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般人只看最後的結果
2014/12/25 19:45:08瀏覽407|回應0|推薦0

★ 一般人只看最後的結果南懷瑾老師-十方禪林的相片。

所謂「枉直隨形而不在影」,枉就是彎,這個影子是彎是直,是隨形體而變。這也告訴我們,人生想要完成一件了不起的事業時,暫時不管一切難堪與批評,因為一般人只看最後的結果。譬如要建一個偉大的建築,必須先破壞很多東西,當時一定遭遇許多困難,萬人唾駡;等到建築完成了,大家說你很偉大,尤其後來的人,會說我們祖先多偉大。所以我們曉得,做一件大事,立一件大功,所遭遇的這些都是影子,如果要顧全影子的彎曲,就不能做事了,從生下來就躺在床上睡覺,睡到殯儀館為止,那絕不會遭遇做事的痛苦。所以我們想有所作為,就不要受影子的影響。

「屈伸任物而不在我」,這個第二句話我們可以寫在案頭,做人生的修養之用。人們對你的好與壞,長官及父母對你的不了解,當時的確是委屈,但是,人要有獨立的人格,要建立一個非常之事功,就要記住這一句話——「屈伸任物而不在我」。外面的環境是外物,我,始終要獨立而不遺,頂天立地站住。壺子說你懂了這個道理,你就可以知道「持後」,也就進一步了解道家老子「後其身而身先」的道理,才可以建立一個事功,做一番事業。

⋯⋯

本文節錄自南懷瑾上師《列子臆說(上)》

 

★ 頭頂清涼南懷瑾老師-十方禪林的相片。

「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呼吸怎麼會冷呢?呼吸可以測試我們的體溫,體溫清涼有兩種狀況:如果頭頂感覺很清涼,若不是功夫進步了,就是感冒受到風寒了。

記得從前在聽南師授課時,有一次突然感到頭頂清涼,自己還以為功夫來了呢,但過沒多久,卻感冒了。真正頭頂上的清涼,必然少妄想,全身非常舒暢,已經接近輕安的狀態了。

⋯⋯

「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息暖,則呼吸來往非常舒服,不過這「暖」與「躁」截然不同。身體某地方發炎、發高燒,就不是暖,那時的呼吸是「躁相」,兩個鼻孔會感覺塞塞的,若是左鼻不通,則表示病情嚴重。

坐到「息暖」時,功夫自然慢慢有進展、有消息了,全身軟綿綿的,兩條腿也不太疼了,妄想減少了,這時候不太想下坐。

《端坐念實相──安般品講記(二)》-7/首愚法師講於十方禪林

★心行不對了,待人處世偏差了,致與佛法不得相應

爾時,世尊作是教敕已,便捨而去,還詣靜室。是時尊者羅雲復作是念:今云何
修行安般,除去愁憂,無有諸想?

⋯⋯

釋尊教示羅雲以上五種方法之後,便離開了,自己回到靜修之處。這時,羅雲比丘即自忖著:「世尊不是要告訴我修安般的方法嗎?怎麼只聽雷聲響,不見雨點來呢?」其實,佛陀只是告訴他一個助道法而已。換言之,安般法門的修持必須配合上述五個助道法:要觀世間上種種無常,觀受想行識無常,才能對世間看淡。因為我們對世間的現象都太在乎、太執著、太放不下了,與自己的清淨自性背道而馳。

我們看了佛陀與羅雲比丘的對話,以及羅雲比丘觀照自省的功夫,就可以想見他對佛法是多麼的尊重,對自己的衣食也非常淡泊。寧可餓肚子也不去托缽;佛陀開出的許多條件,他都能一一奉行,譬如能不起執著,隨順佛法,恭敬善知識等等。

我們修準提法門也一樣,乃至修佛教任何一個法門皆同。不論是念佛、參禪,都只是主修法門而已,但心行則等無差別。心行錯了,縱使念佛念了幾千年,還是依然故我的。有人說他念準提咒念九十萬遍了,何以還不感應呢?那是心行不對了,待人處世偏差了,致與佛法不得相應。

《端坐念實相──安般品講記(二)》-1/首愚法師講於十方禪林

★ 自然本有的東西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開始,把自然現象的因果律,用比喻來反復說明,告訴我們一切都在無常變化中,須要認識人間世事的現象,以及人與事,沒有一分一秒不在變。它是隨時隨地都在變,既不是你的力量可以把握住它,而且也無須要去把握它。只有一個超越現實,是我們生命所本有的,就是那個自然本有的東西。那一功能,能變、所變、受變的,卻是天人合一,變而不變的那個東西。但那個東西又怎麼可以體會它呢?只有從「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去體認它,才能自然證得。

但是有的人雖然相信這個道理,並不能真肯實信,所以便又說:「信不足焉」!此外,大多數人,就根本不相信形而上者有一個自然之道的存在,同時也不相信現象界中的自然因果定律。所以說:「有不信焉」!真是無可奈何!

