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身口意三業供養
2014/12/25 20:10:17瀏覽569|回應0|推薦0

★ 少走許多冤枉路南懷瑾老師-十方禪林的相片。

《攝所歸能證圓通》-/首愚法師講於十方禪林

有些人是苦惱「心中無主」。如果你有修準提法,這個問題就不困難。通常當我們煩惱時,總會唸「觀音菩薩」聖號,請菩薩來做我們的依怙,祈求菩薩加被。現在大家修持了準提法門,懂得心月輪觀,一方面固可從準提佛母的悲願而獲得加持,另一方面也可由心月輪觀使你學佛的理念更加清晰。所以在修法的過程中,對於自己身心上的變化要仔細去體會。

⋯⋯

各位宜把見地、行願、功夫各方面的有關經藏多加參閱、探討,作為思想的依止,免得盲修瞎練、誤入岐途。佛菩薩修行的經驗業已了了清楚的告訴我們了,那可以使我們少走許多冤枉路,不需要再從挫敗中去歷練,而這也正是我們研習教理的主要目的。

 

 

★ 心臟也是八瓣,這是其中奧妙之所在南懷瑾老師-十方禪林的相片。

《攝所歸能證圓通》-/首愚法師講於十方禪林

何以要觀想準提佛母「身如透明琉璃體」呢?能把身體觀成透明琉璃體,五臟六腑不就全觀空了嗎?剩下一具透明的皮囊,就是要我們不要執著五臟六腑,乃至五臟六腑的感覺。而「琉璃體」也可以說是觀空的前方便,與觀想光明或白骨放光,道理是相同的。

⋯⋯

其次,講到「內空心中」,它並沒有告訴你空在那個部位。「昇起八瓣蓮花」,我們的心臟也是八瓣,這是其中奧妙之所在。「紅色無根,蓮花上現一滿月輪,月輪上有字輪;觀想字輪右旋繞轉」,此中道理亦是奧密無窮,又與氣脈互有關連,同時也在訓練我們心念的凝聚力量。

有人喜歡一坐下來,什麼都不想,這樣久了,會產生無記,而且這是昏昧,與「空」不同。「空」是清明的。以密宗的道理而言,有所謂「樂、明、無念」,那是快樂的、清明的、無念的。有這個內涵就對了,否則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通常,苦與樂是對立的,而「極樂」則已跳開了苦樂。在四禪八定當中,初禪──離生喜樂;二禪──定生喜樂;三禪──離喜妙樂。禪定功夫愈高,愈遠離歡喜的覺受,因為歡喜心還是散亂的,與妄想相應。但「極樂」的境界則已經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了,一切執著全然放下,觀念上也融通了,所以是妙有的境界。僅僅守個「空」並不圓滿,儒家尚且云:「一事不知,儒者之恥」,何況是我們大乘佛法講「華嚴法界觀」那麼圓滿的整體境界呢? 三大菩薩】

《這般琉璃月》-3/首愚法師講於十方禪林南懷瑾老師-十方禪林的相片。

有三大菩薩可以做為我們修持準提法門的標竿。

⋯⋯

首先,要懂得文殊菩薩的般若智慧,也就是「先悟毗盧法界」,徹見本來;另一位是觀音菩薩的耳根修證次第,必須要有很紮實的修證功夫,才能尋聲救苦,解脫煩惱,利益眾生;第三位是普賢菩薩的行願,以十大願王做為入世歷練,出世胸襟的長養。
故說到修準提法,就一定要掌握到這三位大菩薩的精神所在,把祂們的殊勝功德融合在一起,你才能真正瞭解到這個法門的精純奧妙。準提法門同時包羅了深度與廣度,步步皆功夫,可說無盡寶藏盡含攝在內。

在修法的過程中,也許高潮迭起,也許低潮潛沉,但這時候也是考驗你是否能行難忍難的關鍵時刻。能以平常心去貫徹它,不因順逆而起動搖,看準大目標,踏實踐履,恆久持續,自是功不唐捐。

 

 

 

 

 

★ 達到空靈的境界

《攝所歸能證圓通》-/首愚法師講於十方禪林

心月輪觀不僅是準提法的根本,嚴格而言,也可說是整個佛法的根本。它有一定的層次,由淺到深、有具體、有粗略、有本體、有現象。對一個初學者而言,只好從現象到本體來體會。因為要一下去領略「空」是辦不到的。這一方面,準提法儀軌提供了我們一系列非常明確而井然的指標。

