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使生你的快樂丨云安
2024/06/17 11:35:41瀏覽383|回應0|推薦2

「父親是這個家溫暖的光暈。它亮得並不耀眼,卻足以讓我們娘仨安心。」作者如此說。現今「父親」年老,作者惟願「不留遺憾地回報」,道出所有兒女的心。

每個人在地上的時間最多百年,在他人心中的記憶也會逐漸淺淡;而能永久留存的,除了影像,還有文字。此篇寫給父親,也寫給自己。

學生時代的作文課,老師佈置的題目總是《我的母親》,似乎在當時的絕大多數家庭,都是父親全身心撲在工作上,沒有精力兼顧家庭,跟子女別說交流,話都沒幾句,約等於缺席,著實無法展開記述。而媽媽的素材豐富,媽媽的形象也多是和藹、親切、耐心......打住!以我家的實際情況,這些形容詞用在父親身上更準確。

父親是典型的理工男,不善言辭,沉靜內向,不熟悉的人甚至覺得他木訥。從天津大學精密儀器系畢業後,他主動申請去四川山溝里的軍工廠工作,支援國家三線建設。真不知道性格活躍開朗、追求者甚多的母親怎麼看出他是個隱藏的寶藏,寧可離開優渥的環境,放棄河北省農業廳(原設於天津)廳長秘書的工作,跟隨父親去山溝生活,在子弟學校當一名老師。

父親初次被授予「父親」頭銜時32歲,兩年後,又有了一個女兒,沒錯,是我。2019年春末,回重慶探訪當年的鄰居,亦是爸媽的同事,他們向我透露了隱藏幾十年的機密。

「我們兩家關係好到什麼程度?我們兩口子跟你爸媽說好了,等你出生,如果又是個女兒,就跟我家的兒子換著養。結果到你出生,我問你爸:『老何,娃兒長得咋樣?還換不換?』你爸腦殼搖得像撥浪鼓,『不好看,比老大黑,像水泥地似的。但是不換,肯定不換。』」

1980年,父親教姐姐和我使用計算機

在我的記憶裡,父親是這個家溫暖的光暈。它亮得並不耀眼,卻足以讓我們娘仨安心。每天晚飯時,圍坐在小飯桌,我們愛聽父親講故事:爺爺當情報員時的驚險經歷,他自己兒時和學生時代的趣事......說到精彩處,他總是微歪著頭,笑出聲來,表情輕鬆愉快,甚至帶著幾分淘氣和促狹。那個躺在房頂,伸手拽過一條棗樹枝,選最大最紅的那顆棗,並不摘下,直接上嘴啃的兒童躍然眼前。是的,在他成為丈夫和父親之前,他是小兒子,也是天真頑皮的少年。

父親長期從事質檢工作,出差是家常便飯,一走就是一個多月。他在家的日子,大家自然都很珍惜,氣場氛圍也更融洽。用現在流行的一個詞,就是他能提供很好的「情緒價值」。禮拜天,他不是帶我們去新華書店,就是去公園看猴子和小熊貓,或爬山,或在山澗溯溪。媽媽回北京探親的整個暑假,更是我和姐姐最肆意快活的時光,無拘無束,自由生長。而父親不在家的日子,他的來信和電報是我們很重要的期盼。知道確切的歸期,雀躍如盼過年。況且他每次回來,總能帶回全國各地新鮮有趣的玩意兒。我們抱著行李袋,一件件往外掏的過程是整個環節的高潮。行李袋像個百寶箱,有圖書,有美味的糖果、餅乾、巧克力,有沒見過的玩具、乒乓球拍......有一年父親到廣東出差,山長水遠,火車轉輪船,他竟帶回兩個椰子,引來整棟樓鄰居羨慕圍觀。

同事的託付,他也有求必應,不管多麻煩,拍胸脯表示「沒問題,交給我」絕不會出現在父親身上,他點頭就足夠了,你只管放心。時隔多年,一個叔叔感慨地說:「有一年你爸去河北出差,我問能不能幫帶點我老家的特產,他說盡量爭取。我以為是敷衍。畢竟路途兩千多里,東西很沉。況且我剛到檢驗科,是個新人,他是科長。後悔提那麼冒失的請求。沒想到他帶回一大袋,送到我家。這事我記一輩子。」

我問父親:「有這事嗎?」他想了片刻,「是有。不說我都忘了。」

1982年,父親、姐姐和我在西山公園

每次生病去醫院,都是趴在爸爸背上或坐自行車後座上,只要他擋在前面,便沒有什麼可怕的。上大學,爸爸送我到學校,選床鋪和掛蚊帳,也是他幫做的,宿舍安頓妥當了他才離去。而我卻沒心沒肺地跟舍友去食堂吃飯,忘了邀請父親同去。在天津實習,爸爸特意申請出差去看我,倆人坐在路邊的早點攤,初雪悠然飄落在剛端上桌的滾燙砂鍋裡——這一場景被那為媽媽調侃不懂浪漫的父親念叨了很多年。

父親每天按部就班,家、單位兩點一線,安於且樂於不爭不卷。閒暇時在家看書,罕有交際活動。與「世故圓滑」更是絕緣。工作上恪守原則和標準,決不含糊,被詬病「清高」、「死板」、「不會變通」,得罪了不少人,包括廠領導。這是父親退休後,我從其他渠道聽到的,他在家人面前隻字不提。我也終於曉得了那些年我家廚房窗玻璃數次被砸的緣故。

跟風風火火、行動和話語一樣敏捷果斷的母親相比,父親說話行事不緊不慢,凡事提前規劃,細節考慮周全,決不貿然行事。他說出的每句話一定是在心裡字斟句酌之後的重點,言簡意賅。父親還寫得一手好字,工整、筋骨分明。字如其人。

