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來布施?(原文:何心惠施)(一)
2013/06/08 11:25:21瀏覽8973|回應2|推薦7
※本文係從《菩提道次第廣論》課程裡,法師所開示的內容中所節錄出來的;本文接續上一篇文章「布施的對象有哪些?」,有興趣的朋友,請參閱。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一種心態,怎麼樣的一個動機、發心來布施?我們看原文…

{原文}
意樂分二。初當具足何等意樂者,緣所為事謂作是念,當依此故圓滿無上菩提資糧,圓滿布施波羅蜜多。緣所施物,謂於自物作他物解,所施之物如取寄存,當念菩薩一切所有,於有情所先已施故。緣行施田,為善知識,謂於來乞未乞諸田,應念此等滿我布施波羅蜜多,當具如是三種意樂。

布施的心態也分兩點來說明。首先說應當要具足什麼樣的一個意樂,就是你的心態、動機跟發心。「緣所為事謂作是念」,「緣所為事」這個「緣」就是緣念,「所為事」也就是你所行的布施,應該這麼來想,也就是說,首先我們對布施的這件事,應該要這麼想…。「當依此故」,應當藉著這個布施行,「圓滿無上菩提資糧」,無上菩提資糧就是成佛的資糧,「圓滿布施波羅蜜多」,就必須要修習圓滿的布施波羅蜜多。整個來講就是我們對布施行,應該要想說,我為了要圓滿成佛的無上菩提的資糧,我就必須要來修習布施度。這是對我們所作的布施行這件事,應該這樣來想。

緣所施物」,對於我們所布施出去的這些東西,應該這樣想,「謂於自物作他物解」,就是把我自己的東西要當作是別人的東西,這樣子來想。「所施之物如取寄存」,就是把我的東西當作是他的,今天我布施給他,就當作是對方來取寄放在我這裡的東西。我們前面有講,我們在修布施之前,其實已經就要先修心,你要發心把你的內身外財,乃至所修積的一切善業功德,都是要布施給眾生。所以其實這些東西雖然現下我還在用,但是我們心意上面已經布施給一切眾生,今天我布施出去,只是他來拿放在我這邊,是屬於他的東西。「當念菩薩一切所有,於有情所先已施故」,就是應當憶念菩薩「一切所有」,他一切所擁有的,他的資具、財富…「於有情所先已施故」,已經先前都布施給一切有情了,這個是意念上的布施。所以現在把布施出去的東西…這本來就是別人的,這樣子來想。

緣行施田」,第三點,「緣」也是緣念,所行布施的這個「田」就是對境,就是你對你布施的對象,你應該怎麼樣來想呢?「為善知識」,要把他當作是善知識、我的老師,這樣來想。「謂於來乞未乞諸田」,也就是說,前來跟我乞求或者是他沒有主動來乞求的這一些眾生(他沒有乞求,但是他可能也有需要),所以對於這些眾生,「應念此等滿我布施波羅蜜多」,這些我所行施的對象,他都是在圓滿我的布施度,對我是有恩的,因此我要把他當作善知識來看。

「當具如是三種意樂」,就是上面剛剛講的,首先你必須對你所行的布施,要想說這是為了要圓滿成佛的資糧,所以我要行布施。第二個對於你所布施的東西,要想說我本來就已經布施給一切眾生了,所以他現在來拿,或者我現在主動布施給他,不過是他來取他自己的東西。第三個對於我們布施的對象,因為他是圓滿我布施波羅蜜的,所以他是我的善知識。就是對於人事物,布施的人事物應該抱持的心態,這樣的一個動機。以下就以經典來說明…

{原文}
《攝波羅蜜多論》云:「乞者現前諸佛子,為增菩提資糧故,當於自物住他想,於他應起知識想。」施一一物,念為如是如是而施,緣所為事意樂廣說,如《妙手問經》及《攝波羅蜜多論》,應行了知。如前所說緣田意樂,於一切境皆應起故,是總意樂。別意樂者,於諸怨害以慈意樂,於諸有苦以悲意樂,於諸有德以喜意樂,於諸有恩以諸意樂而行惠施。