⋯⋯

心月輪代表真空妙有,是真空,也是妙有。所以起初觀想,抓個明點和梵文,也只不過是個過程而已,最終目標還是要回到圓滿次第──達到空靈的境界。故說準提法的整個儀軌是圓形的,首尾銜接,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生圓不二。你瞭解透徹了,生起次第當下就是圓滿次第,圓滿次第加以妙用,也是生起次第。

 

★ 身口意三業供養

《攝所歸能證圓通》-/首愚法師講於十方禪林

在修法的過程中,如何做到身口意三業供養呢?當我們全身投入、全神貫注時,任何地方有不舒服都不要去理會,要很誠懇的將整個色身供養準提佛母,口業很虔敬的誦咒,意業也很專注的做觀想,這才是真正的法供養、無畏供養。能持續如此,自然可以達到忘我的境界,進一步與空相應。

⋯⋯

「意密」應該密到什麼程度呢?──要到達其他的念頭都插不進來,只是一心一意的虔誠供養。

在打坐當中,身體上或有某地方疼痛,或覺得渾身乏力;口密唸誦時,或覺得自己唱誦不如法;乃至意密觀想有時感到心浮氣躁,這些都是難免的。但不論如何,虔誠是最重要的,一面唸咒,一面要想像音聲隨著自己的心力到達無量無邊,遍一切處、供養十方三世一切佛,以及法界一切眾生。各位倘能如是用心,效果必然非同凡響。

 

 

★ 能見與所見同是那個「心王」

《攝所歸能證圓通》-/首愚法師講於十方禪林

說到光與音的問題,我們眼睛看的,受了太陽光的照射,感到很明亮,閉起眼睛,就覺得一片漆黑。《楞嚴經》云:「開眼見明,閉眼見暗」,但是我們所見的現象與能見的心並不在這明暗上,而是超越了明暗的,我們應回到此處去體會,而非只是去看那虛浮在表面的明與暗。

⋯⋯

音聲的道理亦然,我講話,你們聽到了,我不講話,你們聽到的是外面的鳥叫。所聽的境界不同,也隨著無常在變化。可是能聽的卻沒有因為這些生生滅滅而失去功能。能見的心與能聽的心難道是兩個嗎?當然不是,它是光與音的交融處,能聽與所聽,能見與所見同是那個「心王」。

依照物理學的原理而言,光也是氣。譬如金屬的製品,亮度較強,非金屬物,亮度較弱,其實就是氣的強弱所引發的問題。

聲音、外境只是現象,這些被我們所聽、所見的都非常有限,可是當我們回到那能聽、能見的心時,它卻是無量無邊的。因為它已然泯除了現象和對立。譬如當我們專心看書時,前面有人走過,你卻無所見;距離遠一點,超過你聽力的範圍時,你亦無所聞。然而,只要你找到自己的心,見到自己的本性,這個見與聞的「能」卻是無遠弗屆的。

 

 

【對治昏沈】

《準提鏡裏我相渺》-14/首愚法師講於十方禪林

通常打坐,不是掉舉就是昏沈。昏沈有疲勞的昏沈與散亂的昏沈。一個人沒有鬥志,沒有進取心,就會有這種現象;吃太飽也容易昏沈,餓了覺得四肢無力,同樣會落於昏沈。

⋯⋯

而掉舉呢?就是散亂,心神不安寧。散亂久了也就造成昏沈了,昏沈久了也會掉舉。這二者是一般人打坐時極難克服的,所以太疲勞就要休息,俟精神飽滿了再打坐。勉強硬熬都在昏沈散亂中,永遠上不了路。

此外,如佛堂空氣太悶也容易昏沈,所以空氣調節也很重要,昏沈與掉舉要自己想辦法去對治,昏沈太厲害了,可用寶瓶氣―─閉氣來對治,把兩個鼻孔憋住。

 

 

 

 

真正修到了,光明自然顯現出來】

所以學佛修道要真正的修持,不是空話。藥師如來講他本身發光超過了日月,你們看過本身發光沒有?修持的功德圓滿,自然會發光。你們曉不曉得有些眾生本身就會發光啊!夜裏的螢火蟲,本身發光,對吧!那是業報身的發光,深海中的生物本身也會發光。我們的自性有自性光明,自身也有自身光明。我們常說某人氣色好,氣色也是肉身上的一點光明,不過凡夫眾生之肉身光明被覆蓋了,所現出的光像棺材上的油漆--烏漆抹黑的。所以,真正修到了,光明自然顯現出來。

