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39. 第九功德 (一)
2011/04/08 20:31:07瀏覽839|回應0|推薦0
以下為2010年10月20日,大愛電視台首播--證嚴法師所開示的《靜思晨語。慈濟宗門》的內容。

20100607-101.jpg
20101020-1.jpg

影音版 Flash 


img7bc8fff94c23fb9a90b8ff3457ae3c1d 

學佛心應如大地
長養眾生
播善種子
皆成聖果
菩薩心應如橋船
運度眾生
不滯無明流
達於彼岸


「人人學佛,心應如大地,長養眾生,播善種子,皆成聖果;菩薩心應如橋船,運度眾生,不滯無明流,達於彼岸。」

也就是要跟大家說--「我們人人都是一心要學佛;我們選擇學佛的人生,既然是學佛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佛學入心來。」

所以常常跟大家說:「念佛,念入自己的心;用自己的心來比佛心。」所以「佛心、己心」,就是「一大願心」。

所以既然學佛,這念心是什麼心?心要像大地一樣。看,天下大地,它可以養生萬物;所以只要我們的心地如佛心,自然就能夠長養眾生。

眾生無明的心地,我們要如何為眾生這塊心地耕耘?如何為芸芸的眾生無明的心地,來為他播善種子?所以我們要自己先把這片心地耕耘起來,我們才有辦法,來耕耘眾生的心地。所以想要「長養眾生」,我們要將心地完全去除無明,若能如此,自度度人,能夠共乘聖果。

所以學佛不只是自度而已;修行者像農夫,大地眾生的心地好好來耕耘,這叫做眾生共福。眾生智慧如一,不就是大地眾生皆成佛果呢?

再者菩薩的心,要成佛之前,就是要先行菩薩道。所以佛心由菩薩心開始,要發菩提願。菩薩的心是愛,菩薩的願是堅定;所以我們發這分慈悲,愛惜天下眾生,這叫做菩薩心。

發心能夠堅定,那就是「智慧」!我們的信心堅定。我們不是說過嗎?「信為道源功德母!」信才有辦法,長養我們的善根。所以菩薩的心,要有大愛,要有智慧。

所以慈悲、智慧--慈悲就是造福人群;智慧就是教化眾生,這叫做菩薩的心。

菩薩心要像橋或是船--

從凡夫地到聖人的境域,菩薩要做起拱橋,我們就是要讓凡夫從我們的身上踏過;我們必定要很勇健,拱橋搭起來,自然眾生就能夠安全地從此岸到彼岸去。

若是很廣很大的河流,就無法用橋了!我們就用船。船來運度眾生,不滯無明流。

眾生都是無明執著,在這個煩惱中,受煩惱波浪沉沉、浮浮,多麼辛苦啊!所以我們既然要學佛,我們要先立志做菩薩;要像拱橋、像渡船,我們自度度人,還要再度眾生。

要如何度煩惱無明?我們就是因為煩惱無明,使得我們在六道輪迴;不知死從何去?生從何來?無法讓我們去選擇。

我們這輩子在修行,無非也是期待未來的方向。有的人清清楚楚,到了生命的末端,還是心念於道,立願要回歸到如來的本性。

如來的本性不生、不滅,人人無始以來都有如來的本性,只是一念無明起,所以輪轉六道,生死不得自己。我們現在不知道有幾次的六道輪迴?無法數計!過去隨著煩惱流在沉浮生死,很不容易我們結了這分的緣,與佛有緣,與三寶有緣,我們信仰三寶,歸入佛門,選擇道場,這都是我們自己有辦法去選擇。

我們所走的路--這個真實道,我們到底有步步踏實嗎?方向有偏差嗎?有向前前進嗎?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到底我們還坐在船上嗎?還是在愛河千尺浪中呢?還是在無明激流中呢?無明的激流,或是貪著的河流,都是很危險!你坐在那一艘船上面,也是很危險!我們應該要堅固我們的道心,選擇的道場,要走的真實道,我們必定要自度,步步踏實,這樣才能到達彼岸,到達彼岸去。離開那艘渡船,上彼岸,這樣是最安全的!

法--渡船就如法,用這個方法教你怎麼上去,不是要你執著在那個法上。法就是方法,每一天每一天我們都要用方法,我們才能真正地輕安自在。

所以各位,「菩薩心應如橋船,運度眾生,不滯無明流,達於彼岸。」

希望我們人人既然是選擇學佛,「佛心應如大地,長養眾生,播善種子,皆成佛果」,這不就是我們大家的志願嗎?