⋯⋯

本文轉載自南懷瑾上師《老子他說(上)》南懷瑾老師-十方禪林的相片。

★ 志在利他之心。沒有這個觀念,平日吹牛沒有用的。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也就是如孔子所說的話「德不孤,必有鄰」,恰好相同。真正為道德而努力,不要怕寂寞、怕淒涼,縱然不得之於一時,也得之於萬古,這一點先要認識清楚。有許多年輕人說:「我一輩子要做學問,修持道德。」我說:不容易啊!那你必須先要準備寂寞一輩子才行。要甘願寂寞一輩子還不夠,還要更進一步,懂得如何來享受寂寞。例如學道成佛,那都是千秋事業,不是一時僥倖的成功,乃至也不求千秋之得失,證無所證,得無所得,那就差不多了。

所以,談學問、道德,不要表面上做功夫,好像什麼都不要,只要學問,只要道德,不在乎其他。功夫做到胃出血的時候,看你在乎不在乎?那真在乎啦!但是,真要為道德的人,真要有這個精神,寂寞、窮苦、疾病所不能移其節操,才能說到出世入世,志在利他之心。沒有這個觀念,平日吹牛沒有用的。所以說:「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這些話,都是正反兩面,各盡其詞,要自己去細心體會,不要輕忽視之。

⋯⋯

本文轉載自南懷瑾上師《老子他說(上)》南懷瑾老師-十方禪林的相片。

★ 天若有情天亦老

老子說:「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人乎?」在中國的固有文化中,無論道家或儒家以及後來的佛家,早就知道:宇宙之所以成為宇宙,以及這個地球世界,有始有終,終會歸於泯滅。有開天闢地的時候,也有天翻地覆,終歸結束的時候。

佛家所說的「成、住、壞、空」,「諸法無常」。老子也說:「天地尚不能久」。白居易長恨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緜緜無絕期」。因此,有人說:「天若有情天亦老」。天地也不能永遠無盡而長生不老的!不管是經過多少年代,即使是幾百千萬億年,終歸要有結束的一瞬。「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人乎?」那麼,人生更不能希求長久的永存了。

⋯⋯

本文轉載自南懷瑾上師《

★ 看相,先要看氣色好不好

《出息入息-3》

有時有息,亦復知有。注意!這裡進一步了。後來天台宗把這個法門擴充了,叫做「調息」、「聽息」、「數息」,乃至後來到了密宗,叫作修氣功、修九節佛風、修寶瓶氣等等。道家有句話:「天地玄珠,萬氣本根。」在身心配合下,氣有萬種的變化。中國人看相,先要看氣色好不好,的確是有道理的。

⋯⋯

呼吸沉靜到停止了,絕對找不出妄念來,你要起個妄念都起不來,可是這時知不知道?很清明,這是實際的功夫。這時做到了有時無息,亦復知無。至於知道的這個「知」,又是什麼?那是另外一個問題。所謂靈靈明明,始終存在。

若息從心出,亦復知從心出。這句話就要研究了,從心出並不是從心臟裡出來,而是說:心念動了。心念動時,有時覺得與光明放射出去了,那時如有旁人經過,這個人馬上會受感染,他的心境就會得寧靜,或覺一股熱流一樣傳到他身上來。但這是過程,不是好事,這是做得到的。這時候還沒有得定,還早,只是普通靜坐功夫而已。

現在科學曉得人體會放光,本來每個人都會放光的,到那時,你的氣息停止了以後,那個光芒放射得更大。如果講有鬼神,那個時候,鬼都不敢碰你,老遠看到你就躲掉了,陽氣盛極之故。

所以息從心出,並不是息從心臟出來,那是你的心念動了。換句話說,一般人練氣功都從心——心念故意造作,學密宗也是,那是你心念構成一個氣息出來的道理。

若息從心入,亦復知從心入。修寶瓶氣時,丹田有一股氣,煉到能不呼不吸時,即使把你長埋於地下,也可暫時死不了。

大家注意啊!現在談的這個路線,都是從鼻子來的,其實我們人體也在呼吸。身體上的呼吸停止了,才算真正入定了。入定時三樣東西還在——煖、壽、識。阿賴耶識並沒有離開過身體,真正入定了,氣息一定充滿。氣息充滿的人,不管多大年紀,身體任何部分,一定都是軟的,軟化到如嬰兒一般。所以入定的人,不能去碰他,只能用引磐在耳邊敲。

本文轉載自南懷瑾上師《如何修證佛法》老子他說(上)》南懷瑾老師-十方禪林的相片。

 

 

( 心情隨筆心靈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0918475101&aid=19822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