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如何來行布施:不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布施(二)
2013/07/20 13:06:59瀏覽3416|回應0|推薦5
※本文係從《菩提道次第廣論》課程裡,法師所開示的內容中所節錄出來的;本文接續上一篇文章「不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布施(一)」,有興趣的朋友,請參閱。

我們上一堂介紹在布施的時候,如何來行布施,講到第二個部分就是「不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布施」。其中就講到第一個,就是我們布施的時候,要避免給人家留難,一直耽擱拖延,可能使令他往返數次,非常地疲勞,然後才給。第二種就是說我們的布施,不要讓對方生起煩惱,然後之後才給。第三種就是你雖然布施他,但是你要求他去做一些不合法或者是沒有道德的、違背世間道德的這些事情。第四種狀況就是說,當初我們已經答應人家要給多少的量,什麼樣的品質、材質,之後就是給它減少了,品質也下劣了。菩薩他是不會這樣子的,因為菩薩他只會給得更多、給得更好,如果他能力不足的話,他就會給予他當初所應允的質跟量,絕對不會說我先跟你講好,之後就給你比較差的東西。

第五種狀況就是數恩,就是你給他的時候,就是要跟他數說你對他有多少的恩德啊。這就是我們說作父母親最容易的,常常要交待孩子:「我現在這樣子供給你,將來你要懂得孝順我。」…從小到大,或者孩子長大了,有時候頂嘴的時候,講話不順我們的心意的時候,就開始…想當年他留學的時候,他考不上大學的時候,一整年在補習班,我花了多少的錢,這個就是在數恩嘛,我們台灣話說跟人家討人情的,這就是數恩。你其實是有所求的一種心。第六種就是你明明可以一次性地給,可是就要分期地、少少地給。譬如說像這一種,子女對父母的奉養就常常見到。有的時候你看我們需要買個車子,需要跟父母借個多少錢,可是我們還的時候,就有一天沒一天地還,少少地還。跟他借八十萬,今天還個八千,明天還個五千塊,然後還個三五年,或者舊債還沒還完,又借新債,也是常常會有的。

然後第七種狀況就是,自己…這邊講是為國王,當然就是位高權重的人,就奪別人的妻子,因為他有這個權力,然後去布施給其他人做妻子,這樣也是不可以的。第八種狀況就是逼取父母、奴輩這些,逼迫我們的父母,還有我們身邊的親眷,乃至為我們服務的人,他們去布施錢財…把他們的錢去給別人,這個也是會有。譬如說我們子女要結婚的時候,可能我們家境不是很富裕,作為子女的,他有的時候,自尊心特別強,特別愛面子,就是男方跟女方特別一定多少的嫁妝、還有多少的禮金,父母親拿不出來的時候,他就給予父母親施予壓力,或者百般地去苦惱他的父母,這個也算是。

第九種狀況就是,損害別人的方便來行布施,就是說你在行布施的時候,同時你也損害了別人。第十就是我們自己雖然知道應該要布施,但是就懶得去做,叫別人去做,「避懶偷安」型的,不是不懂得這個道理,但是他就是懶。第十一種狀況就是他雖然布施,可是他對於來乞求的人,就是百般地譏嘲他、取笑他、嘲弄他,或者對他講一些威嚇的話,讓他身心不安定,之後才給。第十二種狀況就是,他違背戒律來布施。他自己本身,在《瑜伽師地論》裡面講,這個是針對出家人來講,出家人他有一些戒律在身,可是他的布施,是不合於他的戒律的,這樣也是不應行的。接下來還有,我們繼續看…

{原文}
不能如有資財而施,長時積集然後頓施,是為應斷,故當捨離此等加行。又諸菩薩見積集施其施有罪,見隨得施其施無罪。謂若積集然後頓施,福并無多,及於集時退卻眾多求資具者,令生嫌恨,後施諸餘未求者故。菩薩地中所說此等極為重要,謂見集時生長慳等眾多煩惱,護等劬勞障多善行,多於中間發生損失,不能畢竟惠施事故。

第十三個狀況就是「不能如有資財而施」,就是這位菩薩他不能…「如有資財」,就是他有多少錢,他一旦有錢,他就去布施,而他是要長時地積集,「然後頓施」。他要囤積,就是他現在有錢,他不願意布施,他可能…我要發願,我要積存到儲蓄到二十萬、一百萬,我才「頓施」,就是一下子把它施出去。「是為應斷」,這樣子的做法應該要斷除,為什麼呢?「故當捨離此等加行」,這上面,以上十三個,都是應該要捨離的。下面就解釋為什麼「積集施」不好。

「又諸菩薩見積集施其施有罪」,菩薩他觀察到,你積集財物,經過囤積之後,然後才一次性地布施,這樣的布施是有過失的。「見隨得施其施無罪」,他觀察到,我隨得隨施,就是一有就去布施,一有就去布施(不是計畫性去囤積多少錢,然後才去布施),這樣的布施是沒有過失的,為什麼呢?「謂若積集然後頓施,福并無多」,就是你一直囤積之後,囤積了大量的財物之後,才一次性地布施,這樣的福德是並不多的。「及於集時退卻眾多求資具者」,因為你在囤積、在儲存這些財物的過程裡面,這過程中你就是要退卻許多來跟我們求索、跟我們乞求資具財物的人。因為你就是一定要達到那個目標,我要達到十萬、二十萬,乃至一百萬的目標,我才願意施。現在他們就是真的有需要的人來跟你求,是不是你就會把他拒絕掉了嘛,可是他真的有需求。

