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08 07:31:55瀏覽547|回應0|推薦0 | ||
影音版 | Flash 時間很匆忙,分分、秒秒、時時、日日、月月、年年,不斷不斷這樣流逝過去了。 所以我們在「靜思勤行道,慈濟人間路」,這個勤行需要就是時間;要把握時間精進一切。所以我們要精進,精進來培養我們的善根;善根是從眼耳鼻舌身,而意根而思想意識,一直到我們的第八識。 常常這麼說「習氣」--眾生就是有習氣,才會使得我們的根和識和塵境就會混淆不清了!所以我們必定要從我們的根和識好好地來訓練,從我們過去錯誤的習氣趕緊調整過來。 但是改除習氣談何容易?所以要靠時間。時間把握在我們自己! 精進善根 所以這裡說:「精進善根,恆持清淨法。」我們要精進這善根,那就是我們要恆持;我們所選擇的是清淨的法。 修行無二門,就是要如何清除我們的習氣?如何將自己的清淨心保持住?將自己的清淨精進的心,利己兼利人,沒有不是為了將人的習氣改變過來。 所以說來「精進法」--法譬如水--,法就如水在洗滌人人心靈的垢穢,就是在去除不正確的習氣,這都是要用清淨法。我們若能如此才「能使信心入寂靜定慧」。 大家要記得--我們若能恆持,不是今天精進明天休息,不是說「我就是專這一樣,所以我放棄這樣。」修行者不離開法,不離開清淨的水來洗滌改過;清淨身心必定要使信心入「寂靜定慧」! 寂靜定慧很重要!我們在《無量義經》一開頭,就是「靜寂清澄,志玄虛漠」。靜寂清澄就是回歸我們的清淨本性。 所以要以信心常常跟大家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所以善根,我們就是要從一念信心起;這念信心就是要從我們自己精進善根,信心是善根中最重要的!所以我們必定要,使我們的信心能堅持。 先清淨我們的意根;「眼、耳、鼻、舌、身、意」,這些根與塵我們若清淨,這一念信心再進一步,就能深入靜寂定慧,那就是「靜寂清澄」。心清淨無污染,所以叫做「入靜寂定慧」。 「學道之心,須具有淨信」-- 我們學道的人,就是必須具足清淨的信心,所以能得善巧。我們若清淨的信心堅定,如此我們面對芸芸眾生,自然我們就能得到善巧方法,來攝受正法。 「正法」--佛陀的教法,無不都是要教我們正確的方向。所以佛經裡千經萬論,我們學佛的功夫,不能離開《三十七助道品》;這三十七種道法,無不都是要啟發我們精進根,要我們正信,正行,要修正我們種種的行為。 我們若能全都適合《三十七助道品》,這樣我們自然,「以善巧方便,來攝受正法」。正法無論我們如何說話,都不離開清淨法;清淨的法就是要來糾正人心!從我們平時的習氣,我們能改過,從八識能進一步入第九識,那就是回歸佛陀清淨的本性。 所以我們要如何,才能真正回歸清淨的本性?就是要時時把握時間多用功! 第八功德不思議 <無量義經集選> 若人不信有罪福 《十功德品》當中說-- 第八功德不思議,種種方便令發心;信心既發令勇猛,守之不動令堅定!若人不信有罪福,依經奉行令信服;堅固戒忍行檀度,無上菩提淨國土。 應該都能背得起來,第八功真的是很不可思議,我們用種種方便,使令眾生能發心。 發什麼心?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將之啟發以後,我們不離開,還要讓他深信;所以「信心既發令勇猛」。 既然讓他發了信心,我們還要精進,還要「守之不動令堅定」;不只是精進、精進…其實初發心那一念清淨,我們必定要恆持。 所以說來「信心」和「初發心」這樣的「清淨法」,無論千經萬論、時日這麼長,面對芸芸眾生,我們都要能對眾生的根機,要權巧方便。為了權巧方便,我們的方向再移,但若移錯方向那就不對了!所以我們必定要恆持清淨法,運用善巧來攝受眾生。 這文字說來簡單,但是能真正體會,可能要大家很深入才能夠體會。 常常一句話說:「一理若通萬理就徹。」同樣一秒鐘,我們要正法圓融、要應對眾生;我們雖然不斷以善巧方便,但是清淨無染這念智慧,這就沒有被他移轉掉。這都要非常的準確,這叫做「寂靜定慧」。 