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9/23 11:24:35瀏覽373|回應2|推薦10 | |
鐵塊與鐵匠 註:「紅色引號內容恭錄自2011年9月10日 濟佛訓文」
在炙熱的炭爐旁,經驗的鐵匠舉起鐵鎚對著燒紅的鐵塊搥打著。依照鐵匠的判斷,該怎樣搥打、何時冷卻、何時燒紅「鐵塊對鐵匠功夫施與。只有感恩再感恩。默默的成就將來。」我們修人對於上天神佛對我們的磨鍊,也是只有感恩再感恩。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對我們修人來講「大任」就是「造上乘」、就是「得真諦」,如同鐵塊被鍛鍊成上好的鐵器ㄧ般。「若有一塊鐵突然跳起來說。一定要將我製成銳利寶劍。鐵匠定會以為這不是吉祥的事。不堪造就。」我们修人同樣的不能預設立場,選擇受甚麼訓練、磨練,將來要成為甚麼。燒紅、冷卻、鎚打形容的是大環境、上天神佛加在我们身上的「苦難」。在苦難中,我们是不是一再的蛻變、質變?有好的「質」,才能承擔更重要的任務。燒紅、冷卻、鎚打的「酷刑」,難過的死去活來,也是脫胎換骨。每一次都會是「換個人」似的,如同鐵塊每經鎚煉一次,就質變一次,終於煉成精鋼。一個人也須施與不同角度與方式的磨練才能成大器,大自然在不同時期以不同方式磨練我们。「人受天地陶鑄。天地與人就如鐵匠與鐵塊般。」我们不能隨自己的意願,要求天地怎樣訓練我们。「然人畢竟不同於鐵。各有一己之念。各守一私之天。問題是人之心意與行為是否符天意。」人各自有不同的觀念、想法、希望、理想,各有為自己將來的打算。問題是修人如何知道自己的意思是否合天意? 濟佛在訓文中教我们如何心意與行為符合天意: 1.「戰兢持心。不生妄想。就是怕識別妄想。顛倒夢想。」人是常生妄想,生活中貨利位名,道中也貨利位名,希仙希神。想要成仙得道、證果成佛都是識別妄想、都是意識心(識神)的作用,都是妄念。必須要有能分別出意識心(識神)而不受影響的經驗與能力,才能戰兢持心、才有可能不生妄想。 2.「敬天禮神。心中不存一絲不乾淨之念。心空淨明。」禮敬有一定的儀軌,行為動作一定的標準,要能從內心真誠的透露出「敬」。「敬」不是「順從」、「敬」不是「臣服」。臣服可以只有畏懼,不一定有「敬」。「敬」不是「沒意見」,「有意見」也可以有「敬」,「沒意見」也可以「不敬」。「敬」就是「敬」,沒有其他含意,此時心空淨明。只有「不自欺」的人,才能判斷自己的「敬」純不純。純度夠的「敬」自不會踰越的念頭、作法。 3.「不易臆測。不宜強求。強求者即成躁急。臆測者著相入幻。皆違天地自然之陶铸。」「不易」「不宜」措詞溫和,跟本就是不可以、不允許。 老祖教我们修人要守四誡,誡矜、誡躁、誡偏、誡急。躁急不合四誡。修人當然不能強求要修成怎樣的結果,自己現在是怎樣都不清楚,自己現在該怎樣都不清楚,更談不上「希望」將來怎樣。這種希望不切實際。唯有不斷省過、不自欺、隨時檢討,了解自己對事情的反應,起心動念是何原因,應該調整的是甚麼。在適當的地方有適當的進步,不是強求,合於自然。沒有「前知」的能力,卻希望自己有這種能力,凡是事喜歡預測,卻只記得「準」的部份,「不準」部份忘的一乾二淨。「知」就是「知」,不是「猜」,猜的準、猜的不準,都是著相入幻,走錯路了,不是正途。 4.「修於自然。始見行於當然。而合天與人已。」。「自然」就不是「人為」,以「人」的想法,來修行學道就「不自然」。所以 至聖先天老祖教我们「先放下這個人心」,放得下人心,沒有「人心」的障礙,就有機會合於自然,就有機會自性流露,就有機會「悟」。「悟後起修」意思是「悟」以後才「修」,換個角度說,沒「悟」的「修」不算修。「悟」後修出來的「道」才合自然。用「人」的角度「推理」的「道」不自然,不是修錯了,就是進步很少。合於自然修的道,由行為舉止展現出來。內有道,外有慈,即合天意。修行是這樣,生活就是這樣,生命就是這樣。時候到了就知道,沒用「人心」、不用「識神」,隨其自然才是自然。 在「人」的角度,「學」是越來越多;在「自然」的角度,「修行學道」是越來越少。少的是「人」的部份。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