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2/25 18:31:21瀏覽205|回應0|推薦0 | |
★ 能發菩提心,表示此人對生命的反省力量很強。 第十九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這是指我們眾生真正發了菩提心,廣修各種功德,虔誠懇切的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能發菩提心,表示此人對生命的反省力量很強。菩提心亦即大悲心。各位是否已經發菩提心呢?發菩提心的人,必然懂得謙虛,多少已與六波羅密相應了,他肯布施、肯奉獻、而且人任勞任怨的、心甘情願的,所以也一定與忍辱波羅蜜相應。 發了菩提心的人,心地一定很柔和,不太會與眾生計較。《華嚴經》云:「初發心即成正等正覺」,這初發心便是發了菩提心,不是一世、二世修習佛法了,己經多生累劫修學佛法了。這種人從小往往比較多愁善感,對人世間的種種暴戾、罪孽,感到特別悲傷;甚至看到動物在打架,都會起憐憫心,這也是發菩提心。 像佛陀那麼尊貴,出了四城門,看到天人示生老病死,馬上覺醒,耿耿於懷,懂得修行,不忍眾生受苦難,感同身受,即是菩提心。 有人學佛,甚至已經出了家,卻不一定就發菩提心,他的善根是毋庸置疑的,但一旦發菩提心,其精神氣慨必然處處關心大眾、修諸功德。當然,菩提善觀緣起,何時因緣成熟,該做什麼,皆了然於心。佛法講因緣,因緣未到,勉強行之,唯有徒增煩惱,對自己沒好處,對眾生也無益。 《苦海遍種九品蓮──「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講記(三)》-1 ★ 「事來則應,過去不留」,有這本事,自然少生煩惱 (八)於世談話,不生味著;這已經達到儒家說的「耳順」了。對於一切毀譽皆不染著。我們很多煩惱都在談話中,甚至世法上許多是非也都由此產生,而且是立竿見影的。做到「不生味著」當然耳根就能清淨。「事來則應,過去不留」,有這本事,自然少生煩惱。 (九)遠離散亂心:如果能夠遠離散亂心,則你不念佛也已經在念佛了。不昏沈也不散亂,那不正是在「淨念相繼」嗎?不就是「都攝六根」了嗎?而我們總是一邊念佛、一邊打妄想呀!故遠離散亂心等於「一心不亂」。 ⋯⋯(十)正念觀佛,除去諸根:我們對佛的瞭解有多少呢?我們對佛都很陌生,念佛只不過是薰陶而已。「正念觀佛」是要正觀。 「除去諸根」,我們的六根總是對一切外境執著。譬如你在看電視時,眼根在貪著色塵了,就已經在散亂中、沒有正念觀佛了。其他諸根道理皆然。 這十念已經含蓋一切了。基本上,從內在、外在一切都淡泊,都如法了,具足十念,必定往生,也可以說,已經證到果位了。 《威德巍巍攝無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講記(二)》-14 ★ 「境風吹識浪」,一刮就被捲著跑了 (五)深心清淨,不染利養:我們凡夫往往都經不起外境的考驗。所謂「境風吹識浪」,一刮就被捲著跑了;風吹草動,心也不平了。 如何做到「深心清淨」呢?──不染利養。凡夫眾生終生奔波,為的不外兩件事:一為「名」,二為「利」。利養代表現實生活,代表財與勢。財勢容易使人迷失。縱使出了家,如果警惕心不夠,照樣掉入名聞利養當中,而且還希望人家恭敬。 ⋯⋯「不染利養」才能得到身心清淨,對一切淡泊;能淡泊則操守自然嚴謹,風範自然超然。 《威德巍巍攝無盡──「阿彌 陀佛四十八願」講記(二)》-12 ★ 對人要有愛心,給他歡喜、安樂 「十念」,可說是廣義的念佛,遍一切法門。並非念十稱佛號就可以了事的,否則阿彌陀佛就不用說「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了。