「寂靜定慧「就是如來的本性,不是生住異滅。生住異滅就是沒有寂靜的定慧;隨著世態隨著心境在生住異滅,這叫做凡夫心。 我們要得入佛心,就是要「寂靜定慧,守之不動」;我們再來用善巧方便攝受眾生,能同時入正法來。所以這是要大家用心深入。 若人不信有罪福 所以接下來這麼說-- 若人不信有罪福,依經奉行令信服;堅固戒忍行檀度,無上菩提淨國土。 偈誦文中就是這麼說,第八功德要建立信心! 這常常都說:「不能離開因緣果報。」所以我們必定要讓人人知道,要相因緣果報。作惡必要得惡報,作善必定得福報,所以人人應該要相信。 假使有人不相信,我們就「依經奉行令信服」,我們就用經典--《說法品》中,《十功德品》中,條條文句道理,無不都是適應於現在人人。現代人人如何才能讓他相信?對年紀較大的,「我們從前如何…」我們就要適合他說:「對啊,從前的人,人人很單純,生活很純樸,很克勤克儉…」對現在的年輕人說,都要說科學,中年人說的,都要說哲學。 像這樣我們是不是要適應他呢? 就像有時候對於一些學者,我們一定要把佛法,融入哲學、科學、心理學,就要跟他說一天篇,誘引他能了解--「一定要相信因緣果報」! 所以無論他是什麼根機,他不相信,我們一定要從佛經中的道理,化為我們的智慧。因為「道」我們要「入理」;入理來分析道,將這條能變成路去走,這樣才有辦法能讓他信服。所以要「依經奉行令信服」。 「堅固戒忍行檀度」-- 想想看,這不就是我們讓它變成一條路?佛經裡頭很多檀度;檀度就是在六波羅蜜裡。四無量心、六波羅蜜,這都是方法。雖然有道理,方法用說的是嗎?不是,我們必定要入,要入道理。 道就是路,我們要走,所以我們要堅固,我們要身體力行,我們要堅固在戒忍行!布施、持戒、忍辱、禪定、精進、智慧,這等等都是變一條路。我們若沒有走入這條路,我們無法可度!所以我必定要走入這條路。 所以「路」就是「道」,道就是「理」。你若只說理沒有走入,就真的無法度了。 所以我們必定要度已利人,我們自己要先自度,我們才有辦法去度他人。所以我們能「堅固戒忍行檀度」才能「無上菩提淨國土」。我們要能夠身體力行,也能夠帶動人人同樣走這條路、體會這個道、能入這個理;這不就是道理入心來,回歸我們清淨無染的本性! 所以我們要好好在日常生活中,必定要先將罪與福、因緣果報分析清楚。不只是我們要跟人家講,我們自己要能信、先去體會--「如何才能脫離,纏縛住的無明煩惱?」將我纏縛住的無明煩惱,我們自己若沒有開解,你如何去淨化他人呢? 所以我們要用心、用功在「因緣果報」,我們能用《無量義經》的道理,好好來自我深入,自我洗滌那些無明;我們能奉行果報理念,自然就有很多人能信服我們。 我們要將道理說得讓人能信服,能讓人人成就,就是我們的眷屬。 我們在佛經每一部經都有「菩薩與諸眷屬」;眷屬就是我們的伴。我們將佛陀的教法,入我們自己的心,將我們的心對事物理的了解,再將我們的心得和大家分享,讓大家能接受,就和我們作伴,叫做菩薩伴侶。 所以菩薩就是我們的眷屬。所以常說法親,我們必定要在菩薩眷屬中,我們大家有同一條路,完全是清淨法水,來洗滌我們的心;人人的心都清淨,就同一個境界--「寂靜定慧」。 這樣的人,大家來做我們的眷屬、我們的伴侶,能時時現身說法。我們的眷屬常常說:「若多一個慈濟人,就是社會減一分煩惱;能度一個人,那就能有一家人幸福。」我們常常這樣說,這都是已經受度的人,再深入未度,有煩惱有問題的家庭再去度;這就是菩薩為眷屬現身說法--常常就是以我自己,說給大家聽--,我們哪一位菩薩不是這樣呢? 我們將兩千多年前,佛陀說的法用在現代,我們受法之後的感受、未受法以前的顛倒,我們能說給人聽;這就是方法,這叫做度人。 各位,學佛我們必定自己要相信,堅定我們自己的信心--「信為道源功德母」。道心堅固,我們才有辦法腳踏實地,很穏當地走在人間路;我們才有辦法用善巧方便,來攝受眾生入於正法。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各位,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