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95. 深妙十二因緣法
2011/03/11 20:41:54瀏覽1274|回應0|推薦1
 

《靜思晨語。慈濟宗門》95. 深妙十二因緣法

以下為2010年8月19日,大愛電視台首播--證嚴法師所開示的《靜思晨語。慈濟宗門》的內容。

20100607-101.jpg
20100819-1.jpg

影音版 | Flash  


img8be85e2039afd79fcee38714a8e96c90 

佛觀眾生利鈍根性
曉了深妙十二因緣法
尋究根源而不可限
說無礙智
永離縛著
積功累德
不懷回報


這也就是要與大家分享,佛陀的智慧,來觀察我們眾生,我們的根機是利,還是鈍。我們的根機若很利根,一聞千悟;我們若能很鈍根,就是千聞也是不能一悟,所以利鈍的根機差這麼多,這就是眾生的習性。

我們每天每天在聽經,有的人會時時反省,注意我們自己的行為,注意周圍的事物;這就是若在聽經之後常常、常常好好自我薰習,自然我們若聽到什麼樣的法,我們都能很快就覺悟了。若是相反,你聽得再多,還是沒辦法!這就是利、鈍的根機的差異。看你是很利的根,利就是很敏睿,很有睿智的人,這也是要平時薰習。

但是佛陀就是要讓我們能了解,深妙十二因緣法。我們人人,不一定在過去、現在、未來,才有十二因緣;其實十二因緣法,是應該用在每一天。

每天不是跟大家說:「一念無明生三細。」這就是一個源頭,所以「無明」緣「行」--我們若一念的無明起,我們的行動就開始造作。「無明」緣「行」,「行」就緣「識」了,這意識就生起了!

開始無明,我們的動作生起,這意識常常就這樣想--「我在說話,為什麼他這樣從中間攔起來,把我的話阻擋下來?為什麼我說的話很不錯,他怎麼不聽我說呢?」這個意識一直就是起著不歡喜,意識起了就開始緣了。

又是去緣,緣著「名色」。「名色」就是沒有看到,沒看到是怎麼沒看到?過去就跟你們說了,因為父精母血這樣交合起來,還沒有看到什麼東西,只是知道因緣會合了,有了。

我們一樣,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因緣會合,那顆因的種子,又是一層不好的種子;不好的因、不好的緣,又是再交合起來,再來就是「六入」了。不好的緣交合起來了,外面的境界現前了,眼耳鼻千身意,去緣外面的境界。

看六入,就是六根去接觸到六塵;六塵被我們接觸到之後,就開始,因為「觸」就開始感「受」了!

感受到這個我愛,那個我不愛。愛的,我想盡辦法取著,不擇手段,這種的感受,取著到時,我歡喜!取不到時,我很煩惱!這種得失煩惱又回復回來,所以「取」。

這種去取,貪、愛、取著,開始就是「有」了。有,有了得失煩惱,有了很多,千差萬別,讓我們分析不完各人的根性。把那習性放在心裡,無明再重複、再重複,有了無明不斷再複!這種「生」、「老死」在一生中,都是在無明緣緣開始;這樣一直緣緣緣,一直到最後,還是老、死,這就是我們的人生!

我們應該要去尋根究柢,真正這個源頭如何來?其實源頭離我們不遠,都是在我們一念無明起因。所以追根究柢,我們若要再追究到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煩惱互動,真的不可限量!

這若要修行就是很容易,若不修行,真的煩惱無明實在是不可限量!

所以佛陀為我們說無礙智,要我們能產生一切無礙智,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或是四無礙智,這就是佛陀要我們把我們心的煩惱,全清除出去。

煩惱的源頭我們若了解,其餘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鳥叫蟲鳴的聲音,無不都是在說法。

所以就好像看到「草根菩提」。一位老菩薩,她每天每天都是做環保,旁邊一些師兄師姊就說:「那位老菩薩,她的名字叫做『第一』」。第一名的,為什麼叫做第一名?她風雨無阻,一早大家還沒有到,她先到,第一名;颳風下雨別人無法來,她還是能來,第一名。

原來這位老菩薩,她是一位有癌症的老菩薩;她曾經得過乳癌,又有肝癌、糖尿病,覺得這樣人生還有希望嗎?

有師兄知道--「這位老菩薩怎麼會這樣?家庭環境就不是很好了,又如此一病再病!」他就開始邀她來做環保。她開始就去做環保,她覺得做環保很好,都沒煩惱,所以她開始天天去做環保。做環保之後,她慢慢智慧一直明朗起來了。

所以人生的哲學,問她說:「妳這樣不累嗎?」「不會,反正我若有病,只是睡覺,愈睡就愈擔心!愈擔心愈害怕!怕死了!我不要等在那裡,睡著等嚇死,我這樣每天出來做事,多歡喜!」

她家裡還有一位她的老先生,這位老先生中風了,老太太每天要照顧他,照顧老先生會放棄環保嗎?她說:「我怎麼可以放棄呢?我去那裡和大家在一起,我多快樂!但是他就已經中風,我也要盡責任,我也要照顧他。」看,家裡二人,一個中風,一個自己癌症;你看,她也能去付出。

這種也能給我們一種啟悟--離開纏、縛、執著,我們凡夫就是纏縛住;被什麼纏縛了?就是煩惱纏縛我們!