在《攝波羅多論》裡面講,「乞者現前諸佛子」,當乞求者、乞討者來到菩薩面前,「為增菩提資糧故」,為了要積集、積累我們的菩提資糧、成佛的資糧,「當於自物住他想」,應該要把自己的東西,現下所擁有的東西,要安住於說是他的東西這樣的想法中;「於他應起知識想」,而對我們布施的對象,應該要把他當作是善知識來想。用經典的文句來印證前面所說的道理。「施一一物,念為如是如是而施」,就是你每一次來行布施,都是如此地來憶念、來發心,對於布施的人事物都是這樣來憶念。「緣所為事意樂廣說,如妙手問經及攝波羅蜜多論」,對於「緣所為事」,就是布施意樂、應有的心態,「廣說」…在《妙手問經》及《攝波羅蜜多論》裡面有詳細的解說,「應行了知」,我們應當要去閱讀,了解其中的內容。也就是說,其實宗喀巴大師常常跟我們講,你不是只是在這邊學習而已,相關的這些經典,有關六度的經典、經論,你都應該多多地去學習。這邊雖然說是《廣論》,可是宗大師還是覺得有些東西他實在沒有辦法把三藏十二部經全部都納攝進來,所以他只能夠提一個重點,如果我們要詳細仔細地去了解跟行持的話,你還是要從各各經典裡面,相關的、有詳細說明的,要去多多地學習,這樣才能夠全面性地、比較完整地去了解這些仔細的內涵。

「如前所說緣田意樂,於一切境皆應起故」,「如前」就是剛剛所說的,「緣田意樂」就是對於所行布施的對象,都要把他當作善知識來想,「於一切境皆應起故」,就是對於一切的對境、對象,都應該是要這樣來想的,就是不管我們布施的對象是什麼樣的對象,都要把他當作是善知識。「是總意樂」,這個是我們布施的總體意樂。

別意樂者」,就各別不同的對象來說,就有特別、特殊要加強的地方。「於諸怨害以慈意樂」,對於這些我們所謂的冤家仇對、冤親債主,應該以慈心,這個「慈」我們知道就是「與樂」嘛,他雖然每次看到我,不讓我好過,我心裡也是好像…過去沒有修行學佛之前,我對他也是很有意見,不可能給予他快樂,但是我們現在對於怨敵,我們特別要抱著對他慈心、給他快樂這樣的意樂。這不只能夠圓滿我們的布施,而且能夠遣除我們的瞋心,就是能夠對治,它有一個對治力在。

於諸有苦以悲意樂」,對於這些有困苦的、有痛苦的、正在苦惱的眾生,應該以悲心來布施。悲就是要拔苦。因為他現在正沉溺在苦惱的境界當中,我就要用這種拔苦、希望他能夠離苦得樂,這樣的一個心態來布施。

於諸有德以喜意樂」,對於有種種功德、清淨戒德、有道德的對象,應該就是以喜意樂,就是對他的功德、他的道德生起歡喜,我們說「隨喜功德」,隨喜他的功德,以這樣的一個意樂心。

於諸有恩以諸意樂而行惠施」,對於我有恩的對境,這個「以諸意樂」其實就是講這個「捨」(前面已經講了慈、悲、喜),就是我們講的四無量心裡面的慈悲喜捨的捨心,為什麼說這個捨心呢?就是不要因為他對我們有恩,我們就起了特別的貪愛,要遠離這種貪愛而生起平等的捨心來行布施。總體來講的話,我們對於我們布施的對象,都要生起他是善知識的一種想法,他對我是有恩的;那各別各別不同的,他們不同處境的對象,我們也要有不同的發心。

