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66. 慧根深植菩薩道
2011/02/09 09:21:31瀏覽488|回應0|推薦3
 

《靜思晨語。慈濟宗門》66. 慧根深植菩薩道 

以下為2010年7月9日,大愛電視台首播--證嚴法師所開示的《靜思晨語。慈濟宗門》的內容。

20100607-101.jpg
20100709-1.jpg

我們學道要能夠守志奉道,實在是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我們能夠在《論語》裡面,看到孔夫子一再稱讚顏回,我們就能夠了解,為什麼孔子他就是一直稱讚顏回?因為他好學,因為他能夠守志奉道。

所以在《論語》裡面有這段文--「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註:孔子說:「顏回,聽過仁德的道理後,能夠長達三個月期間都不違背。其他的人,只有短期能做到而已。」


imgfad7a99e6fb4e2f40c10d11237b57416 

子曰:
回也
其心三月不違仁
其餘
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論語 雍也第六》


還有另外一段「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註:孔子說:「真有賢德啊!顏回。只吃一簞飯(盛飯的圓形竹器),只喝一瓢水(以瓠剖成兩半用來盛水),住在粗陋的小屋之中。別人是憂愁得難忍其苦;顏回則是仍然不改自得其樂,真有賢德啊!顏回。」

再加上這一段,我們就能夠更加強,顏回那種的守志奉道。


imgf13cd8c1d4516e4a808ac2fae89656b6 

子曰:
賢哉回也
一簞食 一瓢飲
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
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論語 雍也第六》


無論他在什麼樣的環境中,他就是別人無法堪忍,他卻還是很快樂。他不是忍,他是快樂。

我們前面《靜思晨語。慈濟宗門。修學真忍 自愛道心》不是說過:「忍而敬讓,是則真忍;自愛謙恭,是大寬量。」真的,忍,不是說:「我忍、忍、忍、忍…」忍得很痛苦,這樣不是叫做「忍」啊!我們要忍得敬讓,不覺得說是忍。

做人,我們就是禮讓人,這不算忍,讓人就好了。若能如此,忍而敬讓,所以這樣才是真正的忍。已經把世間的事情,真的看開了,沒有什麼好計較的;沒有計較的事情,那就不用忍了!

所以「忍而敬讓」,這就是真正的忍,這種的人就是自愛。自愛--他對自己就是真的很謙虛,對人很恭敬。

我們不是常常說過:「『功德』這二字--內能自謙;對人,外能禮讓。」這種的恭敬,這就是自愛的人。我們如何能被稱為「這個人很自愛」?對啊,自愛,我們就要有,內心好好下功夫。下一個功夫就是「謙卑」,或者是「謙恭」。對人恭敬,對自己謙虛,那這才是真正,我們心量開大的人!心量若開大,就不計較;不計較,就不會說忍得很辛苦啊,這才是真忍的工夫。

孔子稱讚顏回,他說:「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這就是,顏回和其他的弟子來比較,顏回可以聽到孔子所說的話,他可以三個月的時間,都不違背這個「仁」。其他所有的弟子,則是「日月至焉」--就是只能夠一天或者是一個月。

可見這個「忍」不簡單!你若不肯忍,就沒有辦法去捨。

前面《靜思晨語。慈濟宗門。布施無所吝》也是說「捨」--「一切財物、國城、妻子都能夠捨。」但是,這若不是真正很寬大的心,無法透徹道理,想要能夠捨,沒有那麼簡單!不過,很發心的人,了解道理的人,你看,甚至自己若沒有錢,他也會去幫人做工。以他的手腳、勞力那樣去做,賺來的錢,甚至月頭錢、年頭錢,他就是這樣,同樣去賣他的這個身力。他的身體有力量,他能夠去付出,得來的工資,就是為了蓋醫院,為了建學校,為了救濟等等…願意去打工,做苦勞來付出。

有的人很贊成,也會發願說:「師父,我把太太捐出去,讓她專心做。家裡的事情、事業,不必她擔心,讓她專心去做慈濟。」也有太太相反的,就說:「師父!我把先生捐出去,讓他全心投入,事業都不必他擔心。」這種妻子施,或者是丈夫施,他們都願意做到了,這就是懂道理,了解人生的真意義。甚至夫妻同入菩薩道!

