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9/28 05:02:04瀏覽630|回應1|推薦0 | |
看完2015/09/28的聯合報社論:失落的高三學習 會讓高中教育坍塌,心中頗有感觸。 對我這個台北成長的人來說,花蓮絕對是「適性發展」的模範區域。學生少,學校多,喜歡白吃的午餐(上一屆奉命調查免費午餐政策,班上學生家長沒有一人說不滿意),能臉不紅氣不喘的向其他人要錢(花蓮縣2014年度稅收一年1200萬,花東發展基金一年40億),就連升高中職的制度上,也反應了學科能力不重要,但體適能、低收入、到各大高中職參觀、以及競賽很重要的特性。所以大學入學推甄制度,簡直是花蓮縣各高中的救星。以下介紹我看過的真實現象。 現象一:幾乎所有的高中老師都把高三下學期當放假,所以希望學生在三月就可以知道之後要去的大學,於是從高一開始,就一直洗腦學生「千萬不要考畢業後七月的指考,不但累,而且好學校名額都已經被推甄繁星生搶光了。」所以學生沒有人會立志學習到高三畢業,無論學測考的再差,都要摸上一所也許很有名的爛校。 現象二:高中輔導學生升學的單位為了怕學生沒推到學校,榜單不好看,幾乎都鼓勵高分低填。我有一個英文很不錯的學生,今年學測考出不高的54級分,資料上看來大概在全體考生的PR67左右,但他的導師卻鼓勵他用繁星推○○大○○系(為了避免爭議,姑且隱名),當學生告訴我時,我非常吃驚,因為這根本與他的志趣不符合,而且我確定這個校系指考成績門檻低於他現在的成績表現太多。最後雖然如願以繁星身分上榜,但是他還是在週遭所有親朋好友─包括他的老師、家長的冷言冷語下,一個人堅持到七月考指考,到了一所不錯的應用外文系。
對於以上現象,以及類似許多難以一一介紹的情形,我的結論是: 教育資源分配的公平性也許真的沒這麼重要,但是鼓勵「不勞而獲」的制度確實要不得。已經有許多在第一線從事教職的老師點出推甄制度的問題,但是人性中喜歡不勞而獲的人還是很多,所以抗拒改變現在制度的聲音非常大,且常有些似是而非的論點存在在輿論中,例如有研究顯示推甄生在校表現平均高於指考生,但是不提入校制度時序先後對於擇校的巨大影響。我認為,如果真的要比較這兩個制度的優劣,可從將兩大制度時間貼近這件事情做起,至少可以做到同時間進行推甄與指考分發,這樣的作法,除了能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校系之外,也能稍稍減輕不勞而獲的蔓延心態。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