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99. 十功德品(一)
2011/03/13 10:20:10瀏覽607|回應0|推薦0
 

《靜思晨語。慈濟宗門》99. 十功德品(一)

以下為2010年8月25日,大愛電視台首播--證嚴法師所開示的《靜思晨語。慈濟宗門》的內容。

20100607-101.jpg
20100825-1.jpg

影音版 | Flash 


imga39fde7e1e338b599ef01abb05c419bb 

菩薩慈悲 利己為人
請法解惑 是經甚深
微妙難解 起源止處
敬請佛說 開示眾生
明了法源 依經入道


「菩薩慈悲,利己為人,諸法解惑--是經甚深,微妙難解,起源止處。敬請佛說,開示眾生,明了法源,依經入道。」

這段文是要與大家分享--

菩薩就是慈悲,他是大有情者,他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能與佛同世,直接聽佛說法,心開意解,他都能知道。

但是佛陀所說的經是那麼深,雖然覺有情者聽懂了,也知道經法是非常難得。但是比較擔心後世的眾生,根機利鈍不整齊,可能還是有人不能了解;所以大菩薩、大莊嚴菩薩,就又代替大家請教。除了自己能再次聽佛陀更清楚分析,此經甚深微妙的道理以外,也能讓佛在一次的解釋。

所以「請法解惑」的因緣,就是因為「是經甚深」;因為這部經真的很深,因為經的內容微妙難解,真的很微妙,很難得解釋,所以請佛陀再重新另外解釋。

因為所要解釋的,是它的「起源止處」--這部經到底是如何來的?它要到哪裡去?是什麼作用?這在裡面經文也有。所以那種的起源和止處,就是微妙難解。

這是大莊嚴菩薩的慈悲,代替我們未來眾生請問。所以他「敬請佛說,開示眾生」--「開示眾生」那就是未來的眾生;在現場大家聽的都知道了,還有未來的眾生。

為了讓人人能「明了法源,依經入道」,能了解法的源頭,依照經典入此道路。「經者,道也、道者,路也」,要讓我們知道,這路徑要怎麼走。

這是開始的〈十功德品〉,所以希望佛能讓我們更了解,到底這部經,在人間有什麼作用?它的起源、它依止的地方,到底是什麼?這就是問這部經的意思。


imgc1818cace77a70ad38cb5b4eb8c056a8 

《無量義經》
爾時大莊嚴菩薩摩訶薩
復白佛言
世尊
世尊說是微妙甚深
無上大乘無量義經
真實甚深甚深甚深


所以在經文中,〈十功德品〉開 頭這麼說--

爾時,大莊嚴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世尊說是微妙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真實甚深甚深甚深。」

很少有哪一部經,一直甚深甚深,真實甚深,這實在是很少見。不過在《無量義經》,如此浮現出來,我們就能知道,經典它的含意,和為人間的 作用,用途有多大!

因為眾生根機,如此高高低低,真的是參參差差不整齊,所以佛陀才需為眾生,說這麼多年的法,設很多方法,去應眾生根機。

如此四十多年了,到底眾生的根機是不是有較整齊了呢?佛陀出生在印度,但是佛法是要普應全人類。佛陀在時間,也總共才八十歲的壽命;真正說法的時間,也才有四十九年。所以說在這時間,人命、壽命的時間中,在那裡所說的法,大家都普遍聽得到嗎?

近佛時代不太久,有一位阿育王,他很信仰佛法、尊重三寶。

有一天他看見一位,很莊嚴可愛的小沙彌,看到的時候,他一直從內心,想向這位小沙彌頂禮;但是他覺得「我貴為國王,孩子雖然出家成為沙彌,不過他就是小小一位沙彌而已。但我是一位國王,在眾目昭昭下,向一位出家的小沙彌頂禮,好像會失去國王的尊貴。」但是他一直、一直有這念心,很恭敬、很想要頂禮,所以他就邀這位小沙彌到偏僻的地方,對這位小沙彌恭敬頂禮。

頂禮之後,他就向這位沙彌說:「我現在向你頂禮,你出去之後不要向人說起,說我阿育王向你小沙彌頂禮。」小沙彌聽了之後,歡喜。

後來,看到前面一支瓶子,瓶口小小的,他突然就把他的身體縮小,鑽進瓶子裡,之後國王看到了:「怎麼會這樣?」突然間他又從瓶口裡,小小的瓶口又飄然出來了。那時候小沙彌跟國王說:「國王這只有你看到而已,你不要告訴別人。」各人就有各人不能向人說的話。

「不可說、不可說,其法深奧微妙,甚深不可說。」看,在佛世時代,和佛如此接近,也如此恭敬的一位阿育王,他竟然也還有我相;雖然他很恭敬,但是「眾生相、壽者相、人相」全都有,還是去不掉。

其實真的是佛法很奧秘,很深、很深,所以大莊嚴菩薩,他就是希望以後的眾生,能讓佛法更普遍在人間,人人做得到,人人說得到,人人都能互相分享。所以他慈悲再請問,為了就是要讓這部經就是大家都能聽得到。


imgb8afe019caf20acfe9c3bcc879d33955 

一聞能持一切法故
若有眾生得聞是法
則為大利


所以:「一聞能持一切法故。若有眾生得聞此經,則為大利。」

希望人人一聞能持一切法,聽到一句,就能知道很多道理;若能人人、眾生都聽得到,不是眾生都能得到大利嗎!