他們會「令生嫌恨」,就是他會生起一種嫌恨之心,心裡會懷恨菩薩。他現在是有需要的,你不去布施他。然後「後施諸餘未求者故」,你囤積了一大筆的錢財之後,才去布施「諸餘」其他的、沒有來求的,可能他也不需要。我們可能想說「我是要供養有殊勝功德的福田」、「我是要供養三寶的」,對於來請求我幫助的,可能不一定是社會上的這一些急難救助,也有可能是你的親友,他可能事業上面臨了一個很緊急的…需要周轉,或者是家庭變故。我們為了我們要布施到三寶,或者是我覺得一個殊勝的一個功德,所以我就不願意…把這些真正有需要的人,現前急需要的人、有困難的人,我都把他拒絕掉,使令他們心生不滿,會有這一種嫌恨心。然後,你之後去供養、你去布施那一些其實他們可能不需要的,這樣子是有過失的。

「菩薩地中所說此等極為重要」,《瑜伽師地論》裡面,《菩薩地》裡面講這是非常重要的。《菩薩地》裡面怎麼講…它說「謂見集時生長慳等眾多煩惱」,因為他觀察到,他在囤積、儲蓄的過程中,他會生長、會增長他的慳貪的煩惱。因為我的目標是要存到十萬塊來講的話,我是不是我就一直會渴求這個十萬,一直希望它能夠一直多增多增,一直達到我的目標,那你這個渴求就是一種貪。別人來跟我們要的時候,因為我要達到十萬,所以我不能布施出去,又是一種慳,所以他就是增長了慳貪的這些眾多的煩惱。

然後「護等劬勞」,就是你在還沒有積集到十萬之前,你還要守護這些錢,你現下所累積的,你要守護它,使令它不會流失、不會散失、不會損失,你是不是還要很多的辛苦?像現代人很辛苦耶,譬如說他的財物、財產或者是物品,有些可能很好的、很昂貴的什麼,金項鍊還是什麼手錶…家裡放的,哪一天他要出門,出國去玩兩個禮拜或者是十天、一個禮拜,他就要趕快把他家裡面的這些比較珍貴的、值錢的這些東西,要拿去銀行的保險櫃放一下。他總是要為這些東西,要多作打算,常常要掛念這些事情,看是要怎麼樣…是要給它開個保險櫃呢?還是家裡要存一個金庫呢?怎麼樣比較安全?就是要費很多的心力,所以要守護這些錢,也是要非常多的辛苦。

然後又「障多善行」,就是你明明在這個過程之中,你應該是隨時有,隨緣地就去布施,可是你就是為了要囤積這個錢,所以你一直要守護、守住這個錢,然後就障礙很多你可以做的一些布施的善行。「多於中間發生損失」,雖然你這樣殷勤地求取、守護,可是在這個過程裡面,也容易會發生損失嘛。譬如說一個地震來了,整個家裡都坍下去了,或許你本來已經積攢到五萬塊了,可能這個五萬塊就沒有了;水災、火災、小偷…種種的這一些,都會使令我們損失。你這一些,本來是可以去做善,可以布施貧苦的,可是我就在這上面就荒廢掉了。「不能畢竟惠施事故」,就是不能夠畢竟圓滿我們原本想要發心 「我要囤積到十萬塊,然後我要一次性地布施到哪個功德田,或是布施到哪個對象」,他就沒有辦法圓滿這樣的一個心願。

在《瑜伽師地論》裡面還講到一點就是,因為菩薩他不會去囤積,之後才去布施,因為有的時候你在囤積的過程裡面,就會有人來向你求索了嘛,因為菩薩他的慈悲心,他的心地非常柔軟、非常地慈悲,他不能夠忍受不去布施這些來求助的這些急難的苦難的眾生。真的,我們看過去中國古代的歷史故事,的確也有。以前的交通不是這麼方便,可能一家之主,這個先生、丈夫,他可能到遠地去謀生,然後積攢了一年、兩年乃至三年,然後工作的錢財,一個包袱打包好,要啟程回家,在路上就碰到人家可能要賣身葬父的,或者是家庭變故的…種種的,或者是人家要趕考的,或者是要還債的。有遇到貧苦的、困苦的人,他就是…雖然已經花了一年、兩年、三年的時間 ,努力地積攢的這些財物,是要回去改善家計,可是看到這些現下面臨家庭變故的、緊急有需要的,如果說你不幫助他,他可能要跳河了,或者他可能要賣身了,可能要賣女兒了。

這種狀況,他於心不忍 ,就是…我們家裡過得苦一點,也沒有關係嘛,就吃吃野菜,還是可以過活。就把這些錢,三年來、一年來積攢的這些多少的銀錢,全部就布施出去,就有這樣的故事,中國歷代都有嘛。所以這就好像菩薩他的心腸是一樣的,他的那種慈悲心,他是不能夠忍受這麼困苦的人來跟我求索,然後明明我有,我就不願意去布施他,這是菩薩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在這裡面,最後一點就是,你應該是…不要去積集才去布施,你應該有的時候,隨緣就去布施的,別人有需要,真的是困苦的、急難的,你就去幫助他。接下來呢,相對地說,應該要怎麼樣來行布施?

(前往下一篇)


◎註:若要參照書籍頁次的話,本文係從《菩提道次第廣論》第271頁第1行開始。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Min0121&aid=798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