在藥師佛的第二大願裏,他說:「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幽冥中的眾生,那些看不見的,在黑暗中的另一度空間的眾生,像鬼道地獄眾生,永遠在陰暗中。他說這些眾生因為我的緣故,悉蒙開曉,都解脫了痛苦,都解脫了煩惱,智慧開了,罪業輕了,可以隨他們的意願,做自己要做的事,因為藥師佛的光明成就加庇他,照到他。

⋯⋯

本文轉載自南懷瑾上師《藥師經的濟世觀》

 

因果本身原是一種以身試法的報償】

《廣結善緣》-1/首愚法師講於十方禪林

過去南師講經時常說:「整個佛法的重心在於三世因果和六道輪迴」,這是以整個佛法來演繹我們的生命現象,讓我們引為反省的。如果我們本身對佛法有足夠的瞭解和堅定的信心,當然就會相信六道輪迴,這是因為我們相信佛陀的「聖言量」,完全是憑著一股信心而理解的,否則,除非我們自己有「現量」,即所謂「證量」,有神通看到的確有六道輪迴,像目犍連尊者證道之後以神通之力親眼看到母親墮到餓鬼道中一般。換言之,一個有宿命通,有天眼通的人當然可以看到六道輪迴,還沒有禪定功夫是絕對辦不到的。

⋯⋯

再說,三世也是從聖言量之中而得知的,由理念上我們瞭解三世因果是生命的必經過程。依佛經所言,在父母親尚未生下我們之前,生命已有其前因後果。易言之,一個人死後一口氣不來,自己糊里糊塗的,來生既看不到,前世亦無所知,所謂三世因果只是憑藉著我們對「聖言量」所產生的信心和信念而已。

我們姑且把六道輪迴和三世的範圍縮小,即成為「因果」二字,因果本身原是一種以身試法的報償,我們在現實的生活中,處身於人與人之間變化多端的環境裏,以及本身悲歡哀樂的遭遇,事實上,無時無處不是在體會因果,而我們每個人此身此心也等於是一個最好的實驗工具,真正的大雜染。

 

 

 

【不要覬覦別人的一切】

《淨化社會》-1/首愚法師講於十方禪林

最近經常看到報紙刊載一些社會狀態,如罷工、示威、遊行等,可說到處充滿了不滿和破壞的現象,令人看了覺得感慨萬千。

⋯⋯

我們凡夫本身就是俱備了貪、瞋、癡、慢、疑的習性,無法帶著感激與感恩的心去面對各種人事。若是以佛教的觀念來看,我們應該隨時隨地對眾生感恩、對父母感恩、對國家感恩,在在處處表現得和諧融洽、無紛無爭、知足知命。

目前的社會讓人感受到的總是在爭名奪利,你爭我奪的境界之中。各位有幸接觸佛法,應該把佛法的精神發揚光大,隨時隨處返觀自己的心,不要覬覦別人的一切或和別人做不必要的較量。本省有句俚語說:「人比人會氣死人」,跟人家比財富、比地位都是道德上沒落的表徵,也顯示此人心不能安,由於各人價值觀念不同,認知上的不同,才會產生這種心態、造成這些是非紛端。若是已對生命看清楚,就曉得其中的輕重、利害與本末的問題。

所以說學佛之後,我們才知道一切問題皆在於自己本身,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每個人都能夠處處迴光返照,反求諸己,歸向本性,這些問題日久之後自然逐漸淡化;反之,若是滿腦子裏充滿功利的思想,一天到晚沉溺在患得患失的漩渦中,問題就大了,那必然會產生互相比較的心理,有財富的要求有更多的財富,貪婪的心永遠不知滿足。雖然貪心不足是我們凡夫的現象,但是看到報紙刊載著那林林總總充滿貪瞋痴慢疑的社會現象,實在令人痛心疾首,不忍卒睹。那種心態顯現的即是一種苛薄的行為,而可怕的更是那種種無所不用其極的報復手段了。

總而言之,這一切無非都是名利心在作祟,不論是利用人者或被利用者,雙方面所牽扯的利害關係,其目的總不外乎想能分一杯羹、得到一些好處,因此才導致了這種苛薄的心理狀態。

南懷瑾老師-十方禪林的相片。

 

南懷瑾老師-十方禪林的相片。

 

南懷瑾老師-十方禪林的相片。

 

 

 

( 心情隨筆心靈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0918475101&aid=19822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