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21 15:14:20瀏覽7020|回應3|推薦47 | |
美國《華爾街日報》在 蘋果個人電腦當初三位共同創建人,波蘭裔的史蒂夫·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
羅納德傑拉德韋恩比沃茲尼克大十六歲,比賈伯斯大二十歲,他設計了最初的蘋果公司的圖徽,編寫Apple I的操作手冊並草擬了他們三人夥伴關係協議,在
波蘭裔的史蒂夫·沃茲尼克比賈伯斯大四歲,在1970,當賈伯斯仍然是一名高中學生時,在暑假打工時相遇了。 他們享受同樣音樂,有相同的興趣,并且兩人有電子運作的知識。 他們兩個進而發展成為”拉扯胡鬧的投緣關係”( an affinity for pulling pranks)。 沃茲尼克在中學時就經常是科學展覽的傑出者,15歲就成功組裝出以二進位表示的加法減法器。 以後在高中,18歲那年,他得到為辛可麗(Sinclair)工作的機會,并且他開始接觸到計算機和計算機FORTRAN (Formula Translation)編程語言。 在1975年沃茲尼克常去當時還是非常小而且常在車庫見面的”家庭釀造”計算機俱樂部(Homebrew Computer Club)。 因參與了俱樂部,他被啟發創製計算機,後來成為第一代的蘋果計算機(Apple I)。 因為他太害羞,以至於沒有在主要會議時在觀眾面前示範,之後他在一些俱樂部會議上炫耀他的創作,同時,他免費的將圖解的電路圖給了俱樂部會員,因此他們能夠創造他們自己的電腦。 然而沒有ㄧ個人這麼做,因為他們缺乏時間或資源。 沃茲尼克向賈伯斯出示了他所設計的計算機。 在這時, 沃茲尼克仍然是為惠普(HP)工作的工程師。 他的所有研製都是利用下班後和週末的時間完成。 賈伯斯意識到這個計算機的潛力並且成功地推銷獲取製造這台計算機的訂單-----100台,每台USD$500元-----沃茲尼克認為這是他自己永遠不可做到的!! 就是這一次,賈伯斯建議和沃茲尼克成立一家公司。 沃茲尼克從未對成為企業家有興趣,認為這樣妨礙他作為工程師的角色。 然而,賈伯斯以-----縱若失敗了,他們日後可以感到驕傲的完成了一個”事業” -----說服了他。 在此之後,開玩笑的取了幾個名字,最後沃茲尼克和賈伯斯決定了”蘋果”這個名字。 接到第一個訂單後,在支付報償下請朋友和家人幫助,他們開始裝配計算機。 他們完成了組裝的計算機----是電子組件銲接在真正的印刷電路板上----運交給委託他們生產的計算機專賣店。 每次交貨,商店的主人就支付了他們當批的貨款。 突然,他們手頭上結存了大量的現金,當然他們沒有支付自己薪金。 當時,沃茲尼克仍然在為HP工作,賈伯斯仍然在為雅達利(Atari)工作。 在設計Apple I計算機之後, 沃茲尼克開始設計AppleII計算機。 沃茲尼克說所有改進計算機的想法,是當他設計Apple I計算機時就有了,但他沒有進行實施,因為他想及時地完成Apple I計算機的生產。 1977年推出的AppleII計算機幾項改善特色,包括真正的彩圖和六個擴展槽-----這個想法賈伯斯不同意-----引起轟動獲得空前的成功。 Apple I能夠在螢幕上顯示輸出及輸入的文字---這是對當時要用打卡機及讀卡機作為輸入的界面,用IBM球型電動打字機作為輸出界面而言---就是一項飛躍式的創新!! 這個發明是沃茲尼克個人的專利權,這項發明讓他進入國家發明家名人堂-----US Patent No. 4,136,359 - "Microcomputer for use with video display" for which he was inducted into the National Inventors Hall of Fame.。 Apple I和AppleII 幾乎全是史蒂夫·沃茲尼克獨自完成的,在Apple II計算機成功後,1980年,Apple的股票公開上市,沃茲尼克說他幾乎是隔夜就成了百萬富翁。 他是由HP的雇員開始到成為上百萬美元的身價。 1981年,史蒂夫·沃茲尼克飛機失事-----大難不死,康復後回學校讀書,逐步退出了蘋果電腦日常的運作,最後在 史提夫·賈伯斯(Steve Paul Jobs, 1980年,IBM成立了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部門進入PC領域;在1981年8月推出IBM PC---以後成就了Microsoft及Intel飛躍成長---個人電腦市場進入短兵相接的戰國時代,蘋果電腦也進入了”多事之秋”。 1985年五月,因蘋果的銷售的下降,引發內部權力的鬥爭----史提夫·賈伯斯被解除了職務,離開了他創辦了十年的公司。 1996年,史提夫·賈伯斯再被蘋果電腦請回來,推出一系列引領風騷的創意商品,又創造銷售的熱潮。 任何創業的過程都是要像開荒探險家一樣,必需憑個人的性格特質及直覺,在沒有”既成道路”的叢林中開創向前的路----每一個實踐的決定都是建基於”不確定”(uncertainty)上的----”看熱鬧”的社會大眾看到的是被報導的”表像”實踐結果,內在做決定的過程及壓力,經常是”不足為外人道”也不是外人所能瞭解的。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些是成就事業的"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 史提夫·賈伯斯於2005年對史丹佛畢業生的演講,可”嚐試著”體會他那”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箇秋”的心境。 講稿及影像,網上都有,可以抽空再看看!!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