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09 07:55:11瀏覽814|回應0|推薦0 | ||
影音版 Flash 諸法合心最善念 合心、和氣、互愛這不就是我們慈濟團隊大家應該有的嗎?其實說「合心」就是要「諸法合心」。合什麼心? 諸佛菩薩的心。我們要知道人人皆有佛性,大地眾生都是與佛同等;慈悲智慧,最善的念,眾生人人本具,這就是「諸法合心」。 「團隊和氣覺有情」,我們入人群中必定要團隊;單獨一個人太孤單了,無法度眾生。看佛陀成佛之後,雖然是覺悟了,雖然他有法,但是也要有 「眾」。所以他回歸鹿野苑,度五位比丘成立佛法僧,三寶完具後,開始展開了度眾生的教化。所以要團隊和氣,就是要有一個團隊,才能成氣 候。 所以僧團人數慢慢地增加,佛陀無不都是要人人能夠覺悟。不過,凡夫眾生要一步一步地引導,讓他透徹真理,人人本性這個覺性浮現出來,發心 立願,再走入人群中,這叫做「覺有情」,就是菩薩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這必定要有團隊和氣的「覺有情」。 所以「人間互愛度眾生」-- 覺悟的有情,就是要入人群中,在人與人之間施予教化,希望人與人能夠互愛;彼此之間能夠「已度度當度、當度度未度」,這就是「人 間互愛度眾生」。 還要「從事協力圓覺行」,我們為人群付出,不離開「人、事、理」。為了人世間的眾生--人人在凡夫地,就是無明顛倒--,所以佛陀才需要 來人間,把眾生這種無明顛倒,導向正確的道路。這就是為了人,所以要來從事設種種的方便。 同樣不是一個人就做得到,佛陀還是需要他的僧團比丘,還要修行,分散到各地去度眾生。所以在家弟子尊重出家弟子;出家的弟子要依仗在家的 弟子,再普遍在人間社會中。 看《維摩詰經》維摩詰經是一位居士,他能貼近佛的心,所以 他也能為大眾說法、為菩薩說法、為比丘說法。所以有一句話說:「在家菩薩智慧長。」所以說來,佛陀都是平等的。所以我才常常說:「合心就是協力」! 「從事協力圓覺行」-- 我們假如走入人群,為人群從事服務,這就是最圓滿的覺行--自度度人。所以我們大家要很合心,甚至也要很協力;合心是最善念,協力就是圓 覺行,最圓滿的。但是中間不能離開和氣、互愛;和氣才能覺有情,互愛才能夠度眾生。所以慈濟的四合一,很吻合無量義經的精神。 第九功德難思議 入大總持精進力 在第九功德也已經說過了不是嗎? 「第九功德難思議,願力得登善慧地,辯才無礙得清淨;宿業重障一時滅,次第莊嚴波羅蜜。入大總持精進力,極苦眾生令解脫。善滿十方遍各地,如法修 行得道果。」 同樣我們要發心,我們才能夠一地一地登到善慧地,那就是第九地了!到了第九地,我們就能夠通達道理、辯才無礙,一切都是真正的清淨;宿業重障一時 滅--我們的所知障、煩惱障,能一層一層掃除。 我們假如要掃除我們的煩惱,我們必定要身體力行。就是波羅蜜,莊嚴波羅蜜。 有六波羅蜜、十波羅蜜,這是我們修行不可缺少的。 十波羅蜜 我們若能這樣,就能「入大總持精進力,極苦眾生令解脫,善滿十方遍各地,如法修行得道果。」這是我們《無量義經》的偈頌,所以我 們若能莊嚴波羅蜜,我們就能「入大總持精進力。」 總持門--那就是「總一切法,持一切善」。這個大家都知道。我們既然能總一切法,那就是要合心;合心才是真正最善念。所以總一切的善念,持一切的 善法,所以這樣我們必定要精進。精進--「總一切善、持一切法」,這樣這些極苦的眾生就能解脫了! 因為我們能得到「四無礙智」,莊嚴波羅蜜,這些都是善法;所以若能運用善法,我們就能入人群中度眾生。有的心靈的苦難,有的人是物質現實的苦難; 所以 不管是心靈,或是外在的苦難,得到法的幫忙,極苦的眾生也能得到解脫。所以這個善,善念、善念就能滿十方遍各地。 「如法修行得道果」我們若能按照這個法,來持法修行,自然我們的心,煩惱無明能洗得很乾淨,自然就能矯正我們的身行。所以一切宿業習氣,我們自然 就能消滅。 因為我們人人習氣都是在執著,執著我們的心意,以為我自己想的都對,以為我做的都是對的!有人糾正我們,我們就滿心的煩惱,這樣就會很辛苦!這叫 做習氣。