所以常常說,我們人人都有一個如來本性,在我們心中;只是煩惱把我們纏住,所以我們的名稱,叫做「在纏如來。」我們人人都是在纏如來,被這無明繩纏住;若不是,我們人人都有一個清淨的本性,海闊天空,就像那位老菩薩,她解開她的煩惱,解開她纏住的心。

所以我們聽,我們也能用;用在讓大家知道--這是一個觀念,轉一個觀念就是智慧、就是善;若隨著環境、煩惱、潮流,就是苦!或是埋怨,那就苦不堪了!

所以我們要積功累德,不懷回報。能把我們的心好好顧好,這叫做「功」;外面我們能去付出利益人群,這叫做「德」,所以我們要積功累德,培養我們的習氣。我們要有好的習氣,這就是叫做利根;我們若有不好的習氣叫做鈍根。

聽法,聽來要用的,聽而不用,永遠無法體會!所以利根還是鈍根,這就要看我們自己如何去使用。我們要自己利根,不要鈍根;我們若是鈍,一天到晚都在煩惱中,不知道十二因緣的無明源頭,原來當下即是。

我們現在就是有無明,這無明開始之後,十二因緣一直緣下去,每一念間無不是無明!所以希望大家,這無明時時自我警惕,化開無明,那就是清淨本性。



img0c1bc1beae170c7fb0b301057792ce60 

《無量義經》

念念生滅
善男子
是故初說 中說 今說
文辭是一 而義別異
義異故 眾生解異
解異故
得法 得果 得道亦異


《無量義經》裡我們的念--好念、善念、惡念、煩惱,都是念念生滅中,要看我們向來的習性是什麼?

我們若是好的習性,常常所生的,就是好的念頭;我們的習氣若不好,一切境界都是不好的念頭!

有時生起一念好的念頭、善心,但是很快就滅掉,所以「念念生滅」!好、壞念都是如此生滅,我們的心念就是在生住異滅中。所以佛陀就這樣跟我們說,就是因為如此,我們的心性不定,所以我們的見解不定。

佛陀說:「初說、中說、今說」,過去四十幾年間,也是一樣說這些法--四諦、十二緣、六度萬行,不離開這些法。

「文辭是一」說的話都差不多一樣;不過,「而義別異」裡頭對什麼根機的人,他就要同樣這件事,不過,他要說不同的意思,讓大家去體會。

說同樣的一句話,他能分析其他的意思,所以文辭是一,而義差別。就像有一段這樣的文字,古早時代,有一個國家他們的習俗,父親到六十歲,子孫要給他一件毯子,開始要去守門,就是都要去守在門邊顧門。

有一對兄弟,大哥就對弟弟說:「父親六十歲快到了,你快去準備一件毯子。」

真的快到時,弟弟就去拿一件毯子來,這件毯子展開,原來是半件而已。大哥就問弟弟:「你怎麼用半件毯子呢?」他說:「也是要再準備給後面的人用。」他說:「後面是誰?」「看起來你年紀也不小了,你若年老時,我把這半件毯子給你兒子,你兒子給你,這樣以後你也是用這半件毯子,去守在門口、顧門戶。」

大哥聽了,他感覺,對!這是每一個人都躲不過的,萬一若是輪到我的時候,六十歲,我就要去守門口、顧門戶,這要怎麼辦呢?

就跟他弟弟說:「既是如此,我們對父親這樣就不對了,不過,這是現在的習俗。」所以這二兄弟,就說出他們的心情,給一位智者聽。

這位智者就覺得,這種習俗應該改除,所以向國王陳情。

國王認為:對,這樣的習俗真的很不好!一輩子這麼辛苦,到六十歲,只得到一件毯子,就要替子孫顧門口,這應該不對!所以國王一道令下,就此改除六十歲,一件毯子顧門口的習除。

這就是說,義不是不能改,這種的習俗能改,所以「眾生解異」眾生只是一個習俗,那解不同。

像我這樣解說,大家坐在這裡,大家所了解的是不是一樣?也是不同,都有利鈍的根機。

所以我們「解異故,得法、得果、得道亦異」,就是你了解多少,你就能得到多少。

我們若沒有好好身體力行,無法去見證這個道理,所以得果就是見證道理,我們要身體力行。

「代謝不住,念念生滅」人生哪一個時間,不是代謝不住呢?我們在這裡坐著,靜靜坐著,我們體內的代謝不住,還是沒有停息。世間一切汰舊換新,都是不斷不斷在流轉,所以這就是--


imgad68b91d5adeb28f7057ccc637a6b6c8 

《無量義經集選》

代謝不住
念念生滅
文辭是一
眾生解異
法性無差
眾生四相
文理真正
尊無過上


眾生所解,所聽到的感覺不同。佛陀所說的教法,尤其是在《無量義經》它的文辭的道理,實在是很正確。

「尊無過上」因為我們眾生,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受四相牽縛住,這等等…或是生老病死等等,這全部在日常生活中。

其實法性無差,性全都是一樣無差,人人本具;不過我們就是一直在那裡分別,對外一直計較,不知道內心,代謝不住、念念生滅,我們自己都不知道!

無論是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沒有一個時刻是停下來,沒有加減的時候。沒有,我們常常就是這樣,在不斷汰舊換新;卻是我們不斷守著,那很固執的執著。這執著是一直存在,生生世世固執就是解不開,所以我們鈍根,無法體會。

各位,我們真的要用心,學佛我們若不用心,我們永遠都是在鈍根中。我們要時時積功累德,選擇對的事情,做就對了。這麼簡單,所以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479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