讓」。自 謙就是說我們在用功;我們用功,能形容出來的,那就是你對人、你的付出、你無所求,對人能令人看到,肯定你、信用你。這已經是我們從內心培養那分 愛,我們自己正信、正念建立起來,自然你用功之後,就變成很自然表達出來,才讓人能肯定、信任,這叫做「德」。所以讓人能肯定、信任,就是「仁德 之美」。

我們的人格已經建立,所以人品典範,這就是仁德已經展現出來了。我們若都還沒有展現「仁德之美」,就無法體會「妙有之真」。

所以那真的「妙有」,是在我們內心。 所以我們「真空妙有、妙有真空」,無不都是在我們修行過程中體悟出來。

所以「應時把握」,我們要趕快把握當下,好的道理我們應該快拿來我們內心用,行動在人群中。所以「應時把握,自心受用。

「法度喜悅」,這都是法。 佛法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你的付出能得到人人受用;人人的受用,我們會覺得很歡喜,所以就是法付出去,得到成果後,對我們自己也是很歡喜!所 以看到人在笑,我們也會歡喜!所以這笑聲能互相效應。

看到,有時風災、水災等等…的事,發生之後慈濟人若出現,一些人就說:「慈濟人來了!慈濟人來了!」因為你的出現,就是令人安心。為什麼你的出現 會讓人安心呢?這就是因為,我們「慈濟人間路」走得很平穩;慈濟的人間路走得平穩,是因為我們「靜思勤行道」。大家了解這條路,我們的心靜下來之 後,了解佛法所教育我們的道,就是「經者道也」;所以我們慈濟人能去實行,行入慈濟人間路。

人間有種種事件,看到慈濟人,大家就安心下來了,這也就是「法度喜悅,天地共享」。我們這種歡喜,看人能解開他的困難,我們也很歡喜!若這樣,天 地共享受,這種歡喜不只是我們歡喜,已經天下沒有困難了。以此法讓人人解決了他的困難,我們也能歡喜;對待天下間的人都一樣,這就是「法度」-- 「以法來度」,讓人人能歡喜、能平安。

所以「心寬念純,無嫉妒意」。最重要的,我們的心要寬、念要純;看到人在歡喜、看到人得法自在,我們要輕安,我們的心就沒有壓力了。人人若能得到 法之後,心寬念純,才能另人人成就;而且我們不要嫉能妒賢,我們沒有。

所以這種心寬念純的人,他的內心就沒有那樣的嫉妒。因為我們已經能夠「隨喜能捨,無憂無求」。 我們的心已經到達了能捨,捨掉一切的執著;我們要把法度給天下人人去受用。人人能受用,得能、得賢、得到好名聲,受人肯定,我們都要隨喜。我們要隨喜,捨 去我們的執著,自然能「無憂無求」。

想,我們的心,人人若能如此,不就是人生的享樂嗎?「天地之大,心宅之寬,隨喜能捨,無憂無求」,如此逍遙自在,真的是輕安。這樣的人生,應該是 最有福的人生,也是最有智慧的人生。

所以我們用《無量義經》的法,走入人間的道路,我們一定在人間不離開很多貪瞋癡慢疑,產生了十惡業,我們就要培養十功德,來化消十惡業。



img7a12198d8500d39ce214b80d7d5bab6c 

【無量義經集選】

第一功德難思議
道源功德由信起
是經能令諸菩薩
未發心者能發心
無有慈心起慈心
好殺戮者起悲心
嫉妒重者起喜心


所以我們已經說了--

「第一功德難思議,道源功德由信起。是經能令諸菩薩,未發心者能發心、無有慈心起慈心、好殺戮者起悲心、嫉妒重者起喜心。」

人的心,有嫉妒心,或是心地起惡念;有殺人的心,那就是因為欠缺了慈心,所以悲心不能起。 慈悲心會起,就是因為發菩提心;所以這部《無量義經》最重要就是,要使菩薩起菩提心。

我們記得這部經從哪裡來?從「諸佛心宅」中來;那寬闊的心,就是諸佛心宅的心。所以這就是無量義,就是在開闊的心地裡所養成的,所以才有「仁德之 美,妙有之真」。這要在那片很廣闊的心地,才能培養。所以這些法,是從諸佛心宅中來。

要去哪裡呢?「眾生發菩提心的地方」。所以眾生就是芸芸眾生;我們要如何能將這部經散播在所有眾生的心中?這部經也叫做「愛的種子」。我們要如何 在每一畝畝的眾生心田撒下種子?這就是要用心去耕耘。所以還未發心的人,我們要讓他發心。發什麼心呢?發大慈心、大悲心;要開闊他的心,沒有嫉妒 心,起隨喜心。這就是要從「功德」--培養這個功德的心。

功德,剛才就說過了,要讓人人內心去用功。它本來就有種子,需要喚醒他自性農夫,令他自性的心田,要自己去耕耘;他若能耕耘好這片心田,自然成果 纍纍就展現出來,那就是叫做「德」。所以「功德」,就是要推展入人人的心地中;我們的用功也能影響大家。

就是在我們慈濟人群中,人人都有一部經--

在中部有一位黃居士,當兵之後,學會喝酒;退伍後,每天都是醉茫茫,已經成為酒癮了,手都開始會抖了!

有一天,無意中他看到大愛電視台,看到師父在說《父母思重難報》,他忽然間如夢初醒,整個覺醒起來!自己覺得:「對啊!父母恩如此重,到底要如何 報父母恩呢?這一生從當兵回來,就這樣沉迷於酒中,沒有報父母恩不打緊,還讓父母很擔心!」從聽到師父的開示後,開始,他下定決心,要如何能戒 酒?如何能讓父母不擔心?那時他才四十二歲那一年,他就開始下定決心,去找我們的環保站,去做環保。

之後,我們在台中開始要蓋醫院,需要人,我們要有香積組,我們一天要煮給很多人吃,要用大鍋炒,他自告奮勇投入去炒大鍋菜。所以,五、六年的時間 都在香積組。凡是他到來,大家肚子都不怕餓到;而且能煮得很豐盛,讓大家吃得很歡喜。

這他就自己常說:「原來付出做好事,是那麼歡喜的事!」

甚至也因為投入環保之後,做香積忘了酒癮,這兩隻手恢復得強而有力,能做很多事,再重的東西,他都有辦法扛;再粗的工作,他都有辦法做,他能減輕 大家力量的負擔。他每天做得很歡喜!父母很安心。

幸好在四十出頭時,幸好遇到慈濟;慈濟幸好有環保站。尤其是我們有很多工程,台中在蓋醫院,每天需要香積組。看,這都是法!以法度人。

所以我們要知道,佛法不只是「你坐著聽我說,我也坐著說給你聽」,不是這樣而已!所以,「天地之大,心宅之寬,仁德之美,妙有之真;應時把握,自 心受用。」我們要趕緊把握,這麼多方法,好讓我們去除內心的煩惱;我們能去體會助人的快樂;我們能去了解,如何放煩惱的方法…這我們都要及時。

所以這都是「法度」--我們接受了法入我們的心,我們用功出來,這個方法再帶動給別人。你看,這種的喜悅「天地共享」,我們和人人共同享受;這要 「心寬念純,無嫉妒意,隨喜能捨,無憂無求」。看!我們的功夫若到如此,不就是一個很美的心地風光嗎?

所以希望人人要用功,時時受法要體用,如此就是法喜無窮。

人人是否能得法喜輕安呢?那就要用心啊!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4793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