{原文}
又於諸田當住捨心,行善施果,亦當迴施乞等有情,特於苦田當住悲愍。如月稱云:「施謂離慳貪,於諸器非器,平等心等施,此施施者淨,悲施及施果,二俱施來求,此施無慳悋,善士所稱讚。」《無量功德讚》云:「若見諸貧劣,眾生有求心,無悲希果報,尋餘有德器,意壞雖行施,等同諸乞丐,故尊由大悲,布施諸乞者。」

「又於諸田當住捨心」,「諸田」就是各種不同的對象,應當安住在捨心,就是能捨之心,就是平等的捨心。在經典裡面就做一個比喻,我們這種平等捨心就好像大地一樣,大地能夠孕育萬物,不管是小花、小草或者是大樹,它都是平等無私地讓你生長,它不會分別這個松樹長得比較好看,可用價值比較高,所以我只讓松樹生長,然後這個柏樹它比較不歡喜,它沒有這樣的分別;我們布施,對我們的對境也是這樣,他不簡擇的,不去簡擇說這個是他歡喜的,或者這個是對他有恩的,他是以平等捨心來對一切的眾生。「行善施果,亦當迴施乞等有情」,行善布施的果報、善業功德,也應當把它迴施給前來乞求的這些眾生。「特於苦田當住悲愍」,尤其是對於現在正處於苦惱的眾生,特別要安住在悲愍心之中,為什麼特別這邊提出來呢?因為我們前面在菩提心的時候講過,前面在講「發菩提心」的時候講過,大悲心是我們發起菩提心的最最的根本,首先就是你要有大悲心,所以特別尤其對於這一種正處於困境當中的這些眾生,一定要以大悲心來布施他。

「如月稱云」,月稱菩薩說,「施謂離慳貪」,所謂的布施就是要捨離慳貪不捨的心,布施主要的精神就是要離慳,離開慳貪之心,如果你沒有捨離慳貪之心的話,所行的布施必然是有染污的,就不能算是一個清淨的布施了。「於諸器非器,平等心等施」,這個「諸器」,我們說在經典裡面常常講,我們修行人就是用「法器」(載法之器)來譬喻,而這個器,「具器」就是他具有戒德的法器,而「非器」就是破戒等,這些是非法器。也就是說,對於有功德的具器眾生,跟有過失的非器眾生,他能夠以平等心來布施。「此施施者淨」,這樣的一個布施,布施的人他是清淨的。「悲施及施果,二俱施來求」,這「悲施」就是以悲心來行布施,他沒有簡擇一定要是有功德的,不簡擇良田,而「施果」就是布施的善業果報,也就是他不去貪求福報跟功德,以這樣的發心,就是他不簡擇良田,也不貪求布施的福報跟功德來布施,把善業的功德也迴施來乞求的人。「此施無慳悋」,這樣的布施是沒有慳吝的布施。所以這邊講的,清淨的布施跟沒有慳吝的布施,是善知識所稱歎的,我們布施應該是這樣來行的。

「無量功德讚云,若見諸貧劣,眾生有求心」,如果見到這些貧苦的、貧窮的、下劣的這些眾生,「有求心」就是有希求幫助的心,就是眾生他有需要,前來跟菩薩乞求,「無悲希果報」,而這個菩薩他沒有悲愍心,希求更殊勝的果報,就認為這個貧苦下劣的眾生他們不是殊勝的對境,所以「尋餘有德器」,就想要尋求其他具有功德的這樣的對境。比如說,他就覺得看不起這些來乞求的、貧苦的、比較低劣的眾生,他希望找一個可能戒德清淨、道德高尚的老修行,甚至是佛菩薩,他這樣他才願意來布施。「意壞雖行施」,這樣他的意樂已經壞失,也就是說,主要他就是壞失了菩提心,因為他對於有困難來求助的眾生,他等於是棄之不顧,他只想說要怎麼樣…他做這件事情,他要得到更好的、更大的、更殊勝的果報,所以他想要捨棄了這樣的眾生。「意壞雖行施,等同諸乞丐」,這樣的布施,他是貪求果報功德嘛,就跟乞丐是沒有兩樣。因為來乞求的乞丐,乞丐他就是因為貧無立錐之地,他今天要求的,就是現下解決他的飽暖的問題,現下生計的需求…這樣子我們尋求要希求更好更勝妙的果報,才願意行布施,我們的這個心,我們也是在希求、在需求,只是說我可能不是希求現下的富樂,我可能希求的是我將來可以得到更多的果報,可是它根本都是一樣的,都是有所求的一種心。