有一天我問姐姐:「你被爸爸批評數落過嗎?」答案跟我一樣:「沒有」。我沒問有沒有挨過打,知道肯定沒有,因為父親甚至沒對我們說過一句重話。

姐姐和我在青春期的幾年,總有無端的憤怒、不滿,覺得家裡管得太緊,限制自由,冷戰、頂嘴是常態。多年之後,當我倆為人母,回想那些幼稚荒唐的行徑,都認為不打不足以平民憤。然而父親最強烈的反應,不過是深夜沉默地在陽台獨坐。

只有一次例外,讓我知道父親也是有脾氣的。大學畢業在天津實習期滿,按規劃,用不了幾年我便可以在那裡紮根。然而受當時的男友攛掇,堅決要和他一起去南方發展,於是先斬後奏放棄了天津的工作。不料男友卻變卦了,許諾的工作是隨口胡詆。我陷入兩難境地。父親約他到家,他表態「我會給她安排好的」。父親的語氣和態度史無前例地嚴肅且嚴厲,「我的女兒即使沒工作,我自己養,不需要你安排。」

為了愛情而硬頸忤逆的年紀,非要跌跌撞撞地碰壁。不懂得父母都是真正為自己好,不由分說地傷了他們的心。獨自在離家數百公里的城市生活,病了,給家裡打電話,父親果斷地說:「回家吧。不能請假就辭職。身體要緊。」那年12月底,父親坐火車去長沙接機,航班延誤,他在冷颼颼的候機廳等到深夜。生病的難受和勞累,在見到父親的瞬間消散了大半。坐夜車回家,我靠在他的肩膀睡了一宿,他一刻沒睡。

幾年後,我結婚了,當媽媽了,父親為了方便照顧我們,提前一年退休,很自然地包攬了遛娃、清潔掃除這些煩瑣而長期重複的事。待到姐姐的房子裝修,父親主動承擔監工職責,每天來回跑,將為我們排憂解難視為重要工作,不辭辛勞且樂在其中。

1995年冬,父親送我離開家

2016年,父母終於回到心心念念、闊別已久的故鄉長住,前提是「你們各自的小家都很安穩,孩子也不用操心,我們可以放心離開了」。至今八年,他們不介懷我們日常問候的隨意以及疏於探望,甚至春節、生日這種大日子的缺席,他們也能豁達體諒,反而寬慰我們:「我們一切都好,不用擔心。」我很清楚他們當然期待我們回去,但是如果我們做不到,也不打緊。

這個春末,終於挪出自以為足夠長的時間去「專程陪伴」,而不是像之前只有五六天的度假。父親一如既往地恪守規律作息:6點半吃早餐,8點半出門鍛煉、打八段錦,10點回家後是學習時間,如整理京劇劇本,12點吃午飯;午休後出門散步,4點半回家、給媽媽打下手準備晚飯;晚飯後看新聞和天氣預報,泡腳,9點準時上床,看書、看報,然後休息。開闊的心胸和長期規律生活令父親受益,八旬有五仍然耳聰目明,腦筋清晰,身心都很健朗。這略微減輕我一些自責,但我到底還是權衡和計算了。

長時間沒有與老人共同生活,在起初的新鮮勁過後,我逐漸意識到不管自己如何賣力「表現」,都更覺得不夠。兩個月,在漫長歲月裡短暫如一陣風。跟父親聊天,他又提到「物色一個養老院」這個話題,我自然再次反對。他一如既往地平和,「歲數大了,盡量別給人添麻煩。」我難過而語塞,是什麼讓他產生這樣的想法?我不經意的表現讓他覺得被怠慢嗎?「是不是我哪裡做得不合心意?要告訴我哦。」他回答說:「那倒不是。你們都有自己的事要忙,有自己的小家,不能總往我們這兒跑。」

再次想到「水往低處流」這句話。它隱喻的是人們都憐惜疼愛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的關注遠遠超過對父母的關注。這似乎是再自然不過的客觀規律。為人父母者不遺餘力地付出,不求回報,是出於天性。最初看到這句話如當頭一棒,繼而愧疚、自責糾結於心,如今更是百味雜陳。

2024年5月,父親在整理京劇劇本

「爸爸,您和媽媽這麼多年為我們付出數不清的時間和精力,更包容我們的不足。都說父母雖年老而身體健康是兒女的福分,我們何以心安理得地享受這福分?照顧老人是兒女的本分,前些年做的少之又少,說『麻煩』二字,我們會更慚愧。」

出發當天跟父親說好不要送,等車的時候朝家的方向看了一眼,不出所料,父親正慢慢地由遠而近。那個曾經挺拔的身影矮瘦了,寬闊的肩膀如今一隻手就能攬住。再不捨,他也只說一句「路上注意安全」,就像從來不會說「愛」這個字。然後凝望著我們上車、離去。

我用兩天的時間寫完這篇文字,而父親卻用了大半生的歲月和全部的愛,書寫並詮釋「父親」這一深沉的稱謂和角色。箴言上記著:「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唯願父親平安喜樂,也求我們在天上的父,給我多一些時日,再多一些能力,來得及且不留遺憾地回報。

-END-

作者簡介

云安

有一個幽默、愛音樂,也愛下廚的先生,一個女兒和兩隻性格迥異的貓孩子。從事編輯工作,愛用文字和影像記錄瑣細生活。期待與你在文字中相遇、相知,同沐主恩。

圖書推薦

《你的故事 你的傳承》

莫非 著

在神裡

從來沒有

過眼雲煙的事

只有從未說盡的

故事

購買資訊:

台灣:橄欖華宣 https://www.cclm.com.tw/book/19318

北美:gcwmi622@gmail.com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80722667