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25 15:22:08瀏覽374|回應2|推薦10 | |
不思善 不思惡 不是要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嗎?不是要博愛嗎?不是要止於至善嗎?我們道院講究內有道、外有慈,慈不都是善嗎?善是錯嗎?怎來個不思善不思惡?
初修行學道的人往往是由「善」入手,善行總是感人的,行善總是「對的」,行善總是令人生活充實,行善總是令人「法喜充滿」,進而發現別人「不行善」,反而有許多「惡行」,對「不修行」的人反感。假如這「別人」是家人或另一半,會造成家庭風暴,對家中發生的一切不滿意,躲入道場。以為只有「道場」裡才是好的,以為只有處處「說好話」的地方才是好,其他地方都不好。這是陷入「是非善惡」的泥淖,不容易脫身。 惠能禪師第一次講法時,就先要求「不思善,不思惡」。「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説法。』惠能云:『汝既未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恭錄太乙北極真經箴首「不在事理。得初易擾。沉通自明。」一方面強調隨著道功、法的程度不同,對「法」、對「真理」的認知不同,對事理的是非對錯會有不同的切入角度,不同的看法。我们對於別人不同見解應該尊重,時候不對、機會不對,見解不會一致。講解、辯論都不會有幫助。有個專有名詞「無諍」指的就是明白這個道理而付之實行的人。 另一方面更著重在「思」,真經箴首中第六箴就是「警思箴」,「思如一錯。劫焰飛身。」意思是我們習慣用人的角度去思考,常會出問題。所以 老祖曾經在訓文中要我們「先放下這個人心」。 不「想」善,不「想」惡,那要「想」什麼? 「一」在「○」中,訓文中指出「中即合○與一。其妙在返回自然原始太極模式。而見陰陽合樞。動靜得分。剛柔一體之中和正炁。以參贊位育而證道諦。」此時先天正炁充滿,帶領後天陰陽、動靜、剛柔適當適時,先後合天、都在正位,而證道諦。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