「故尊由大悲,布施諸乞者」,因此,「尊」就是世尊,佛他是發自大悲心,就是以大悲心,平等來布施這些來乞求的這些對象。所以在《六波羅蜜多經》中也講,不要去簡擇你布施的對象,像有一些人他就是願意布施給窮人,施與貧者,不施富者,就不願意施給有錢人,覺得他已經這麼富有了;另外有一種人他是有錢人他也布施,窮人他也布施,可是他不布施病人,他特別他不願意去布施病人;還有一種人是他特別願意布施病人,其他他不願意布施;或者是他選擇我願意布施這個人,那個人我不願意布施。經中講,像這樣的一個狀況,都「不名布施」,不能稱為它是一個布施的行為。經中又講,如果能夠起大悲心,不簡擇怨親或者你有多少的財物,儘量去行布施,這個才是真正的布施。所以我們在《優婆塞戒經》裡面有講到,如果能夠至心地生起大的悲愍心來布施畜生的話,也專心一致地恭敬布施給諸佛,這個福德是一樣沒有差別的,就是在講,其實這個功德大不大是跟你的心量有關係,不是跟他的對境有關係。

所以在《大智度論》裡面也有一個典故。有一次舍利弗供養佛一缽飯,佛就隨手布施給身邊有一隻狗,布施了之後,就問舍利弗說:「你布施給我的福德多?還是我布施給狗的福德多?」舍利弗就講:「根據我的了解,佛布施給狗的福德多。」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以對境來講,佛當然是比狗殊勝啊,對不對,我們不講佛性理體的部分,你這樣的一個對境,狗是遠遠不如佛啊,可是以他的發心來講,佛的大悲心、他的心意是殊勝於舍利弗。所以舍利弗還是有智慧,他就說:「還是佛布施給狗的福德多。」所以我們之前不是講過,有一次有信眾上山,帶了一盒水蜜桃去供養廣欽老和尚,廣欽老和尚就拿去分給猴子吃。旁邊的弟子就覺得:「師父這樣會不會太可惜了一點、太浪費了一點?」然後老和尚也不急不徐地問他:「那給誰吃不浪費?給你吃就不浪費?」就是給他一記的警醒吧。主要是看你的發心嘛。

接下來要講,什麼樣的心是不應該要有的?我們看一下它的原文…

(前往下一篇)

◎註:若要參照書籍頁次的話,本文係從《菩提道次第廣論》第268頁倒數第3行開始。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Min0121&aid=7732946

 回應文章

雁~《詩詞習作輯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jing 格主《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來布施?》闡述「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一種心態,怎麼樣的一個動機、發心來布施?」:一是緣所為事;二是緣所施物;三是緣所施田。
2013/07/05 12:50

jing 皆大歡喜格主《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來布施?》闡述「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一種心態,怎麼樣的一個動機、發心來布施?」:一是「緣所為事」;二是「緣所施物」;三是「緣所施田」。 讚

引錄 jing 皆大歡喜格主本文~月稱菩薩說:「施謂離慳貪」,所謂的布施就是要捨離慳貪不捨的心,布施主要的精神就是要離慳,離開慳貪之心,如果你沒有捨離慳貪之心的話,所行的布施必然是有染污的,就不能算是一個清淨的布施了。

布施,不是憐憫施捨他人;而是幫自己積福,離苦得樂!

http://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791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