不只是能捨,那還要能忍!經中也這麼說:「若人刀杖來加害,惡口罵辱終不瞋。」我們就要忍到這樣的程度。甚至要有長久的時間「歷劫挫身不倦惰,晝夜攝心常在禪!」


imgedf71bfeb1a5b450dcf8764c1b1a24ed 

《無量義經》

若人刀杖來加害
惡口罵辱終不瞋
歷劫挫身不倦惰
晝夜攝心常在禪


無論外面的環境如何惡劣,對自己的身體有什麼樣的壓迫,他對這個道都還是精進,絕對沒有倦惰的程度。

不懈怠,所以能夠「遍學一切眾道法,智慧深入眾生根。」他也是很認真,守志奉道,他還是一樣很好學,這全都是修行的過程。


《無量義經》這段文,一直就是要讓我們了解,學佛能夠成功,一定要經過這些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就是過去這段文一直到現在,他的含意就是行六度行。所以要「遍學一切眾道法」,那「智慧」才能「深入眾生根」。


imgfbf37feb1fb4cd0c722c561fa779a493 

遍學一切眾道法
智慧深入眾生根


我們要知道,這個道法要看你有心、沒心?

你若有心,我們每天在說的法,點滴入心,自然我們能夠去體會那個道理。在這個靜思道場中,我們全都是勤行道,大家要很殷勤來經營世間福田。

我們不只是道場自修,我們還要兼利他人。我們的環境,本來就是這個道場,人人就是要自力更生,向外護持慈濟;慈濟人在這個道場裡中,就是要走入人間路。所以這些我們應該都要很清楚。

每天你們這樣聽,對自己的內心道場,有奉行在這個勤行道嗎?那麼對外,我們是不是慈濟人心靈的道場?我們支持他,讓他走入人間路,我們還是一樣讚嘆他、成就他!人間慈濟的道路要普遍。

就像是說離我很遠很遠,不知幾千里 上萬里的遙遠,在美國就有一對的父子--

父親走入慈濟的門來。兒子覺得說:「父親為什麼退休不好好享受,走入慈濟去做環保,到底是在做什麼呢?」他就去找網路,慈濟網路,要來了解慈濟到底是什麼?

其實因緣也是來自於父親是越南人,他在一九七五年,越戰結束時,過了之後,越南的生活很辛苦。越南也是共產的國家,人民沒有自由,生活很貧困,所以他在一九七八年,那一年他與人在那個難民船,在海面上漂浮十六天,被台灣的船救起來。他一直到一九七九年,以難民的身分就到了美國,美國政府安排他們去就業。

一直到二OO五年,他退休了。退休之後,這位盧居士就此專心投入慈濟。就是因為這樣,很全心投入慈濟做環保。

他的兒子就想說:「慈濟到底是什麼?」雖然他不會說華語,不過,他走入慈濟去看,這個平台裡面是什麼東西?他這樣將我所說的話,不管是「人間菩提」,或者是「靜思晨語」,雖然他不會說,他就這麼聽。他說:「這些道理都很好,他都不曾看過。」

他覺得,透過我所說的這些話,無論是「晨語」、「人間菩提」,讓他能知道天下的事情,也能夠看到世界各國的災難,所以他瞭解了這些人間道理。

他本來是很叛逆的孩子,對父母很叛逆;不過,從這樣開始聽法之後,無論是「人間菩提」,或者是」靜思晨語」,他開始自己轉變了。他說,他應該要做一個很好的人。

他很有心想要回來台灣,但是,他還不會說我們的華語,所以他也是很認真在學中文。

不過,他不會說華文,竟然能夠將這些法,聽得這麼入心!現在跟著父親在做環保。這父子離我這麼遠,竟然如此貼心!好幾年來,他們都是這樣在投入,這樣在付出。他聽懂了,聽懂入心了。

那你們呢?大家都在師父的身邊,每天在聽,不知道是否聽有入心了嗎?不知道是否能夠體會?能夠與這個「勤行道、人間路」,和這個「無量義」如此契合?我們到底,我們的根機是否受到啟發了?師父說一句,我們是否聽懂?是聽到一項,還是了解十項?