因為這部經是如此適應未來眾生的根機,所以希望佛能再更明白解釋,如此對未來的眾生,才是真正有利。



img683b7b4e49ba65c4924b4174612156ff 

所以者何
若能修行
必得疾成無上菩提


「所以者何,若能修行,必得疾成無上菩提。」讓大家全都能接受得到,大家都能投入這部經的內容,甚至身體力行,人人全都能很快得到無上菩 提。

在這段文,我們大家是不是能想到,現在的人間菩薩?我們常面對到的、所聽到的,過去的人生如此迷迷糊糊,很糊塗的人生;聽了之後,看到大 家這麼在做,自己過去的糊塗,也是會覺悟過來。

我們也有聽到,有一位是慈警會,本來他就是社會的保母;儘管他要維持社會的安全,不過,自己的習氣,他就說「五專」都有。

「五專」慈濟人的術語。「五專」是什麼?絕對不是讀書的五專,不管是賭博、喝酒,吃喝、玩樂每樣都會,這是他過去的人生。但是看到慈濟人 那分愛的付出,周圍的人那種受苦難,慈濟人如何去幫助,如何去膚慰,由不得他心服了,由不得他接受了慈濟人的威儀規矩,所以他改變了。

看這不就是「若能修行,必得疾成無上菩提」!過去不好的習慣都去除了。不管這時候,別人邀他賭博也不會去了,別人邀他喝酒也不去了,請他 抽煙他也不抽了。總而言之,一切不好的習氣,過去說是很難改,但是現在完全戒除了,身心輕安自在。了解到,自己若能如此做,就可以很歡 喜,所得到的就是法喜充滿。

不管是為社會人群的保母,他很盡職;或是投入慈濟的團體,為利益人群,不惜辛苦付出的,也是很多。

所以這就是已經見證,若能修行這部經,絕對很快,疾成就是很快,無上菩提,能得到無上菩提。


img2534679ec8be9e9b7aadc2f29be1d4b6 

其有眾生
不得聞者
當知是等
為失大利


「其有眾生,不得聞者,當知是等,為失大利。」假使這部經,無法普遍讓人人都能得到,其實這是眾生很大的損失!或是聽了之後無法接受,或 是很不了解,或是完全沒聽到,這些人真的是失去了大利!

是什麼大利呢?他不知道,原來「菩提大道直故」!其實有的人害怕聽經,覺得--「我很怕,我若聽經,我就要依照經的教育,要守戒,要持 齋,要…等等。」

或是會覺得--「我聽經若沒守規矩,這樣我自己心更不安,所以乾脆不要去聽。」也有這樣的人。

所以若如此,實在是失去了大利。


img1fcb9509f42d20f66b3e73bd25383ac6 

不知菩提大道直故
行於險徑
多留難故


就是「不知菩提大道直故,行於險徑,多留難故。」

常常對大家說:「佛法要生活化。」其實菩薩在人間,人人都是菩薩,人人所說的話,只要有道理,也是叫做經;有道理就是有路讓我們走,這叫做有道 理。

所以我們應該要知道,菩提就是大道,一條覺悟的大道。這條覺悟的大道沒有彎曲,也沒有坎坷,是很平坦的大道。尤其是又很直,只要你進來,在這大道 上,其實不難走,很好走的路。

所以因為有很多人,不敢走入這條路,就是不知道這條路的平坦,不知道這條路,原來是這麼直、這麼好走;所以偏偏去走,「行於險徑,多留難故」。

眾生不就是這樣嗎?本來一個明明的道理,你接受就對了,做就對了;就是不犯錯。若能這樣做,絕對沒有犯錯,不只是保護自己,還能利益他人;這是如 規如矩的人生,規矩的人生,就是守道理的人。這是一條很大條、很康莊,很平坦的道路,偏偏不去走;他就是要去,走在那種很險要的路。

所以常說:「聽我一句勸,我勸你,你要好好懸崖勒馬,不要去走險路。」這也是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哪需要如此鋌而走險呢?不用!

不要人生覺得說:「沒有我做不到的事,沒有我…」好像世間的事,我們都只是逞強。看看地球一直在發燒發熱,地球真的是病了,因為人類在這顆地球 上,無理使用,所以無理破壞,破壞山河地理,水脈壟斷掉了,樹木一直被砍掉,這就是為了利益、為了享受。

所以就是因為「行在險徑」,所以才會「多留難」。我們在這人間道上,不斷六道輪迴,由不得自己,真的是苦難偏多,很多事情不是我們要的;但是偏偏 逆境,就在我們的生活中。人間不就是在這險徑多留難呢?很困難!

有的人說:「我很困難,我很難過日子。」對,過去就是走這樣險徑的路,為利喪失了良知,為了享受不顧一切,這不就是險徑嗎?所以過去所作的,現在 的糊塗等等…不斷都是在造業中。

所以《無量義經》就是一條康莊的大路,人人有辦法接受,人人做得到,也是現在人群所需要的。

所以因為這樣大莊嚴菩薩,就再次請佛陀說法。所以「菩薩慈悲,利己為人,請法解惑,是經甚深。」因為這部經很深,所以「微妙難解,起源止處」-- 這部經的起源,和它要依止的地方。

「敬請佛說,開示眾生。明了法源,依經入道。」讓我們能知道這個法的源頭,讓我們安心入這條大道直,這條路可以走。

所以我們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4793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