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祖壇經心得偶記 108. 若識眾生,即是佛性
2010/06/05 22:27:15瀏覽1676|回應1|推薦11

108. 若識眾生,即是佛性

  大師,先天二年癸丑歲八月初參日(是年十二月,改元開元)於國恩寺齋罷,謂諸徒眾曰︰『汝等各依位坐,吾與汝別。』  

    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後代迷人,得見佛性?』

   師言︰『汝等諦听,後代迷人,若識眾生,即是佛性;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吾今教汝識自心眾生,見自心佛性。欲求見佛,但識眾生;只為眾生迷佛,非是佛迷眾生。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自性平等,眾生是佛;自性邪險,佛是眾生。汝等心若險曲,即佛在眾生中,一念平直,即是眾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故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後代迷人,若識眾生,即是佛性」,後代修人如果認得出自己心中的「眾生」。我們心念中有「昧」「無明」「不是覺」的「眾生念」要能認得出,這個「認得」就是佛性。

    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如果不認得心中的眾生念,用萬劫那麼久的時間也遇不上「佛」。

    吾今教汝識自心眾生,見自心佛性」,六祖教大家要認得自己心中的「眾生相」,「見」得自己心中的佛性。不是看見佛的像,也不是心中的佛的像。

    欲求見佛,但識眾生;只為眾生迷佛,非是佛迷眾生」,有一種人是迷信,另有一種人是迷不信。學佛的人為「佛」著「迷」。規矩越多、限制越多、罣礙越多、我慢越多,就是越學越「迷」,就是「眾生迷佛」。佛是不會為眾生而「迷」的。

  自性若悟,自性平等,一念平直 眾生成佛

  自性若迷,自性邪險,心若險曲 佛是眾生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我人心中自有「佛」、「覺」、「能」。不是心中有佛的「像」,心中的佛才是「真佛」。

   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我人心中若是沒有「覺」,只有「迷」,到哪裡找得到「真佛」?沒有分別「覺」與「迷」的能力,如何分辨「什麼是佛?」、「什麼不是佛?」、「怎樣才是『真佛』?」。

  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不要懷疑,每個人的心,可以是佛。

   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故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所謂萬法唯心,一切都是心識所變現。心產生作用就「有」,心不作用就「滅」。離開「心」,是沒有一件東西,對我們而言是有關係的。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pachiese&aid=4100744

 回應文章

ez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心佛眾生如一
2010/06/06 14:33
佛在靈山莫遠求
靈山在心莫他求
溥新(apachiese) 於 2010-06-07 21:35 回覆:

歡迎您

若能心中自見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祝福您

法界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