我們不怕辛苦,願意做拱橋、願意做船、願意自度、願意度人,我們必定要經過這條無明流,不要再滯流在那個地方。這是我要大家每天過日子要輕安、要精進;不要在煩惱中打轉。

常常說:「內能自謙則是功,外能禮讓則是德。」功就是對內自己要用功,我們的心,發起了心,立下了願,我們到底有把自己好好馴服?馴服我們的無明煩惱,除去我們無明懈怠的心念。我們到底向內心有在用功嗎?若有,我們的心內能自謙、外能禮讓,我們內心已經什麼都沒有,只有謙卑。

我們的心要開闊。所以常常說:「心量要放大,放大到虛空。」所以叫做「心包太虛」。心如大地,就是我們的心,就如同地有多大,我們就能夠擴多大。所以心量要開大,我們才能對人人懂得禮讓,這叫做「克己復禮」--克己就是功,復禮就是德。

我們的功夫能到這樣程度嗎?能這樣就有功德。


imgca79b8eea892f2423033b1ccf1d52bd4 

第九功德難思議
願力得登善慧地
辯才無礙得清淨
宿業重障一時滅
次第莊嚴波羅蜜


所以說:「第九功德難思議,願力得登善慧地。辯才無礙得清淨,宿業重障一時滅,次第莊嚴波羅蜜。」

第九功德的偈文,實在是很不可思議!哪裡不可思議呢?願力,人人發心立願,這股力量能使我們登十地。

善慧地就是第九地。


img82c005a6d97c3a1a1bdf04e8ca19cc99 

十地行
1. 歡喜地
2. 離垢地
3. 發光地
4. 焰慧地
5. 難勝地


img373d78a6f0c31c39e93dc008e768d585 

十地行
6. 現前地
7. 遠行地
8. 不動地
9. 善慧地
10. 法雲地


我們要成為菩薩要步步向上,所以我們從發心歡喜開始,我們的心地一層一層向前前進,只要你有願力,一定能到達「善慧地」的境界。


善慧--善就是無惡;慧就是清淨。清淨的智慧,能發揮什麼樣的良能呢?那就是「辯才無礙得清淨」。

三無礙,有:義無礙,法無礙,辯才無礙。這就是說,其理我們很清楚通達!常常說:「一理通萬里徹。」道理透徹之後,芸芸眾生不同的根機,我們就能應機說法;權巧方便,無不都是能調伏眾生的無明煩惱,這就是「辯才」。

用這清淨的辯才無礙來度眾生。所以「辯才無礙得清淨」為眾生說法,這是盡自己的本分,我們的心願。

不是要在眾生的身上得到什麼,只是希望付出,讓眾生能夠得到法度,其他的沒有什麼。就是慈濟人常常說的:「付出無所求,還要感恩」的意思一樣。所以這是很清淨,沒有什麼樣的名利得失。

我們為人說法,哪有什麼名利得失呢?付出無所求,感恩有這些煩惱的眾生,我們才能看盡煩惱,才能清除自己心中的煩惱,增長慧命。

所以我們以清淨心「辯才無礙」來開導,才能夠令「宿業重障一時滅」!人人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業障、宿業?這輩子你若是愚痴不通達,無論怎麼為你說法,或是無論你法聽得再多,都打不開心門!這個法無法度入心來,叫做無法度。

明明每天你都在聽法,你每天都還在起無明,這就是習氣未除。習氣是什麼時候來的?宿業!過去養成的習氣!這個習氣,宿業障礙我們的道心。

所以我們要如何才能夠將宿業、過去的習氣、無明消除呢?就是要用功!

所以各位,自度度人就是要得「無礙智」。無礙智--無障礙的智慧;宿業若不除,怎麼能夠無障礙呢?

我們的心,雖然很會說,但是遇到境界來的時候,煩惱再覆入我們的心。所以說的是一回事,修德完全沒有修,這樣還是一樣,還是在宿業中障礙,無法得輕安自在。

所以「次第莊嚴波羅蜜」,我們如果都能夠宿業重障都消滅掉,自然我們在菩薩道次第莊嚴,不斷精進波羅蜜。所以學佛,我們不可以自我障礙;為佛弟子,我們要受持經教,我們就是依照佛陀所說的教法,用在我們的身心。

所以「心中有佛,行中有法」,這才是真正在持經的人。持經,不是只拿白紙黑字的經典來讀,這樣叫做持經?不是!要法入心,這樣才能內修,我們的內心才能清淨。因為法譬如水,水不入心,怎麼有辦法洗滌煩惱垢穢呢?所以法要入心才能內修。「如教身行能度人」,我們若能內修外行,這樣才能度人。「自心守規清淨法」,我們自己的心,要好好地守住規戒;我們的道場有我們的規戒,我們自己選擇的道場--真實道。在這個道場中,人人一心,那就是佛心,就像一片大地。

所以我們人人佛心,我們必定要守規清淨的法,法如淨水,洗滌塵垢,自他互利。我們的心,自己要好好洗滌清淨,自己、別人才能夠互相利益。所以我們要反觀自性,人人若能反觀自性,守護自己的清規,不就是彼此之間,就是一片的清淨!所以這可以自他互利,是真持經。

「如法供養,敬佛國土」--

我們供養佛,不是四果,不是沉香,是我們的心香,這才是真正地在供養佛。所以法的供養,才是在淨佛的國土。

所以請大家要步步前進,菩薩無量的智慧,觀察眾生的境界,皆能如實之眾生法;得四無礙智慧,就能自在遍說諸法,普令獲益,是名善慧地。

善慧地就是菩薩的第九地,看我們如果能夠登第九地,就斷除了一切障礙,就沒有宿業的重障!

各位,學佛真的要入心--「心如大地,長養眾生,播善種子,皆成聖果。菩薩心如橋船,運度眾生,不滯無明流,達於彼岸。」這一段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要好好法入心來,自度度人,才是真正的我們的慧命成長。

所以人人要多用心!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484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