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那艘揚帆起航的船啊丨楊楊
2024/01/24 11:07:09瀏覽1000|回應0|推薦2

從祖輩開始,作者將家族歷史娓娓道來,得出一個啟示:人所做的「修船」工作總是有限,並不能設想周全。那麼真正的道路在哪裡呢,一起來看看。

歲月似河流,帶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奔向遙遠的未來,從不停息。家族又似歷史長河中的一艘小船,載著祖輩的心願,傳遞著家族使命。回望我的家族,它曾經駛過了怎樣的歲月航道?風雨飄搖中,它是否依然揚起風帆?打開回憶的大門,我走進父輩們的故事。

兩個銀幣

我從保險櫃裡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個紙包,打開已破損的包裝,裡面是兩枚黑漆漆的錢幣。我努力辨認著上面的字跡,如同想要尋找祖輩們走過的足跡。黑色已形成包漿滲入錢幣,背後可看到民國三年和民國二十三年的字樣。色澤模糊,但圖案仍可看見,那揚帆起航的船與飽滿的稻穗似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願望,充滿理想與盼望。

那是外婆留給我的兩枚古錢幣,是外婆家翻新老房子時從地基下挖出來的。外婆送給我,意味著對最疼愛的女兒——我的媽媽,一份厚厚的心意。歲月痕跡濃重的古錢,透露先祖們對子孫後代的良苦用心。

外公祖上本來是富有的人家,那時候民間有一位江洋俠盜,每逢打劫一定會提前一天通知。有一天這封通知扔在了外公家門口,外公的父輩們如臨大敵,緊急轉移大量錢財到最外面的柴房。他們想當然地,認為不起眼的地方是最安全的。

誰知第二天凌晨,俠盜未取分文,在外公家放了一把大火。火勢藉助大把的乾柴從外面熊熊燃燒起來,外公的父親急中生智,抱起絲綿被衝到廚房,把被子在水缸裡浸濕,釘在門上,才勉強保住了家人的性命。只是藏在外面的錢財在火中化為灰燼。

這是我從媽媽和外婆口中得知的。不知道在那個突然一無所有的時刻,外公的父親有沒有動用過這壇埋於地下的銀錢,還是在極艱難的時候依然堅持留著最後的保障。

外公壯年時感染了吸血蟲病,那時候家中早已一貧如洗,無力治療。外公很早就過世了,連遺像也沒留下,只留下了暴戾的身影和這壇銀幣的傳說給他的孩子們。勤勞的外婆起早貪黑把六個孩子拉扯長大,用自己的一雙手撐起了整個家。外婆一生死裡逃生兩次,苦難的生活並沒有壓垮她,她以出奇的樂觀和她的孩子們一起面對生活的重擔。

外婆幼年時家境不錯,後來外婆的父親因為好賭,揮霍了所有家產。外婆早早扛起了掙錢還債的責任,小小年紀便去做地主家公子的陪讀書童。小公子沒學會多少字,外婆卻記下了私塾老師教的很多文字,那個時代極少有窮人家的女孩能認字讀書。

時代的烏雲於個人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災難,在外婆的青春大好年華,日軍侵華戰爭蔓延到各個大小城市與鄉村。一個明媚的春天,田野裡盛開著大片燦爛的油菜花,微風拂過一群豆蔻少女無助恐懼、佈滿淚痕的臉。日軍押著一批剛俘獲的女孩走在春花爛漫的田埂上,我的外婆也是其中一個。也許是路途遙遠,踉踉蹌蹌的隊伍漸漸拉長,外婆慢慢落到隊伍的最後面。也許是作戰疲憊,押著隊伍的日軍似乎渙散了精力,找準時機,外婆一滾地,翻落在油菜花叢裡。 就這樣外婆僥倖逃脫了日軍的魔爪。

嫁給外公後,外婆一連生了三個兒子,卻都由於物質奇缺、營養不良而夭折。外婆受不了打擊,精神失常,抱著快腐爛的小屍體說:「你看你看,孩子笑了」。外公無法接受外婆的狀態,竟決意趁夜把她沉入池塘。在動手前的晚上,外婆突然清醒聽到了外公的惡計,便連夜離家逃走。「那個時候我是毫無知覺的,但就是突然聽到後清醒了!」外婆不止一次這樣說道。