人人心本善,只是習氣太自大了、太執著了,這都會惹來自己重重的業障,一層一層的業障。 所以我們若能真正去體會《無量義經》裡面的意義,自然這些重重業障,自然就能夠滅盡、能夠消除掉。 修行無他,就是要消除我們宿業的習氣。我們若能將執著的意去除,什麼樣的障礙就都沒有了,所以能夠便得清淨,逮得無礙辯才。 我們所有的業,習氣若去除了,心就清淨了;就如一面圓鏡,污染掃除了,大圓鏡智就出現了!鏡面明亮,世間一切的人事物都很清楚;境來,境清淨。 我們能夠了解人事物,如何處理才能輕安自在?這就是要有無礙辯才,能夠好好地說、好好地教,方向,報真導正--「跟你們說這些道理是真的喔!你們 的習氣錯誤要改過來。」這就是無礙辯才,才有辦法說服眾生的心。 入大總持門得精進力,最終我們就是要入大總持門;所以這個大總持門,其實是我們這個大團體不能欠缺的。所以我們常常說--慈濟有「四門四法」,第 一 就是要合心。 合心在慈濟裡面,就是很資深的委員。我們很資深的,能了解我們修行的道場,要如何開始清淨我們的心?如何糾正我們人生的方向?同時也是發心入人群 中,這都是合心的人。 無論是靜思法脈,或是慈濟宗門,都能很清楚,所以合心傳承。 第二道門就是和合門,那就是和氣。我們要和聖賢的心,「聖」就是佛、「賢」就是菩薩。我們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和聖賢心及佛心,漸漸接近、貼近佛 的心。 我們還要合菩薩道;所以和聖賢心、合菩薩道,這就是和氣。和氣就是要像拱橋一樣,從此岸到彼岸,我們要當橋、當船,將這一邊的凡夫,度到那一邊的 聖人境域,所以我們修行者要像拱橋一樣,這就是和氣。人人要和和氣氣,我們才能夠將煩惱心去除,到達清淨的心境。所以必定要學會如何跟人和氣,和 聖賢心、合菩薩道。 第三我們要互愛,互愛就是觀懷門。 觀--觀心自在;我們人人的心要自觀,向內自觀。還要寬,我們要常常輕安自在,寬懷多包容。我們要學,學如何才能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若沒有 常常向內自觀,我們心的煩惱塞滿了自己的心地,每天都很煩惱!不斷都是用懷疑的心、貢高的心、貪瞋癡慢疑的心, 這樣我們的心就很不自在了!所以我們要常常反觀自照,我們的心有自在嗎?心自在的人,自然他就很寬懷,對大地眾生都是很包容。 所以常常說:「沒有我不愛的人、沒有我不原諒的人、沒有我不信任的人。」但是我們大家要學會這個功夫,不容易!所以這個「觀懷門」非常的重要! 再來互愛,互愛是大道。我們若能夠互愛,我們才有辦法通達大道;人與人之間不懂得互愛,向前的道路就會自己自障礙!所以「互愛」是「觀懷門」,若 是要通達大道,心要寬、要開、要大、要自在,這才有辦法通往佛菩薩的道路。 第四就是協力,協力就是「力行門」--「力持諸善法、行遍人間道」。 你看那個「協」字,就是三個「力」加起來;「三」就是眾的意思,三人以上叫做眾人。所以 很多的力量要結合起來,這樣就是力行門。 常常說:「天下的米不是一個人吃得完的,天下的事不是一個人做得完的」。所以我們要做天下的事,天下事,我們必定要號召天下的人一起來做。世間這 麼多苦難 人,一個人扶不起,必定要很多人來扶持!這樣眾生,極苦的眾生才能夠解脫。所以我們必定要號召很多人的力量,所以這叫做力行門。要有很多很多力來護持、來 推動;所以我們要護持、要推動的,就是諸善法。很多的善法,我們必定要從自己開始。 我們自己若能身體力行,以身、心盡自己的力;我們若能盡心力、獻身命,若能如此就能身教--口說法、身行法。 所以說來,用「心」要用「佛心」;法,用在我們的行動中。所以「心中有佛、行中有法」,法入人群度眾生,這也是我常常說的話。 所以力持諸善法,大家共同來護持、 大家共同來推動,我們才有辦法行遍人間路。我們應該要好好地從事協力來圓覺行。這當然要從合心開始,和氣、互愛、協力四法合起來,行於四門中。若能一門一 門一直開啟,這樣總一切法,就能持一切善。 請大家時時要多用心。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