若能夠了解十項,這就是從這個道理去思考、再去推究,就能夠「遍學一切眾道法,智慧深入眾生根」。

因為世間這麼多,你看,「一能生無量,無量從一生」,道理只有一個,只要你用心,在一句道理中能有所體會,你就能夠從這個世間很多的事情當中,都能夠會合在這句道理。

眾生八萬四千煩惱,我們只是深入一門,一門深入,這是因為「智慧深入眾生根」,我們就能夠去適應眾生的根機。這「智慧深入眾生根」,若能夠如此,我們才能莊嚴佛道!

所以在《無量易經》又再說:「於如來地,堅固不動,安住願力,廣淨佛國。」


img7f3e069364fa976b7ef5442696166a6a 

於如來地
堅固不動
安住願力
廣淨佛國


這段文字就是在《德行品》,完全說出了,佛陀他修行的經過,在這個六度萬行。

在這個《德行品》裡中,就是這樣一路把它描述,佛陀修行的過程,以及對人生如何教學,以身作則,這我們應該都能夠看得到。

你看「能捨一切諸難捨,財寶妻子及國城,於法內外無所吝,頭目髓腦悉施人,奉持諸佛清淨戒,乃至失命不毀傷。」



imgf970e188870527abcb27c0251b0a5fe2 

能捨一切諸難捨
財寶妻子及國城
於法內外無所吝
頭目髓腦悉施人
奉持諸佛清淨戒
乃至失命不毀傷


這裡「諸佛清靜戒」是說,佛還沒成佛之前,過去諸佛的清靜戒,生生世世,他都是如此奉持清靜戒,「乃至失命不毀傷」!

看在阿含裡面,本生經中等等…我們都能夠看到佛修行的過程。這經典無不都是,佛陀所走過的路。

「經者、道也;道者、路也。」他以走過的路,來跟我們溝通,所以講出來的這個道理,那就是要讓我們走的路。

所以若是能夠忍辱,就能「若人刀杖來加害,惡口罵辱終不瞋。歷劫挫身不倦惰,晝夜攝心常在禪;遍學一切眾道法,智慧深入眾生根。於如來地,堅固不動,安住願力,廣淨佛國。」


img305e3d804a5d55e6c3a1c8a18818d2b4 

若人刀杖來加害
惡口罵辱終不瞋
歷劫挫身不倦惰
晝夜攝心常在禪
遍學一切眾道法
智慧深入眾生根


多麼亮麗啊!

用多少的功夫,這種的歷劫,不管是什麼樣的環境,都是這麼安然自在地走過來。這就是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種的方法,就能夠施展萬行。所以叫做「六度萬行」。

這「智慧深入眾生根」,我們不是曾說:「立體琉璃同心圓。」接下去呢?「菩提林立同根生!」再接下去了,就是「隊組合心耕福田」;再接下去呢?「慧根深植菩薩道。」這都是希望我們人人,將這個智慧的根,能夠這樣一直深入;這就是為了要入如來地。

我們真真正正要站好在如來地,回歸我們如來的本性--如來的心地。

那怕我們還是在纏如來,但是不識如來的本性。我們「於如來地,堅固不動,安住願力」。我們發心力願,我們要安住願力,廣淨佛國。

我們既然發心立願,我們要入人間道去。我們在這個勤行道,但是要行在人間的路。所以,「慈濟人間路,靜思勤行道」。

各位,在這個道場裡面,我們必定要,「於如來地,堅固不動;安住願力,淨佛國土」!

請大家要多用心。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478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