後來外婆為什麼又回到了這個家,我無從得知。也許是因為原生家庭的支離破碎,她母親寄人籬下的困境;也許是因為那個時代對女性的束縛......我所知道的是,外婆又為外公生下六個兒女,並在外公患病在床時照顧他直到他去世。

外婆為了留一口飯給孩子們,常常把外出幹縫紉活兒得到的米飯包在手帕裡帶回家。艱難撫養兒女的過程裡,外婆自始至終沒有動用地下的那壇銀幣,直到她去世,還為成年兒女留下了省吃儉用存下的幾千元錢。

一把長命鎖

因為爸爸是家裡的長子,我出生後,奶奶便把祖傳的一把長命鎖給了我。那是一件雕刻非常精美的銀質工藝品,整把鎖呈雲朵狀,上面雕有寓意美好的神話圖案。我記得有幾條小魚,細微的鱗片栩栩如生,能摸到它們的紋理。鎖的鏈條由很多細小的銀圈圈組成,把它拎起來放進手心,銀圈圈互相碰撞發出悅耳的金屬聲,我喜歡這聲音。唯一不完美的是,鎖面有凹陷,似乎是被什麼撞擊過。是否因為牠曾經跟著主人經歷過東躲西逃的戰亂呢?

爺爺的童年是飛機、槍支和東洋人的世界,東洋人是爺爺那個年代對日本人的稱呼。我小時候,家裡的凳子還留著磨得光溜溜的圓孔,那是日軍在我們家修理槍支留下的痕跡。我們家大門上有很多密密麻麻的小孔,有月亮的夜晚,小孔間便透進許多條若隱若現的光線,屋子裡便顯得不那麼黑了。「爸爸,為什麼門上面那麼多洞?」後來我問爸爸。「那些是槍眼,日本人機槍掃射的洞。」爸爸說。

「我們晚上睡覺不脫衣服,以便隨時可以起來逃走。」、「也不睡房間,就睡在大門後面,隨時觀察著門外的動靜。」爺爺對我說。「東洋人在每個村口橋頭站崗,有人走過要檢查手掌心。有厚厚的老繭就放行,說明是農民老百姓沒有什麼威脅。沒有老繭的就抓起來。」爺爺說,他的聲音變得尖細,眼神似乎望向遙遠的歲月。

時光在爺爺的生命裡刻下了難以磨滅的恐懼,成為他後來日子裡生活的基調。他怕狂風暴雨掀翻屋頂毀壞莊稼,怕別人過度的關注不懷好意,怕有人覬覦他擁有的一切。爺爺的生命就像那把長命鎖般,被時代的苦難砸下了斑駁凹痕。

「爺爺的大名叫鋆德,我們村沒有一個人名有同樣的字。」爸爸說,我的記憶中立刻浮現了這個「鋆」字,它刻在童年時家裡的碗底、蠶匾與農具上。「哦!怪不得我小時候經常看到這個字,那爺爺的父母是有文化的人嗎?」我與爸爸聊著天。

「沒有什麼文化,我們家最有文化的人是爺爺的哥哥,可惜他很早就過世了。他寫得一手好字,以前家裡還留有他寫的字帖,文革期間為了保護孩子們不受意外之災,都被爺爺扔了。」爸爸回憶著。「好可惜!」我歎息,那個本可以用文字留下傳承的人竟這樣杳無蹤跡了。

身材嬌小的奶奶與爺爺攜手走過了最艱難的時刻,共同撫養四個孩子長大成人。奶奶認識字,喜歡看小說、聽戲曲。小時候我經常躲在奶奶家看民間神話故事和聊齋誌異,急得奶奶直跺腳,「你怎麼看這些書啊!要被你媽媽罵了!」我朝奶奶笑笑,知道她不會告發我。奶奶堅持讓四個孩子上學接受教育。在飽一頓饑一頓的年代,爸爸、叔叔們和姑媽相繼完成了不同程度的學業。

