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1年7月23日訓文共修小記 不思善 不思惡
2011/08/25 15:22:08瀏覽374|回應2|推薦10

2011723訓文共修小記

不思善 不思惡

    不是要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嗎?不是要博愛嗎?不是要止於至善嗎?我們道院講究內有道、外有慈,慈不都是善嗎?善是錯嗎?怎來個不思善不思惡?

   

    初修行學道的人往往是由「善」入手,善行總是感人的,行善總是「對的」,行善總是令人生活充實,行善總是令人「法喜充滿」,進而發現別人「不行善」,反而有許多「惡行」,對「不修行」的人反感。假如這「別人」是家人或另一半,會造成家庭風暴,對家中發生的一切不滿意,躲入道場。以為只有「道場」裡才是好的,以為只有處處「說好話」的地方才是好,其他地方都不好。這是陷入「是非善惡」的泥淖,不容易脫身。

 

    惠能禪師第一次講法時,就先要求「不思善,不思惡」。「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説法。』惠能云:『汝既未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恭錄太乙北極真經箴首「不在事理。得初易擾。沉通自明。」一方面強調隨著道功、法的程度不同,對「法」、對「真理」的認知不同,對事理的是非對錯會有不同的切入角度,不同的看法。我们對於別人不同見解應該尊重,時候不對、機會不對,見解不會一致。講解、辯論都不會有幫助。有個專有名詞「無諍」指的就是明白這個道理而付之實行的人。

 

    另一方面更著重在「思」,真經箴首中第六箴就是「警思箴」,「思如一錯。劫焰飛身。」意思是我們習慣用人的角度去思考,常會出問題。所以  老祖曾經在訓文中要我們「先放下這個人心」。

 

    不「想」善,不「想」惡,那要「想」什麼?2011723  濟佛訓文中「佛言。不思善。不思惡。這時即是本來面目。」。加了「這時即是本來面目」這句就不可小覷。言下之意 不思善不思惡就能「即是本來面目」,就能明心見性,就能見性成佛。但是如果來個「那要想什麼?」這種「想」法,不叫「想錯了」,而是走錯路了。這是「想蘊」、這是「識神」,駕輕就熟的事都要它,靈感的事、覺性的事、本來面目的事就與識神不相干。  濟佛繼續說明「中道實體。是從喜怒哀樂之未發悟得○。發而皆中節證得『一』以清。中即合○與一」。「本來面目」就是「中道實體」。是從喜怒哀樂之未發悟得○,這裡如果去「想」要怎樣悟?甚麼是○?又落入「想」,又是「識神」作用。「悟」不是「想」來的!想知道「悟」是甚麼?想知道「○」是甚麼?不是去翻字典,也不是去翻經典!直接去發現自己甚麼時候是「喜怒哀樂之未發」!甚麼狀態是「喜怒哀樂之未發」!熟練了「喜怒哀樂之未發」,從中可以進入「心」的觀察、進入「心中天」,有機會明白「本來面目」、「中道實體」!這時候才是「道修」的開始!這時才能不斷突破、不斷進步。

 

    「一」在「○」中,訓文中指出「中即合○與一。其妙在返回自然原始太極模式。而見陰陽合樞。動靜得分。剛柔一體之中和正炁。以參贊位育而證道諦。」此時先天正炁充滿,帶領後天陰陽、動靜、剛柔適當適時,先後合天、都在正位,而證道諦。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pachiese&aid=5579346

 回應文章

心清不食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老師您好:小弟初次登門造訪!
2011/08/28 09:52
「中即合○與一。其妙在返回自然原始太極模式。而見陰陽合樞。動靜得分。剛柔一體之中和正炁。以參贊位育而證道諦。」

小弟看法如下:

人生本來就像是一場賭注,每個人都是賭徒。能掌握運氣,任何劣勢都能渡過的人,別想要從這麼多洞當中去找出安全的洞。如今你只要想著所面對的洞,是否與地獄相通,盡管刺進去就行了。



溥新(apachiese) 於 2011-08-31 20:19 回覆:

歡迎您

     有意思的看法

      以下一篇文章解釋  末學的看法


祝福您


法 燭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甚麼是「○」?
2011/08/25 22:56
甚麼是「○」?
啊!沒有字,空無一物,那不就是沒有自己?
不思善 不思惡,「業」根本不會產生。

當從有形體的世界消失成無形都是在整體的「一」。
整體的「一」也是在空無裡,在無限的○裡……,
如果能被知道被定義的那就不是無限的○….
第一次看到大菩薩用「○」表達文章很有趣,末學試著進來玩玩。
溥新(apachiese) 於 2011-08-26 20:34 回覆:

歡迎您

無我 沒錯 但無我不是  什麼都沒喔  有 本來面目阿

這裡要由 喜怒哀樂之未發  進入

先要有  誠  靜  定  的工夫  才進得去

這兩符號    是    濟佛在訓文中敎我們的

末學猜測    是太極生陰陽兩儀 之前  與 陰陽變化的關鍵

祝福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