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17 00:37:47瀏覽672|回應1|推薦12 | |
本章開頭的部份,曾將訊號的性質簡單地區分為「溝通」(有意的表達)和「信息」(無意的表達),區分的標準在於「意圖」。然而,有時我們很難區分,某人做某事究竟是「有意」或「無意」。 1. 譬如服裝,你的穿著打扮是否有「溝通」的作用? 「溝通」,不僅是一種有意的表達,更應該代表著有來有往的互動關係,因此以意圖而言,「溝通」在於已經有了具體的意圖之後,以言語作為工具的一種行為,否則,只能算是「信息」,更嚴格的來說,是一種單向的傳遞,而傳遞者並不一定有預期,誰是接收者。 以服裝來談,它可以是個人性格的特質表現,也可以因為外在環境的制約而影響穿著的選擇,但是,無論服裝如何穿,都只是一種無預定接收者的「信息」,傳遞者可能無意讓接收者知道,自己現在的穿著,是正要去某個地方的「信息」,但接收者可以知道。可是,有一種情況也可以是傳遞者可以藉由服裝的「信息」,來省卻自己的語言,因為接收者可以清楚的知道「信息」的代表意思。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服裝可以是有意或無意的一種「信息」,無論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充其量都只能說是一種「信息」,不會有「溝通」的作用。 2. 肢體語言是溝通性,還是信息性的語言?握手和臉部表情又是如何? 既然稱之為肢體語言,也就表示之中存在著很多的行為意圖,換句話說,為什麼要使用肢體語言,必然是有訊息要傳達給人知,或許亦需要對方應答的,如此有來有往,那麼,肢體語言必是溝通性的,而非信息性的。 至於握手和臉部表情,就屬於較比較難處理與掌握的部份,有時,人會有一些下意識的臉部表情,連自己都不知道,在此種情形下,所傳達出的「信息」當然屬無意的表達,但有時候人也會藉由臉部表情來傳達有意的「信息」,不過,不管握手和臉部表情,是有意還是無意的「信息」,都不會是屬於一種溝通性的語言。 但是,另外還需附帶一提的是,默契,有此說法是,兩人之間有默契的話,一個眼神,或是一個手勢,就可以知道彼此的心意了,那麼,這時的眼神或手勢,應該是屬於溝通性的語言,但畢竟這是極少數的情形。 3. 每個人對手勢的詮釋都一樣嗎?我們能區分有意的(溝通的)手勢和無意的手勢嗎?或者,對於「行為意圖」的概念,是否因文化不同而不同? 每個人對手勢的詮釋,肯定會不一樣,而我們也無法準確的分辨有意或無意的手勢,或許有時可以,但一定有無法分辨的情況,譬如,我們不明白手勢之意時,就無法知道,到底那手勢的意義代表什麼,又如何能分辨有意或無意呢? 再者,每個人,因為家庭成長背景不同,對於同一事物的認知與觀感,往往出現天壤之別的價值差異,更何況是文化不同的呢?對於「行為意圖」的概念,肯定是不一樣的解讀。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