這把做工精美,帶著凹痕的長命鎖作為家族象徵傳到了我手中。藉著它,我彷彿看到了先輩們美好的祝福。他們走過艱苦的生活,希望子孫後代富貴長壽,過得比他們幸福。

一把火

去年十月,家族裡最小的妹妹結婚了。站在穿著雪白婚紗的妹妹身邊,我擁有了第一張與堂弟堂妹的合影。看著已到中年的兄弟姐妹們臉上燦爛的笑容,我彷彿一個離家很久的人第一次回到了家。

媽媽的童年成為貧困交加年代的犧牲品。在最需要父母的年紀,媽媽猶如一枚棄子被父母放棄,成為被送養的孩子。童年的傷痛伴隨她走進婚姻、走進信仰,也伴隨她無意識的育兒方式。

最愛她的母親不該放棄她,最親愛的兄弟姐妹不該讓她承受一切。疼痛、委屈、憤怒,複雜的情緒膠著不放,時而猶如一頭狂野的獅子,時而又如一條即將乾涸的小溪。

「你擁有天下最愛你的媽媽!」小時候她經常這樣對我說,也想這樣保護我遠離一切傷害。「你是被特別揀選的,是被分別為聖的,要與世界上的人有分別!」媽媽的眼裡閃閃發光,我仿彿看到在上帝的冊子上,我的名字下面畫了著重號。

每隔一段時間,媽媽就會檢查我與同學的來往,一旦看到我的信件或留言本就會如臨大敵。「要與世界斷絕。」媽媽說。於是,我把所有的信和本子都扔進了柴火中,看著火焰竄高,我也感覺自己聖潔了。

逢年過節,孩子們都在一起玩。「要分別為聖!」媽媽的聲音響起,於是我默默轉身離開。她還是不放心,為了杜絕所有不潔凈的東西,翻出了箱底奶奶留給我的長命鎖。「這東西對你不利!這是迷信,必須除掉。」於是,媽媽把它拿到一個銀匠鋪,一把火熔化了這迷信的代表,奉主的名潔凈了它。

爸爸很早就挑起了家裡的重擔。因著爺爺身體不好,爸爸小學一畢業就投入生產隊的工分競爭,起早摸黑,擔起了照顧弟弟妹妹的擔子。做好家裡的頂樑柱是爸爸一生的責任,他便把教育我的任務徹底交給了媽媽。

爸爸的家,媽媽的家,我們的家,在生活的激流中艱難求生,串起一個個故事。生命猶如一艘搖搖晃晃的小船,在駛往終點的途中歷經千難萬險,卻依然揚起風帆。

我的先祖父輩們,在接手這艘生命之船時,曾努力修補其中破敗漏水的地方。但因著他們不是這艘生命之船的製造者,往往修補了一處損傷了另一處;下一代也背負著那些被忽視的傷痕,就如水還可以從船體不同的破損之處不斷地滲漏進來。

爸爸曾經在船舶修造廠工作多年。小時候我到他廠裡玩,他們工作的場所是一個巨大的棚,就建搭在河邊,以便損壞的船隻拉進來或者把修好的輪船放進河裡。如果有損壞了無法航行的輪船要修,工人們就會用一艘拖輪去把它一路拉過來,再用巨型的工具拉上岸。在那個巨大的修理棚裡,檢修工人會一遍遍地檢查、維修、上漆,最後還要放進水裡試航,看看是不是已經檢修成功。

如果生命的小船破漏了卻要繼續航行,又或者交給一個不懂維修的人,那它勢必無法到達該去的地方,更也許會觸礁沉沒。而當我今天回首,看到家族這艘船在巨浪翻騰中傷痕纍纍,我握著傳遞到我手裡生命的槳,幾番幾乎站立不穩而脫手。我想我需要暫停航行,讓造船的主人好好維修一番。當我再次起航的時候,我將帶上祂賜予的全新裝備完成這趟航程。

-END-

作者簡介

楊楊

一個在生活碎片中掙扎的媽媽,2019年下半年開始選修創文課程,2020年開始參加果子讀書會,從而發現文字裡的廣闊天地。因此願意走上被文字重塑的人生,開啟不一樣的風景。

圖書推薦

《你的故事 你的傳承》

莫非 著

在神裡

從來沒有

過眼雲煙的事

只有從未說盡的

故事

購買資訊:

台灣:橄欖華宣 https://www.cclm.com.tw/book/19318

北美:gcwmi622@gmail.com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802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