現在我們就「十念」的意義來略做探討: (一)常生慈心:對人要有愛心,給他歡喜、安樂。這一念要遍滿日常中的每一時刻,是永恒的、經常的,毫不勉強的。 ⋯⋯(二)深起悲心:悲者拔苦。看到眾生的煩惱比自己的煩惱更要緊,打從內心顯現出來。悲心比慈心更深一層,有了悲心就不會去擾亂眾生;沒有慈悲心就容易起嫉妒心。 (三)發護法心:護心地法。希望自己能得到清淨,同時也希望一切人能得到淨淨。發了護法心,就要幫忙人家解決麻煩,決不再增加眾生煩惱與負擔。護法不分出家、在家,而且與清淨心相應的。 (四)於忍辱中生決定心:能忍辱,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舉重若輕,永遠做個無事道人;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無怨無悔,從忍辱之中學習善巧,而且永不退轉。 《威德巍巍攝無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講記(二)》-11 方禪林 ★ 疾病叢生,都是腦子裏的意識、思想太多太亂 道的本身即是自然生生不息,但很多人修道,偏要打坐求靜,認靜是道都不對嗎?你在靜坐,真能靜嗎?其實,內心裏面,妄想紛飛,動得亂七八糟,並無片刻安閒休息。真正的靜坐入定,也只是進到另一個大運動的境界而已,因為大動,反而不覺其動,便說是靜。或者可說是接近於那個大自然運動的核心,好像靜止而已。 譬如一個旋轉中的圓形,越接近圓周的地方,運動的路線越大,而接近圓心的地方,運動的路線越小,而圓心所在,在旋轉的時候,則完全不離原地,根本不動,其實它是整個圓轉得最起勁之處,原來不靜。所以說,真的能靜止似的,那是到達於一個更雄渾無跡的運動境界,只是你自己未察覺到它的究竟而已。靜坐之所以能使人健康長生不老,正是由於這個靜中的大動似乎不動的效果。這個動,實是自然法則的功能。 ⋯⋯人們學道,學些什麼呢?如果只知守竅練氣,吐故納新,那是小道。大道無為,什麼都不需守,沒有那些囉哩囉嗦的名堂。「道法自然」,自自然然就是道,若不如此,便不合道。普通的人,照修煉神仙家的看法,都是凡夫俗子。然而凡夫俗子只要能做到在日常生活中,一切任運自然,便不離於道了。 中國道家有句名言:「人身是一小天地」,認清這個觀念,打坐修道就容易上路,你只須讓自己的身心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般自然,豈不真得自在。 傳統的道家,認為我們人身便是一個小天在,胃就像大地,地球上有長江、黃河,和胃連帶關係的,在前面管道便是長江,在後面的管道便是黃河;其他別種器官,有的代表月亮,有的代表太陽,都在不停地運動。人打起坐來,心理上讓它自然地清靜,不去干擾身體各個器官的運作與血液循環,使之自自然然地合乎天地運轉的法則,身體就會自然越來越健康。平常我們身體所以四大不調,疾病叢生,都是腦子裏的意識、思想太多太亂,擾亂了體能原本合於自然的運行法則,因此才產生了疾病的現象,才有苦樂的感受。 至於佛家的修道路線也很多,通常所知的都教人要空、放下,不要妄想,它和道家的清靜、無為有相通之處。清靜、無為,就是什麼都不著相,但是如果你靜坐,心裏想:「我絕不亂想」,那你早就又落入那「想不要想」的想裏去了。 「道」,本來自然生生不息在動,而你硬要千方百計不讓它動,那豈不是道法太不自然了嗎?不自然行嗎?其實修道打坐,甚之,在日常生活中,你只須讓一切自然地任運流行,它就是自然的靜,不假造作,自由自在,那就對了,又何必頭上安頭,作繭自縛呢? 本文節錄自南懷瑾老師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